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冯学成

.

易经片鳞第四讲、弥纶天地而穷尽人事


易经片鳞 第四讲、弥纶天地而穷尽人事

 

安位则吉,越位则凶

 

我们下面来看《易经》系辞第四章,原文的文字虽然不多,但因为内容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天文、地理与精神现象学等,现代人对这些学问太过于陌生,所以我们就要讲得就详细一点。下面先看原文:

 

系辞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

Read more

易经片鳞第二讲、天地万象中的易简之道(二)


 易经片鳞第二讲、天地万象中的易简之道(二)

 

天地阴阳变化的道理

 

在《易经》系辞中接着说:“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这一段就谈到了《易经》的结构和它的变化。

乾为刚,坤为柔,刚柔相摩,在阴阳二爻相互交错组合的时候,就会发出一种力量,也就是得位不得位﹑居中不居中的变化,从而引起了相应的吉﹑凶﹑祸﹑福。

 

“八卦相荡”,易经最早是单八卦,然后两两相重而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中的上卦和下卦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就称之为相荡。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雷霆,震卦;风,巽卦;雨,...

Read more

易经片鳞 第三讲、设卦观象与吉凶悔吝


        易经片鳞 第三讲、设卦观象与吉凶悔吝

 

一卦可通千万卦

 

我们先来看《易经》系辞第二章的原文:

系辞 .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本章简单地介绍了《易经》卦象的道理。易经为什么要以卦来表现呢?文...

Read more

易经片鳞第二讲、天地万象中的易简之道(一)


        易经片鳞第二讲、天地万象中的易简之道(一)

 

 

观象玩辞的前提

 

前面我们已经对《易经》进行了一番简单的介绍,为大家学易作了很粗浅的铺垫,当然这还远远不够。为了使大家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我们下面先选讲《易经》系辞中的一部分,以后我们也将选讲《易经》中的部分卦,使大家能够加深对《易经》的了解。系辞是《易经》的序论﹑导读,只有先明白了系辞,才能够明白《易经》的卦。

现在社会中搞易学的,有很多是用来算命打卦的,说好听点是搞预测学,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读过《易经》的系辞,对系...

Read more

易经片鳞第一讲、从易中找到做主人的感觉(二)


易经片鳞第一讲、从易中找到做主人的感觉(二)

 

得位与居中的奥秘

 

从上面一些简单的介绍,我们就可以知道《易经》所包含的意义是极大极广的,给予人的启示也是无穷无尽的。我们下面可以通过对易经卦象的研究,建立一些初步的认识。先以乾坤二卦为例,见下图:

             乾              &...

Read more

禅说庄子.刻意 第十讲


禅说庄子.刻意   第十讲

 

故曰: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夫有干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象,其名为同帝。

 

“形劳而不修则弊”,我们的身体需要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谁能像机器一样不眠不休?比如看书,看小说还好,顺手就看,也不留心,看了就过了。如果要看数学或是黑格尔逻辑学这样的书,不全神贯注根本看不懂他说什...

Read more

禅说庄子.刻意 第十一讲


         禅说庄子.刻意   第十一讲

 

“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这一段为什么留到下面来讲呢,因为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日常修为,如果以这个来修观,在平常打坐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用这个来料理自己。然菩萨打坐的时候就念这个嘛:“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自己要反复检点是否做到这样了。在禅法里边,首先就是要静虑,对自己的思维要过滤,哪怕山泉水,刚打出来的时候,也许是浑浊的,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处理,使它变得...

Read more

禅说庄子.刻意 第十二讲


 禅说庄子.刻意   第十二讲

 

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去,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土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

 

纯素,素闻的这个素字好啊。有太素,有太一,有太初,《黄帝内经》里边首先就是素问,“素”就是无杂。一个好的镜子就是纯素的,它什么颜色都没有,但又能显示万物。如果镜子受到污染了,有尘埃了,被其它东西遮蔽了,它就失去了素,失去它照料万物的功能。

 

我们的心性应该守素,而且要进入纯素之道,进...

Read more

禅说庄子.刻意 第八讲


          禅说庄子.刻意   第八讲

 

故曰: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淡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

 

“悲乐者,德之邪”。我们可以加也字,读起来爽一点。为什么人有悲乐,违情则悲,顺情则乐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取舍心,都有自己的境欲,即环境需要,如果顺着我们的心情的,那肯定乐了,升官了,发财了,有美女在缠绕了,有酒色财气,当然就乐啦。如果没有这个东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