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年来,我们一直看到的是内蒙古乳业双雄伊利、蒙牛在国内攻城掠地,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华北乳业、西南乳业、西北乳业、东南乳业、华中乳业都有过相应的对抗,但是最终都没有拦住伊利、蒙牛在国内的铁蹄。其中三鹿以破产的形式被订到了耻辱柱上,光明跌跌撞撞地趴在100亿的坎上难以前进,夏进等西北企业均成了区域企业丧失做大机会,长富以骤然死亡而后喘息生存的方式存在等等。在对抗者中,唯一最有实力而缺位竞争的就是东北乳业。
将目光聚集东北黑龙江。10多年来,中国产奶量第一、奶牛存栏数第一、唯一没有遭遇三聚氰胺的省区,可谓优势十分明显。可是,中国乳业却在和这块丰饶的黑土地开了个玩笑:这里有乳...
作者文章归档:雷永军

贝因美:能否做好国产奶粉的带头大哥?
贝因美是一家有争议的公司,上市不到一年,两任董事长,及部分高管先后辞职,现在,管理层虽然比较稳定,但业内和投资者对这家企业的担心却更多。因为,贝因美在2011年已经是国产奶粉销售额的第一名,其荣辱成败,和庞大的国产婴幼儿奶粉市场有着紧密关联。
从集团层面退出钢铁贸易、上市公司拟出售婴童用品业务来看,贝因美是要决心彻底摆脱这些非盈利包袱,全力专心做奶粉业务的。贝因美这次战略调整,前途究竟如何?
从我的观点来看,不论贝因美此次调整的出发点是什么,回归奶粉都是正途,但也充满挑战。
婴童VS奶粉: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悖论
专注婴童是不是多元化?这个问题很值...
2013年,请慎推新品牌
本本主义地接纳理论往往都是害人的,因为理论很难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理。而在市场上,理论又往往很吃香,因为很多理论的追随者有大把的案例可以证明他的理论是具有公理性的。
毛泽东时代创造了游击战,得以在和国民党、日寇、土匪等力量的对抗中获得胜利,游击战的理论多次被升级,但是如果今天我们如果还在战争中利用这种理论,估计没有人回答应。最近几年,一品一牌的模式因为王老吉等企业的成名而备受追捧。不少企业家还是接受这种观念,出一个产品、创一个品牌的情形比比皆是。以至于在最近两三年中中国成立品牌杂草丛生的土壤。不错,王老吉的一品一牌模式是成功的,但是我们有没有看到一品一牌模式有多少企业家已经...
中国企业家都应该补上危机公关这一课
危机马上要来了。
危机发生了。
危机加剧了。
危机无法控制了。
这些发生在三聚氰胺危机事件中的关键词正在中国白酒行业蔓延,而让人遗憾的是,包括茅台、五粮液在内的企业却在危机来了之后根本不懂危机公关,无法找到和媒体、社会、政府、消费者有效沟通的策略。
危机马上要来了
事实上,在今年8-9月份发生的安徽古井贡购食用酒精勾兑白酒开始,白酒企业就应该意识到危机管理这一课的重要性,遗憾的是没有人在意,大家只是觉得那是古井贡不慎踩雷了。
当塑化剂问题曝光之前,白酒的企业家们都在备战CCTV招标,大把的银子抛出去,这种集体露富的...
营销的革命:从利到爱
在营销界混的时间长了,见的大多都是和“利”有关的事情。销售额增长乏力、促销没有作用、打了大量的广告品牌没有提升、没有太多费用如何启动市场、人员工资奇高却不忠诚……
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多数同仁们都在“以利促利、以利遏利、以利导利”的原则下给企业做策划,定策略。
久而久之,消费者在商家的以利为核心的战略战术的刺激下,慢慢麻木了。这下麻烦了,这种麻木直接导致了很多企业因此走上了不归路。
我曾经给一些快消品企业做营销战略,对每一家企业,我几乎都会问他的董事长或总经理:&ldq...
有多少老板可以称为企业家
判断你是不是企业家,你只需要偷偷地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还爱钱吗?”如果你的回答是:“是的”,那你就肯定不是企业家了。
要问为什么?我的回答是:“你没有脱离金钱给你带来的快感,说明你对财富的认知存在问题。换句话说,那是格局不够。”当然,在和不少企业家在开这种玩笑的时候,大家都会“狡辩”几句,可是,当我将企业家和生意人、商人的区别和大家分享的时候,没有人和我争辩了。
事实上,我们稍加研究就会发现,中国老板中有三类人:第一种是生意人,有的人也做得很大;第二种是商人,也有不少人...
2012年乳业定局被破!
从2004年起,中国乳业就进入了梦魇,这个恶性的轮回被很多业内外人士称为“三四年大事”,意思就是说中国乳业三到四年必然发生大的事件。作为有好几家乳业客户的营销战略咨询公司,我十分关注中国乳业的局势变化。
从亲历2004年阜阳奶粉事件到亲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从亲历激素门事件到今天的致癌门事件,我深深感受到乳业这个行业的苦难和为难,更深深看到这个行业的企业家们在经营中虽然个个如履薄冰,但却还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2012年,一扫三聚氰胺阴霾的乳业,本来要重整旗鼓,可是蒙牛却携带“致癌病毒”登陆,一切定局重新成为变局。
...
企业的成功不可复制
我很讨厌那些有点钱而媚俗的家伙发表他们成功的经验的言论,因为他们有两个害人的理论,我总结了一下,这两个理论一是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二是我的企业的成功可以复制。讲这个话的时候,他们眼皮子都不眨,真如同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一样。在众星捧月中,有多少人因为听了这样的言论而在职场或创业的道路上碰的头破血流。
我们看到,中国的机会在资源分配的尾声中越来越少。自然地,别人的成功和别的企业的成功往往成了我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所以,上面的这两个理论又出奇的很有市场。呵呵,在疯狂的商业环境下,谁不想成功,谁又能通过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成功呢?
时代:你生在哪一个阶段
新希望的刘氏...
洋奶粉的软肋
对于中国奶粉行业来说,从2009年到2011年,可以说洋鬼子笑掉了牙,国产奶粉哭干了泪。有观点说我们在2008年时候上了新西兰的当,也有说中国奶粉罪该如此。观点已经不重要,埋怨没有任何积极的含义,我们也没有时间去懊恼和埋怨。
未来是每一家企业的动力,战略是每一家企业的武器。从2009年到2011年,三聚氰胺、激素门,中国奶粉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了,最后又爬了起来,好在我们已经走完了一个晦气的周期,将在2012年迎来一个新的战斗格局。竞争不停歇,这是黎明前的黑夜,只要我们坚持,胜利就在眼前。
在2009年之前,普天盛道对奶粉研究的重点是国产奶粉,自从发生三聚氰胺事件...
我们应该从加多宝和王老吉合作中汲取什么教训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在建外SOHO吃饭,点完菜服务员问要喝点什么?他习惯地说:“来一罐加多宝!”服务员笑说,“是王老吉吧!”他也笑了:“支持一下加多宝?”我没有深究朋友为什么要支持加多宝,但是我注意到服务员还不习惯将加多宝说成王老吉。毕竟,王老吉作为凉茶的始祖品牌已经刻进了很多人的脑海。
后来,加多宝和王老吉员工在南昌街头的殴斗,让我更加关注这两个企业——都是有身份的企业还需要用持械斗殴这个办法来解决市场问题吗?我想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加多宝的大量广告、推广投入在南昌可能没有完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