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于4月10日在海南博鳌开幕。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政界、工商界人士和专家学者等出席开幕式,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议题包括了全球经济治理、亚洲发展模式、企业的反周期战略、全球金融监管的新格局、新兴经济体比较、中国与印度、经济结构调整与地产定位等,内容相当广泛。作为此次论坛受邀的专家,本人有幸近距离地实际感受了这场思想盛宴与头脑风暴,感触多多,受益匪浅。和两会期间相似,中国房地产也同样是论坛上最受关注的话题领域,本人也因此深刻体会了屡屡被媒体及会议代表提问和...
作者文章归档:陈国强

转变土地出让方式难以根治高地价
网易财经4月2日讯 针对国土部即将推出的以招标为主的土地招拍挂制度,多位业内人士2日对网易财经表示,仅靠出让方式转变可能无法根治高地价局面,在以招标为主的同时,还应更严格细化土地规划,对于市政配建、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的建设比例、甚至对建成后的户型以及房价等也应提前进行设定。
3月29日,国土资源部召集市场人士进行座谈,讨论“国土部39号令”——即《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实施后的评估。4月中旬,国土部将向社会公开调整后的土地招拍挂制度。而昨日(1日),国土部一位内部人士向网易财经透露,未来土地出让或转向以招标为主,减少拍...
不是预言是警示
不是预言是警示——业内专家眼中的“房地产崩盘时间表”
日前,一份“房地产崩盘时间表”开始在网上流传。它回顾日本1985年至1991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发现与中国2005年至2008年房地产市场走势颇为相似,最后更预言中国房地产会在2011年崩盘。对此,多位研究房地产业的专家表示,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20年前日本的具体情况有较大的区别,崩盘之说言过
其实。
过程相似背景不同
“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导致本币升值,货币升值之后,资金流向股市楼市,拉升资产价格。从整个的拉升过...
今年博鳌论坛将讨论的地产议题
(国际会议中心一层东屿宴会大厅A)
亚洲经济面临着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增长的重大挑战,如何重新定位房地产业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引发新一轮资产泡沫,如何预防?价格居高不下,是否对其他消费需求形成挤...
房地产调控的三条主线
对于近期密集出台的房地产调控,仔细解读和梳理,有如下几条主线。
主线之一是调整结构。主要是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未来住房供应上要突出保障房与普通商品房(也就是五类住房: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公共租赁房及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房),强调双轨均衡发展。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其实是事关我国住房政策及住房供应模式的大文章,也是温家宝总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特别提到的“对于住房问题,首先需要明确政府该管什么,市场该管什么”的大问题。
自1998年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由于政策的偏差与失误等原因,我国住房供应格局中市场房长期处于...
对央企退出不可奢望过高
国务院国资委对78家非地产主业央企加速退出地产业的要求,引来业内人士一片热议。一些专家认为,此举有助市场降温,但房地产业问题较为复杂,市场对这些央企退出的效果不可奢望过高。
有助于有序竞争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78家非地产主业央企退出地产业,至少会使去年以来土地市场过于火爆的情况有所降温,从而间接对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有所遏制。“这一轮房地产大牛市与各地接连不断的地王是分不开的,而很大比例的地王与央企的参与又是分不开的。”
根据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的统计,2009年全国土地市场前十大总价地王中,有8...
希望国资委不只是说说而已
北京新“地王”意味深长
开发商豪赌房价上涨和资金充裕是“地王”频现的主因,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推波助澜。专家建议反思招拍挂制度。
两会刚刚结束,在一片高房价的讨伐声中,新的“地王”就新鲜出炉。 3月15日,北京分别诞生了总价和单价两个“地王”。专家认为,开发商对楼市未来预期看好和资金充裕是“地王”频现的主要原因,而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专家提醒,在中央调控政策渐紧,部分城市消费者观望氛围浓重的背景下,未来楼市走势尚不明朗,不惜血本拿地并不...
政府工作报告对楼市影响几何
政府保障性住房投入低小产权房可有条件转正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楼市将产生何种影响,《北京观察》邀请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和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透析2010年的楼市走势。
报告透露房产新政策 政府对高房价“难以容忍”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简称报告)提出四条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在王珏林看来,这四条措施“句句都落在了实处”。他说,报告是在两会前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
诚信是测量楼市的标尺
今天的论坛有个很好的主题:“诚信与未来”。我个人的理解,对于中国房地产行业来说,有诚信才有未来,不诚信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诚信”问题当然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但是对于房地产行业,可能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我们广大的城镇居民和消费者心目中、在媒体舆论上,房地产行业的诚信程度、诚信水平与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存在严重的不匹配,尤其是经历了09年房价的汹涌上涨之后,房地产商的形象可以说是遭到广泛质疑。
前几天,网易作了一次房地产消费者的调查。调查显示(统计时间截至2010年3月8日17:00),接近九成(89%)的消费者在房地产消费中遇到过纠纷,其中购买新房、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