作者文章归档:杨思卓

一本书,点燃一颗心灵
一本书,唤醒一种感情
一本书,打开一个世界
一本书,指引一生航程

运行有序:运行有序靠流程


 

运行有序:运行有序靠流程

很多老板都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每天一上班,找上门来的事情越来越多,尤其是意外事件,一件接一件的,似乎成了日常工作的常态。还有无休无止的会议、讨论和沟通等,每天都这样,总是有干不完的工作,处理不完的事情。就算是选择紧急的事情先办,但一周结束了,也总能发现一大堆的待办事项,因为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很紧急,不知道该做哪一件才好。

其实,出现这样混乱的问题,不只是简简单单的选择问题,而是需要制定一天或者一周的工作计划。在工作中,大多数人不习惯做工作计划,这不是一个好习惯。可能你在做计划,但你会发现,很多计划内的事儿根本没有做。这也并不奇怪,因为你没有一个...

Read more

为什么罗斯福赶不上华盛顿?


 

 

有一次大家争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是谁?有人说是林肯,有人说是华盛顿,一个学识渊博的朋友站起来说:“你们都说的不对,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是罗斯福。”在场的人听了之后,一片大笑,没有一个人赞同他的,他自己也很纳闷儿,为什么大家都笑我呢?

于是,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我,等着我说答案。我说:“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不是罗斯福,是华盛顿,也是林肯。”说完后大家表示默认,唯独那位回答罗斯福的朋友不解,他问我为什么不是罗斯福,我给大家讲了我的理由。

在历史上,美国从一个后起之秀变成头号强国关键转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个时期...

Read more

治理有道:企业大治靠宪章


  有一次,在一个企业做指导,他们的总裁问我一个问题,他说:“杨教授,我们董事长特别关心制度建设,这个非常好,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把人心搞散了,企业搞乱了。”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讲?他给我讲了一个报销的问题。

  这个企业的员工出差比较多,国内国外哪都有去的,这些差旅费都是要报销的。但是,每个人的花销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每次花销也会不同。所以,他们报销的时候就很麻烦,该报不该报,报多少,没有一个标准,财务也做不了主。没办法,每次都不得不去请董事长签字。原以为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并不是这样,董事长一会儿规定多少钱可以报销,一会儿又说多少钱不能报销,弄的他们很头疼...

Read more

制度不必管得太细


 

    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需要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很多企业在刚起步的时候,是没有制度的,以至于什么都不好办,管理乱,企业更乱。所以,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都会制定制度。毕竟制定一套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前提。

那么,是不是有了制度就可以管理好了呢?也未必。有一个企业,制定了一本《制度行动指南》,规定非常详细,大约有20多万字,几乎覆盖了所有员工的每一项活动,大到工作流程,小到衣食住行,应有尽有。比方说发票制度,每一张发票报销的时候,都要注明时间、地点、去哪里、见谁、报销的原因等等,都非常的清楚,后面还有...

Read more

给制度落地加上承诺的保证


  很多企业家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有制度,无落实。很多时候,制度到了基层,就成了一纸空文,原来怎么样,现在照样怎么样,根本不把制度放在眼里。也有一些企业,对制度也执行,但是思虑太多,所以普遍存在着思考太多、行动太少的现象。这就好像在战场上,一个士兵往前冲,连长喊了,同志们往前冲呀,这个士兵立刻有了思虑,说连长且慢,这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呀?或者说排长且慢,我认为10分钟以后发起攻击才是最好的。如果真是在战场上,这样的人就是该被枪毙的人,为什么?思虑太多,行动太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不执行就是抗拒。

  其实,在制度建设中也是一样,制度的执行是关键,有制度无执行等于没制度。也就是...

Read more

给制度血脉加上老板的起博器


这几年,《大宅门》这部电视剧非常热播,很多的观众都非常喜欢,所以直到现在还有很多电视台不厌其烦的重播。这是一部描写清末至民国时期,北京一家著名医药世家白家的传奇故事。白家一直是京城里有名的医药世家,深得官、民的信赖,所以生意一直很红火。尤其是到了北洋政府的时候,白家的生意越做越大,白景琦也当上了京城医药行会的会长,他的大儿子白敬业也在店里做事,成为百草厅配药房的“部门主管”。
本来白敬业就天生娇纵淫奢,不喜欢医药行当,但仍被家族寄以重望,委以重任。可是白敬业见利忘信,在配药的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引发了另外两位“高层”白家老管家、老...

Read more

给制度躯体加上人性的灵魂


最近几年,国学非常火爆,各个媒体的文化节目都非常热衷于“过去的故事”,像做百家讲坛的,模仿百家讲坛的比比皆是。当然了,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历史嘛,是一面青铜镜,可以帮助我们反省,关注多了也有利于我们做深做厚。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只是了解一下过去,而不会去思考过去,那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其实,历史不仅是一面青铜镜,如果仔细研究的话,历史还可以告诉我们未来,毕竟历史里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所以,对一个企业家来讲,多研究研究历史,从中思考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儿。比如保甲制度,在对人的管理方面就会给企业家一些启发。

保甲制度是古代的一种社会统制手段...

Read more

四种角色:排兵布阵有章法


 

      喜欢足球的人都知道,在比赛中,球队都会排列出各种各样的阵型进行比赛,之所以要排兵布阵,主要目的就是分布场上队员的位置,好让队员因应各自的位置分工合作。但不管是哪种阵型,基本都是分开三个区域来分布队员的,这三个区域分别是是前场——中场——后场。而相对应的运动员的角色就是前锋、中场、后卫,外加一个教练。

前锋是什么,中场是什么,后卫又是什么?一般来讲,前锋位于前场,是球队进攻的第一线,主要任务是进攻对方争取得分,防守时应在前场或回撤至中场阻击对方进攻,必要时才回防至本方半场协...

Read more

个人有责:分工合作靠责任


 前段时间,新闻里播报了一条消息,说的是航空兵冯思广在夜间训练时,飞机发动机突然停车。为了避免飞机坠落在济南人口稠密地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冯思广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和中队长张德山一起果断改变飞行轨迹,自己却因错过跳伞最佳时机英勇牺牲。看了这段新闻,很多企业家无不感慨:要是自己的员工也都能像冯思广这样负责任该多好啊!为什么要这样说呢?难道企业的员工没有责任心吗?

其实,很多时候,员工不是没有责任心,而是责任心不够。比方说,有一个老板交代他的助理一件事情,然后就出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助理已经不在了,再见到他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于是就问他事情做得怎么样了,他却回答说...

Read more

用权有度:先给领导立规矩


 


在很多的民营企业里,老板就是企业的主人,所以往往表现的非常强势,说一不二。曾经有一个职业经理人就向我诉苦,说他的老板很没谱,太自以为是,想怎么着就怎么着。比方说,开会的时候,感觉谁说的不好,老板就会劈头盖脸的痛批一顿,下属干的不和他的意,也是一阵吆喝,弄得员工很难堪。就算是员工说的是对的,老板的意见是有问题的,他也会坚持自己的看法,弄得员工很难做事。所以,员工们怨声载道的,甚至认为在他手下做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这样的现象在企业里并不少见,很多的企业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也很想改变这种现状。但是,很多时候,又会下意识的犯一回同样的“老毛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