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何亚福

1967年出生于越南,1968年随父母回中国定居。长期研究人口与生育问题,自主生育倡导者。写过几百篇有关人口问题的文章,其中有一些文章发表于《东方早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快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新周刊》、《领导者》、《人力资源》等报刊上。

一位网友的血泪二胎之路


最近,一位浙江网友把她写的长文《血泪二胎之路》发邮件给我,描述了她生二胎的前因后果以及受到计生办迫害的具体经过(为保护隐私,我省略了她的真实姓名和具体地址):夫妻俩都是教师,她怀上二胎之后,收到计生办的引产通知书;为了保护胎儿,她决定逃亡;到外地租房子住时,遇到居委会的人,要她去登记;百般周折,终于找到一家不需要准生证也可以接生的医院;孩子出生后,夫妻双方被开除,也因此受到一些亲属的指责;黑户不能上户口,不过赶上了人口普查;计生办开出了巨额的“社会抚养费”,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由于交不起“社会抚养费”,她的丈夫被法院拘留15天,法院还说,他...

Read more

钓鱼岛与被计划掉的人口


最近,中日钓鱼岛争端升级,并有一触即发之势。目前,很多中国人认为钓鱼岛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在过去,民国政府曾经拒绝接收钓鱼岛。194311月开罗会议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把琉球群岛交给中国管理,但蒋介石没有接受,所以《开罗宣言》在写到日本应归还中国的领土时,只提到“日本所窃取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没有提琉球群岛。如果当年蒋介石同意由中国接收琉球群岛,那么现在不但钓鱼岛,而且连琉球群岛也是中国的。

 

不但钓鱼岛曾被视为无足轻重,甚至,比钓鱼岛大得多、重要得多的台湾岛,也曾被清政府认为是无足轻重的。在清朝初年,一些大...

Read more

“富人超生”远不及“自杀”人数


  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世界卫生组织在7日发出警告:“全球每年100万人死于自杀,多于战争和凶杀案致死人数总和。”既然到了“世界预防自杀日”,我就想谈谈有关自杀与计划生育的话题。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人口的生育率一直低于世代更替水平,并持续下降,特别是近几年,计划生育的负面效应(如老龄化、性别比失衡)逐渐浮出水面,计划生育越来越不合时宜了。在这种情况下,计生委抛出了“对富人、名人超生现象要给予足够重视”的论调,利用人们的仇富心理,给人们造成一种“超生现...

Read more

从钢铁产量谈到计划生育


9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登了一篇题为《河北瞒报钢铁产量5000万吨 重点钢企产量超全省》的报道说: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原冶金部副部长吴溪淳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组织的“2012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上公开表示,“去年我国粗钢产量实际已超过7亿吨,约为7.3亿吨。”这一数据高于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2011年中国粗钢产量为6.8327亿吨。多出来的近5000万吨粗钢产量从何而来?吴溪淳表示,“河北省上报的数据再次低于其实际产量。”
 
看了这篇报道,我想起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我读初...

Read more

日本人为何支持中国计划生育


  最近,中日钓鱼岛争端持续发酵,一些人甚至认为中日有可能因钓鱼岛问题爆发战争。《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先生最近撰文说:“事实上,在中日民间、政府和学界,中日必有一战的思想很流行……如果中日未来发生战争,不会是为了钓鱼岛,也不会是为了历史问题,而是双方不得不进行的一场战争。在中国来说,要通过战争证明,其最终的崛起是有效的;在日本来说,要通过战争证明,它依然还是亚洲的‘老大’。而钓鱼岛则会成为触发战争的一个主要诱因。”

  我认为,从长远来说,中国要战胜日本,其实还有一个“不战而胜”的...

Read more

提高人的尊严无需减少人口


8月23日《时代周报》发表著名翻译家林少华先生的文章认为:“物以稀为贵,人以少为尊。这就是说,即使为了尊严,放开二胎也应缓行。”我不同意该文的基本观点,下面试作初步分析。
 
首先,一个国家的人是否有尊严,与这个国家人口数量的多少无关。举例来说,莫桑比克人口只有二千多万,美国人口达到三亿,试问:莫桑比克人与美国人,谁更有尊严?美国人口从独立之初的三百万增加到现在的三亿,美国人的尊严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
 
林少华说:“吾国人口2030年也绝不可能低于十亿,年轻人再少也少不过现今美国男女老少之总和,劳动力怎么可能活活缺口30%...

Read more

计划生育导致“腾笼换鸟”


 
8月20日中新网报道:俄罗斯联邦统计部门称,俄罗斯人口于2012年7月1日达到1.43亿,比今年年初的统计结果增加了8.56万人。据报道,移民的涌入补偿了自然损失的人口数量。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表示,他认为移民的不断涌入可以使俄罗斯人口在2025年达到1.46亿。
 
德国也有类似的情况。今年1月16日环球网报道:2011年,德国全国的总人口为8180万人,比2010年多了5万。德国统计局说,德国人口2011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放宽限制,允许主要来自波兰及其他于2004年加入欧盟的东欧国家人民进入德国就业。德国2011年的外来移民数量总计达24万人,比2010...

Read more

驳翟振武“不愿生就别放开”


翟振武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北京市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作为中国人口学界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他经常接受媒体采访,以种种理由为计划生育政策辩护。8月15日《新民周刊》报道:“翟振武教授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强调,经济的发展造成民众生育意愿的下降虽有出现,但并不等于就下降到很多人想象的程度,那种认为放开了二胎政策民众也不会生的观点,本身就自我矛盾,‘既然这样,那你还主张放开二胎干嘛?就别主张放开二胎了。’”
 
我认为,不但应该放开二胎,而且应该彻底放开生育政策。针对翟振武“不愿生就别放...

Read more

叶檀的人口理论可以休矣


  8月14日,财经作家叶檀在《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了一篇题为《反智的人口增长理论可以休矣》。看了这篇文章,我感到叶檀对一些人口概念模糊不清、似懂非懂,她的人口观点也是逻辑混乱。下面试作初步分析。

  叶檀说:“1949年后出生率大幅上升,从1950年到1960年代末,20年的时间,出生率保持在惊人的3%以上,同期死亡率从2.5%下降到0.6%,自然增长率达到2%以上。也就是说,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人口净增长48.5%。因此,人口从1949年的5.4亿上升到惊人的8亿多。”

  事实上,任何国家在长期战乱之后,都会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人口快速增长这种情况。...

Read more

在中国与德国生七个孩子


8月11日华龙网报道: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红谷村的村民谭万兴夫妇生了七个孩子,由于家中的田地有限,根本不够维持一家9口的生计,只好沿街乞讨。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谭万兴夫妇本来并不愿意生七个孩子,原因是:第一,这七个孩子并不是七次生育的结果,而是三次生育的结果:谭万兴夫妇在2004年和2006年生有两对双胞胎,又在2009年生下了三胞胎。第二,报道说,在生下两对双胞胎之后,谭万兴也打算不再生了,但是发现妻子再次怀孕时,已经晚了,只得将孩子生下来,这一次是三胞胎。“围观市民问他为什么不采取防御措施。谭一脸茫然:‘怎么防御?’原来,他完全不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