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晓红

豪宅网副总经理兼总编辑、豪宅研究院院长

两会:应开出民生的考核清单


两会:应开出民生的考核清单

 2010年全国GDP统计数据出来了,国家总的GDP已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对于这一历史性的突破,举国上下,没有一片欢腾,倒是感叹含金量不足的人多了,感叹幸福指标不够的人多了,反思成绩观的人多了……

对于这种不满与忧思,我不以为是一种不好的情绪,也不认为这些舆论是一种不安定的因素。倒是对我们好大喜功的民族劣根性的反叛,倒是一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扎根,抑或说这是一种禅悟,是一种进步。

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提供了对应的计算公式:先计算出“人均GDP”,即用“当地GDP”除以“常住人口”;然后用“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人均GD...

Read more

房价:来到九华未问佛 只怕地藏也无语


房价:来到九华未问佛 只怕地藏也无语
   新近应邀参加了中国首届百家总裁九华山论坛,在论坛上听到很多业内人士对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评价与解读。有来自官方的声音(如全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的激情演讲)有来自开发商感慨(如任志强向大会发表的视屏讲话),有来自房地产思想者的思考及对政策的解读……
   对于调控为什么要“限”字当头卡需求?顾云昌的理论是供求环节出了问题,他觉得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是求大于供,只有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房价才会节节攀高。他坦言,供给出了问题不是商品房盖得太少,而是保障房发展滞后,让很多人不得不勉为其难地跻身购买商品房的队伍。...

Read more

住房问题:需要反省的不仅仅是楼市主体!


住房问题:需要反省的不仅仅是楼市主体!

 

 

   房价高企,中等收入买房者的负担加重,低等收入者干脆买不起,高收入者得以独享优良的社会资源.占人数比例大头的中低收入者觉得高房价太可恶,于是人人口诛笔伐.

   房价高只是显现出一种不合理的市场现象,但追溯其原因,必然关乎到责任主体.责任主体有那些:追求高利润的开发商被打的板子最重;卖地为生哄抬地价的地方政府在分享房地产红利的同时也一定会被认定为抬高房价的元凶;投资客投机客则被公推为罪大恶极的始作俑者;购大房的购豪宅有钱的购房者也被指责为挤占资源;金融机构放贷无度,外地人买...

Read more

开发商难逃一劫抑或是一个传说吧?


开发商难逃一劫抑或是一个传说吧? 
 
 

    新国八条与地方政府的调控细则都把火力点集中在“限”字当头的卡需求上面来了,传导到房地产企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呢?笔者在与近百名业界的老总们交流时,发觉他们之间有共鸣有分歧,有的乐观,有的悲观;对调控的评价也是各有千秋,毁誉皆有。因为对时势的看法不一样,企业的境况不一样,所以企业做出的反应与对策也不一样:

反应一、静观其变:看各地出台详细的细则;看各地执行的力度;看舆情反应;看两会结果。

反应二、不作为:不降价,现有的楼盘不降价,理由是因为限购就是降价卖的人也很少;新的楼盘...

Read more

限购逐次开 房价仍徘徊


    限购令正在全国逐次推行,虽然地方政府积极性并不高,很多城市并没有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动作,但尽管限购的积极性是由上而下递减的,但行政问责的大棒还是能够产生一定的威慑力。全面的、长期的实行限购虽然只是一些人的预测,一些人的担心,政府还没说这样的话,但限购城市的面将会进一步扩大,限购的时间一定不会太短,尽管很多人从市场的角度、法律的角度对限购令提出质疑,但质疑遇到强权就会化为乌有。

    新国八条与房产税结伴而行,再加上以地方政府执行细则出现的限购令横空而出时,此刻市场的表现是,一线、二线城市的二手房、新房市...

Read more

住房问题焦点不是房价!


住房问题焦点不是房价!

三月初,承载者万众期待的全国两会将要召开。2011年的“两会”会不会开成房价会?估计不会,因为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有很多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要由两会代表来讨论,比如社会保障问题、司法公正问题、反腐倡廉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等等……

虽然“两会”不再会开成房价会,但住房问题依然会成为会内会外热议的问题。长期以来,舆论的焦点都放在房价问题上,忽略了,抑或说是掩盖了保障性住房发展滞后的问题。现在国家企图在这方面补课,因为丢下的课太多,短期内一定是补不会来。收入太低,房价太高的住房问题在一定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中央媒体在两会前在网上调查,发现有54%的人对调控无信心,认为房价...

Read more

让房子回到居住的本源是伪命题 ?


 让房子回到居住的本源是伪命题 ?

想当年初级阶段理论是个筐什么问题都往里面装,这么多年来筐子换了很多,现在民生是一个最大的筐也是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调控擎出了民生大旗,用保民生为由亮出了权力的宝剑,刀锋所向似乎是直指高房价,直指开发商,直指投资客、投机客,但年年调控,年年空调,房价屡调屡涨,误伤的总是“保护”的对象。对于这样的“保护”老百姓有点怕。

放在“民生筐子”里的房地产市场,因为“让房子回到居住的本源”那句话,已经不在是市场了,买房的遭遇限贷、加息、限购,卖房的遭遇限贷、限价、限卖。房地产市将不市也罢,大包大揽的政府真能解决住房问题,又能解决金融安全也不失为好事。问...

Read more

调控无果:缺少来自楼市主体内在的动因!


 
    在新的一轮调控中购房的交易环节成本明显提高,再加上新添的房产税应该说是卡需求已经达到极致,有人说这是无所不用其极的高压政策。
    政府这么做,理由一大堆,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保民生,抑制高房价,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房,让买得起房人的压力相对小些。
    开房商对新一轮的调控政策的出台有预见,有准备,他们从来就没高看自己,因为牵制他们的因素很多,比如,政府土地限供,地价飞涨;比如银行加息,限贷甚至不贷;比如舆论打压,购房者因高房价对开发商的敌视情绪;比如,卡改善性需求、抑制投...

Read more

调控要尊崇市场,敬畏规律,顺其自然!


调控要尊崇市场,敬畏规律,顺其自然!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又闻加息声,不知是对抗通胀,还是想说此刻捂紧口袋最划算?与几位开发商朋友连线,发觉他们似乎没有媒体的反应大,也没有学着者想得那么多,说得那么玄!一位开发商说,活在当下,神经不能太脆弱。政府用行政的手段与金融的手段进行经济调控是一以贯之的手法,一年内七次上调利息的事都干过,企业该怎么存活还是怎么存活,没什么大不了。

   对加息对抗物价上涨的说法,很多人都嗤之以鼻。政府的经济政策与金融政策常变脸,收效是短暂的,负面效应的叠加是持续的,政策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