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冯学成

.

禅说庄子--拼拇 第二讲


禅说庄子--拼拇   第二讲

 

注:下面这一段是用在成都所讲的录音文字,因为广州的录音出了点问题,没有录上,暂且用成都所讲的录音文字把这一段补上。

 

“是故骈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离朱是已。多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已。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故此皆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人就是爱做这些画蛇添足的事。我经常说,我们的眼一睁开、思维...

Read more

禅说庄子__拼拇 第一讲


禅说庄子__拼拇    第一讲

 

 从今天开始,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争取把庄子的还有几篇讲一讲。争取能够把《骈拇》,《胠箧(qie)>《刻意》《寓言》《缮性》这几篇讲一讲,这几篇文章都不长,两次一篇或者一次一篇,元旦后就结束了。这几篇和前面的不一样。庄子前面的题目很大很大,这几篇比较集中,集中在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矛盾上。就是我们讲天人合一,讲生态,讲修身养性,怎样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思想观念,我们的价值观应该落在什么地方?需要一些集中的论点。庄子在这几篇里面的确是大出大入,公开旗帜鲜明地谈他的一些世界观的问题、价值观念的问题;公开地阐...

Read more

今年春节


                  今年春节

 

今年回成都过春节,足足折腾了五十天。先是朋友们的一小杯酒,让我的头昏沉了半个月---因为我不能沾酒。腊月二十四,九十高龄的母亲早上洗脸,倒水时跌了一交,虽未伤骨,却伤了气,痛得不行,扶上床躺着没法动。好在请火龙郭老师几次上门,精心料理了二十多天,老母终于可以下床扶着走,并可入座吃饭了,于是悬了二十多天的心终于放下了。其间,多亏了太太精心细致的侍奉,这样的媳妇如...

Read more

2011年01月25日


《书洛阳名园记后》讲记 

 

               书洛阳名园记后  宋.李格非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肴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

Read more

走近论语之六十六 尧曰第二十


走近论语之六十六  尧曰第二十

本篇在《论语》中有特殊地位。其中第一章与《论语》全书的风格都不一样,不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而是夏、商、周三代圣贤的语录和历史资料。第三章所记与以前孔子的言论有所重复,带有总结的意味。

 

·为什么孔夫子要“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201【原文】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 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

Read more

走近《论语》之六十五子张第十九(丙)


 走近《论语》之六十五 子张第十九(丙)

是情绪的主人还是奴才?

1917【原文】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读解】曾子又说,我以前听老师说过,人们平时不能把感情宣泄到极处。平日里,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男人,有几个把感情宣泄到极处?很难。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而且现在又有几个是真正伤心的人呢?很少。我认识一个真正伤心的人,一位武警干部,新婚不久,太太出车祸去世了,他痛苦了一两个月,其间将近有一个多星期处于休克状态,这个男人的确是把伤感之情宣泄到了极处。我们经常说节哀顺变,遇到这样的事情还是要节哀。人算不如天算,意外之事谁也预料...

Read more

走近《论语》之六十四 子张第十九(乙)


 走近《论语》之六十四 子张第十九(乙)

·从文过饰非的习惯中转过来

198【原文】子夏日:“小人之过也必文。” 

【读解】“文过饰非”是我们常犯的错误,今天某人有点过失,大家批评了他,他就会找出种种原因给自己打掩护,找出犯错误的种种理由以推诿责任,这个就是“小人之过也必文。”其实,这是任何人的习惯,并不单指小人,君子也有这个习惯。但君子之所以是君子,是因为君子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敢于和自己的坏习惯、坏毛病作斗争,而且他要改正这个不良习惯,使自己从文过饰非的习惯中转过来,不再文过饰非。《易经》里说“迁善改过”,如果我们没有迁善改过的决心,仍然沉溺于文过饰非的习惯之...

Read more

走近《论语》之六十三 子张第十九(甲)


走近《论语》之六十三 子张第十九(甲)

本篇全部是孔子学生言论的记录,主要有子张、子夏、子贡等,内容包括学习、道德、人物评论等,最具特色的是子贡对孔子的几段评论,维护了圣人的形象和孔门的威望。

 

·学儒之人做到这几条就可以了

191【原文】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见得思义”,这里的“得”是指名、利、权等各种利益,当我们见到这些利益或是得到这些利益时,要考虑得到它是否合乎义?是否正当?来路不明的钱,或者莫名其妙地送给你一顶帽子,你都要考虑考虑它的来路正不正。我们平时也常说,拿不得的,不拿;吃不得的,不吃;摸不得的,不摸。所谓拿...

Read more

走近《论语》之六十二 微子第十九(乙)


走近《论语》之六十二 微子第十九(乙)


入世还是避世,谁来指点迷津?

186【原文】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 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耨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抚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读解】“长沮”、“桀...

Read more

走近《论语》之六十一 微子第十九


走近《论语》之六十一 微子第十九

本篇主要介绍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而且大多是通过与隐士的思想比较来表现的,具有一定故事性,是本篇在《论语》中的突出特点。

面对殷纣王的三位仁人

181【原文】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史记》记载,殷纣王荒淫无道,残虐百姓,面对敢于进谏的大臣也是大施杀戮。微子是纣王的庶兄,而箕子、比干都是纣王的叔父辈。看到纣王无道,微子明智地离开朝歌,躲到自己的封地以求自全。

箕子佐政时,见纣王进餐必用象牙箸,感到纣王太过奢侈,于是叹道: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后来纣王愈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