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建辉

关注领域:世界经济、国际政治、跨国公司、国际机构。 与主要国家驻华使馆及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建立了长期的良好的关系。采访过20多位大使,多位世界银行的官员和学者,一些跨国公司的总裁。 主要关注领域:世界经济、国际关系、跨国公司、宏观经济。 主要供稿栏目(《经济》杂志):全球视野、商业财富、经济时局。偶尔也为其他媒体写些稿子。 特长:英语。 爱好:读书、篮球。 其它文章请参见:liujianhui.blog.sohu.com

默克尔的平衡术


《经济》2006年5月

即将访华的德国新任总理默克尔在竞选期间就明确表示反对解除对华武器禁运,在磁悬浮知识产权问题上,她也需要给国内各种质疑的声音一个交待。但在德国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庞大的市场真的是她敢于断然割舍的么?

     默克尔的平衡术

/本刊记者  刘建辉

52223日两天,去年1122日上任的德国政府新总理安吉拉·默克尔将要首次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默克尔仍旧是个陌生人,可能一些知道默克尔的人,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1995年的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当时她的身份是德国...

Read more

中国上市公司的“青白眼”


《经济》2006年5月

中国的上市公司只用一只甚至半只淡漠的眼睛看市场,另外一只或者一只半热切的眼睛看证监会和发审委,这和改革后国有企业一只眼睛看市场一只眼睛看市长的行为类似

      中国上市公司的“青白眼”

  “即使是中国百强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离国际领先水平还差很远,能在一些基本规则方面与国际水准接轨就算是最大的改进了。”中国社科院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鲁桐在4月19日举办的“2006甫瀚中国—公司治理论坛”上如是说。在鲁桐看来...

Read more

竭力为中国游说的外国人


《经济》2006年5月

在华的欧美商会除了发表年度《白皮书》、《建议书》等来帮助人们了解中国,还是一支重要的院外游说力量

    竭力为中国游说的外国人

/本刊记者  刘建辉

虽然只是一个民间的非营利性组织,美国商会和欧盟商会已经是中、美、欧经贸关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西方国家“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下,民间组织往往发挥更为活跃的作用。现在全球化步伐加速,这些民间组织也开始展现全球化的影响力。

《白皮书》、《建议书》

美国商会和欧盟商会由欧美在华企业成员和个人成员组成。...

Read more

波兰,一个转型奇迹的解读(组文之一)


波兰,一个转型奇迹的解读

 

距离波兰开始经济转型已经过去了16年,那个在转轨之初满目疮痍的波兰早已经成为历史,今天的波兰几近脱胎换骨。

 

/本刊记者  刘建辉

 

2005年岁末的时候,美国《商业周刊》列出了六个新兴的最佳投资国家,波兰排在第一位。在1990年到2006年,波兰的经济转型已经持续了16年,加入欧盟至今也将近两年。那个在转轨之初满目疮痍的波兰早已经成为历史,今天的波兰几近脱胎换骨。波兰在这16年中的发展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对于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颇具借鉴意义。

1989年波兰团结工会政府上台后推行市场经济,波兰开始了...

Read more

没有一种疗法适用于所有的国家(组文之二)


没有一种疗法适用于所有的国家

——波兰驻华大使谈转型之路

 

波兰驻华大使克日什托夫·舒姆斯基(Krzysztof Szumski1971年开始就一直在波兰外交部或驻外使馆工作,曾任波兰驻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大使,外交部亚非澳洲司、亚澳拉美司司长。十几年来,波兰的经济转型吸引了太多的眼球,作为驻外大使,舒姆斯基近年来在采访中不断地被问及与波兰经济转型相关的问题。大使拥有经济学硕士的学历,对于波兰经济的经济转型过程也非常熟悉。在接受《经济》记者的专访时,舒姆斯基大使称,加入国际经济组织,经济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是波兰经济能够成功...

Read more

不必平等,但必须公平(组文之一)


《经济》2005年11月
不必平等,但必须公平
(作者:/本刊记者 刘建辉)

社会对于机会平等的关注应该胜于对收入平等的关注,机会不平等是深层次的原因,而收入不平等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

10月11日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列为一项重要任务,可见国家对于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决心。世界银行在此前不久发布的《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中说,与收入的不平等比起来,机会的不平等更值得社会关注。

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经济部主任郝福满(Bert H...

Read more

给农民更多机会(组文之二)


《经济》2005年11月
给农民更多机会
(作者:/本刊记者 刘建辉)

                       ——专访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

《经济》:您在前面提到要鼓励农民进城务工,但是很多人担心这样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郝福满:问题可以解决。社会给了进城的农民一份工作,他们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缴纳社...

Read more

与竞技体育的“癌症”作斗争


《经济》2006年3月
与竞技体育的“癌症”作斗争
(作者:/本刊记者 刘建辉)

中国反兴奋剂工作从无到有,从丑闻到荣誉,一切都来之不易

2月16日都灵冬奥会上,俄罗斯冬季两项运动员派列娃被检测出服用兴奋剂并且被国际冬季两项联盟给予禁赛两年的处罚。相信这会让所有国家的运动员都为之紧张,因为出现一例兴奋剂事件,即使这个国家队的成绩再好,也会被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有时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

有人说兴奋剂就像是现代竞技体育的一个魔咒,2008年夏季奥运会要在北京举办,中国是否有能力破解这个魔咒?杨天乐教授,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的创始人,是...

Read more

中国与世界银行的25年(组文)


《经济》2005年12月
斗争,妥协,然后合作
(作者:/本刊记者 刘建辉)

从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25年来的接触与磨合中,可以察觉出所谓与国际接轨的烦难与微妙

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于5月25日批准向中国提供一笔总额为1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柳州环境管理项目,这个项目的准备期耗时1年。作为世界银行柳州项目专家,李陆泗总能回想起他曾经负责的世界银行河北城市项目,那个项目的准备期耗时是柳州项目的3倍。

5年前李陆泗还是河北省财政厅外债管理中心副主任,分管世界银行在河北的项目。1997年河北省确定了几个城市项目作为一个整体(主要是城市污水处理及环境保...

Read more

法国人否决欧洲宪法的幕后力量


法国人否决欧洲宪法的幕后力量
(作者:/本刊记者 刘建辉)

法国人否决欧盟宪法说明,在西方民主国家,国家利益并不自动等同于人民利益

法国人否决欧盟宪法,这件事虽然发生在遥远的欧洲,但是仍然引起了中国读者的高度关注。我们关心它并不仅是看到它对欧洲一体化未来的影响,值得关注的还有,法国人是如何通过民主的途径来对欧洲宪法说的?

2004年6月,欧盟宪法草案在欧盟首脑会议上获得通过,10月29日,欧洲各国首脑在罗马签署了欧盟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条约。但是按照程序,这部超过300页的欧盟宪法条约还需要经过25个成员国的批准。批准的方式有两种:议会表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