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冯学成

.

禅说庄子.刻意 第九讲


禅说庄子.刻意   第九讲

 

(立山 :怎样不与物交?)不与物交还是在与物交,心不与物交,你们做生意的,怎么能不与物交呢?但是呢,交肯定要交,但是又有一个不交,不交的是我们的心体。真如自性它藏在后边的,它永远不见人。小时候,本光法师给我写了个偈语,是曹洞宗的:“头角混泥尘,分明露此身,绿杨芳草岸,何处不称尊?”“头角混泥尘”,你看那水牛在泥塘里边滚来滚去,有头有角,有头有尾啊,“分明露此身”是头牛嘛,”“绿杨芳草岸,何处不称尊?”他很自在啊,当吃草的时候,把嘴放进去,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到河里边洗澡泡一泡的时候,就到河里边泡一泡。你看他多自在!在这么一个环...

Read more

禅说庄子.刻意 第五讲


 

            禅说庄子.刻意   第五讲 

 

这里要强调一下,道家所说的德和儒家所说的德,它是有差别的。道家所说的德,是性德,不是儒家的伦理德;儒家的伦理德是仁义礼智信这一系列的。道家的性德它讲的是生命自然之德,也就是说我们五脏六腑,眼耳鼻舌身意,这一系列的东西,它应该健康,不受亏损,没有缺欠,使他的功能完美地为我们的生命服务,这个就叫德,而且是全德,如果受损了,德就亏了。把生命之德,生命的功能健康地释放出来,并...

Read more

禅说庄子.刻意 第六讲


           禅说庄子.刻意   第六讲 

“去知与故,循天之理。”道家的学说里边,“弃圣绝智”是不易的原则。这个和禅宗所讲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允许超师越祖的风格是一致的。为什么要去知,严格来说,这个知就是世俗之智,就是我们人世间的,人类社会性所带来的附加的知识,文化,机巧心等等之类的东西。

 

什么是故?故,也可以说是历史,也可以说是文献,文化沉淀下来的东西。我们都知道新陈代谢,为什么有新陈代谢?如果没有新陈代谢,我们的生命也就...

Read more

禅说庄子.刻意 第七讲


           禅说庄子.刻意   第七讲

 

“其寝不梦,其觉不忧。”这在《大宗师》里是讲过的,不梦不是说睡着不做梦,第八识的种子浮现在我们的意识里边,你醒着的时候,它会出现,你睡着的时候,阿赖耶识的种子还是会浮现的。一切法就在当下全郭具足,一切种子在此时此刻全部具足。为什么我们只看见现在的因缘呢?因为我们是凡夫,能感觉的能力就是很小的这么一个窗口,所以只能感受现在所浮现极少的一些因缘,还有很多很多因缘虽然现在,但并未进入这扇窗口。比如念头一动,我家...

Read more

禅说庄子.刻意 第三讲


           禅说庄子.刻意   第三讲

 

道家学说讲的是无为而无不为,对有为法是是批评的态度,对无为法则是推崇的。佛教也是这样,真正极致之处是无道可修,无佛可成,这个是了义。最高的境界是无法可学,无道可修,无佛可成的。前面提到的这些都是有为的,而且是刻意有为,那么对我们的身心就会带来麻烦。我们就看见那些江湖之士,真正的江湖之士你现在也不容易看得见,看得见的,谈论起来,还是怨气冲天,很少有面对当代社会的是非不动心,而能平淡处之的。你真正平淡处之,他...

Read more

禅说庄子.刻意 第四讲


 禅说庄子.刻意   第四讲

 

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平易恬淡,恬淡平易,这个我们也可以把他写在我们的座右铭上,立山兄,没事的时候,在你董事长的工作台案上写一个寂寞恬淡,或平易恬淡多好啊!就是要使自己回归于平淡、回归于恬淡,这个很舒服。我们要善于享受这种滋味,这种滋味是“天地之道,圣人之德”嘛!到了这份上自然“忧患不能入”。人们常有一种势在必得的情绪,害怕不成功,害怕缺失,害怕不圆满。我怕什么呢?就像菜根谭里说的:“我不好洁,谁能污我。”我自己一身都是大粪,我还怕你泼大粪;“我不好名,谁能损我”啊...

Read more

禅说庄子.刻意 第二讲


             禅说庄子.刻意   第二讲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严格来说在佛法里,特别在禅宗里,是非常强调这种修为的。在佛教、禅宗里,像庄子这样的语言很多,什么不修而修啊,修即不修啊等等,禅宗圈里面应该会很多这样的语言吧!我们看文殊菩萨所说般若波罗蜜多经,里边整篇经基本都是这么讲的,都是讲这么几句,只...

Read more

禅说庄子.刻意 第一讲


         禅说庄子.刻意   第一讲

 

   我们今天来学习庄子的《刻意》,上两堂课讲了《缮性》,《缮性》和《刻意》是姊妹篇,按文章结构,应该先讲《刻意》后讲《缮性》,但阴差阳错先讲了《缮性》。“刻意”是指什么呢?下边说的“刻意尚行”,如我们现在每个人都注意外表形象,都要塑造自己的个人形象,企业呢要打造自己的企业形象,国家要塑造自己国家的形象,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为自己所策划的这么一种形象,付出一系列的行为来成就他这么一个形象;每个人都有理想,都想...

Read more

禅说庄子·寓言——第七讲


             禅说庄子·寓言——第七讲

 

众罔两问于景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而今也被发,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 景曰:“搜搜也,奚稍问也!予有而不知其所以。予,蜩虫也,蛇蜕也,似之而非也。火与日,吾屯也;阴与夜,吾代也。彼吾所以有待邪?而况乎以无有待者乎!彼来则我与之来,彼往则我与之往。彼强阳我与之强阳。强阳者又何以有问乎!”

 

罔两问景(ying)(影)这个故事在庄子的其他篇里也有,这里又出现了。这个故事...

Read more

禅说庄子·寓言——第六讲


          禅说庄子·寓言——第六讲

 

生有为,死也。劝公以其死也,有自也;而生阳也,无自也。而果然乎?恶乎其所适?恶乎其所不适?天有历数,地有人据,吾恶乎求之?莫知其所终,若之何其无命也?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有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无鬼邪?无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有鬼邪?

 

这一段应该是东郭子綦回应颜成子游的一段话。这里面也谈到了世间相,我们如何面对生死?如何面对我们这一切一切的这么一个事,也给了我们道人的这么一种道眼。

 

在这里给大家放了一个绝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