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冯学成

.

走近《论语》之五十九 阳货第十八(丁)


走近《论语》之五十 阳货第十八(丁)

这些人愚不愚?

1716【原文】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读解】前面说了“六言六蔽”,这里又谈“三疾”。“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时的人有狂妄、矜持和愚鲁三种毛病,但是现在的人恐怕连这三种毛病都无法拥有了,真是可悲啊!当然,这里孔夫子是拿春秋末年的人与尧舜时代、夏商周初期的人相比,说现在的人连拥有这种毛病的资质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代的人狂妄但敢于直言,现在的人狂妄但放荡无拘,连规范都没有。“古...

Read more

走近《论语》之五十八 阳货第十八(丙)


 

走近《论语》之五十 阳货第十八(丙)

 

 

学诗的多重作用和功能

 

179【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读解】孔夫子对学生的要求十分全面,他曾多次要求学生,包括其儿子要学习《诗经》,为什么呢?因为“诗可以兴”——诗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情思。人是有情感、有理智的动物,人的精神实际上就是由情感和理智两部分组成的,人如果没有情感就成了机器人,太理性化的人不招人喜欢。

我看到过一个很有趣的民意测验,是问一些女士,如果让她们在唐僧、孙悟空、猪...

Read more

2011年01月08日的日记


前晚回到成都家中, 困得要命,但来客不断,且均是好友,也打不起精神应酬。睡了一夜,仍是早早醒来,开始无所视事的在家里傻呆,娜木西上午来,熊谷兄晚上来。下午到牙科医院,再陪太太去看姨妈们。当然,吃饭时都是陪着老太太。老太太今年吃九十的饭了,精神还不借。把愿炯法师从加拿大带回的骨胶药和小林送的围巾献上,老太太很高兴。

Read more

走近《论语》之五十七 阳货第十八(乙)


走近《论语》之五十 阳货第十八(乙)

可挂在工作台上的五个字

176【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读解】在《论语》里,孔夫子反复对个人的修为,特别是君子、仁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修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说。在这一则,弟子又问仁于孔子。

什么是仁?针对不同的学生孔夫子有不同的说法,就像参禅的人问师父如何是禅?禅师的答案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对弟子或其他人关于“仁”的请示,孔夫子的回答也是因人而异。子张是一位敏于行的学生...

Read more

走近《论语》之五十六 阳货第十七


走近《论语》之五十 阳货第十

 

 本篇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政治、礼乐、诗教、道德、人性等各个方面,还有几章涉及到当时“家臣执国政” 及叛乱的情况,具有史料价值。

 

孔子与阳虎打交道

171【原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读解】阳货就是阳虎,是鲁国季氏的家臣。当时鲁国政权掌握在季孙、孟孙、叔孙三家手中,三家以季孙权力最大,先后经历了季文子、季武子...

Read more

走近《论语》之五十四 季氏第十六(乙)


走近《论语》之五十四 季氏第十六(乙)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165【原文】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读解】我们应该如何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每个人都在追求生活的快乐,都想找到令自己舒心适意之处;但这个舒心适意之处我们一定要留意,有些快乐可以让我们得益,而有些快乐会损害我们的修为。对于能增上修为的快乐我们一定不要随便放弃,毕竟人一辈子还是很辛苦的。现代人的心理疾病很多,在很多地方都有心理需要治疗的人。整个人类社会,乃至每个人的精神现象都有其光明的一面也有其阴暗的一面。有的人不能排除自己的阴暗心理...

Read more

走近《论语》之五十五 季氏第十六(丙)


走近《论语》之五十五 季氏第十六(丙)

君子有“九思”

1610【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读解】这一则希望大家特别留意。以前我讲过《尚书·洪范》的“貌言视听思”,对这一则及涉及到的内容有一个比较详细的说明,大家可以在龙江书院的网站上浏览到相关的内容。

孔子这里所说的 “君子有九思”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料理自己的身心性命、如何料理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如何处理我们的形象以及如何能够使我们对外界的事物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就需要从这九个方面进行体认和琢磨。如果你能熟练地运用君子的这个“九思”,将练...

Read more

走近《论语》之五十三 季氏第十六(甲)


走近《论语》之五十三 季氏第十六(甲)

本篇多章都不称“子曰”而称“孔子曰”,所以一般认为不是孔子弟子所记,但本篇内容仍涉及孔子的政治、教育、道德思想等诸多方面。

孔夫子完整的内政和外交理念

161【原文】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

Read more

走近《论语》之五十二 卫灵公第十五(丁)


走近《论语》之五十二 卫灵公第十五(丁)

要善于借鉴前人的智慧

1530【原文】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读解】这一则孔夫子谈到“学”的重要性。《论语》读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孔夫子有时强调“思”的重要,有时强调“学”的重要,有时强调“道能弘人”,有时强调“人能弘道”。在这儿孔夫子以身作则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左思右想地思考某个问题,结果没有答案,还不如去学习。 其实,有些我们思考的答案就在古人的智慧里,就在其他人的智慧里。现在很方便,通过网络、媒体可以很快地获取很多信息和智慧,以前也许需要几十年才能做完的学问,现在利用网络...

Read more

走近《论语》之五十一 卫灵公第十五(丙)


走近《论语》之五十一 卫灵公第十五(丙)

“终南捷径”

1518【原文】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读解】这里的“病”有“对自己不满意”的意思。“君子病无能焉”就是说君子对自己的无能感到很不满意。男子汉大丈夫若是处于懦弱、无能的状态,那是很令人羞愧的。特别是君子、士大夫面对家里的事无能为力,面对社会上的事无可奈何,交给你这件事,你做不成;交给你那件事,你还是不行,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好好反省了,我为什么无能?我是弱智还是残障?是精神走向有偏差,还是意志力不够强大?小人是不会忧虑自己无能的,有的甚至以自己的无能为能,一辈子靠别人过日子。但真正的君子以无能为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