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晓红

豪宅网副总经理兼总编辑、豪宅研究院院长

公器:应向历史负责!


 “公器应向历史负责!”,这句话是媒体人的宣言,也是受众对媒体的要求!

   公器如何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做到不畏权贵,不为利所动,因为这是敢说真话的前提;

   其次是要搞清楚其中的伦理、情理、法理,唯有如此才能够说出表里如一的真话;

   再者要三思而后言,一褒一贬都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不要利用公器泄私愤,发牢骚。如果愤青是一种冲动,愤老则是一种愚昧,公器之愤就是一种灾难!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还受众一个事实,这是公器公之所在。

 &nbs...

Read more

开征房产税:土地市场依然是吸金池!


                     开征房产税:土地市场依然是吸金池!
   大年三十吃完年夜饭,与家乡国税局一位副局长就沪、渝两地出台的房产税的话题进行了交谈。在交谈中发觉,这位局长不仅对两地出台的房产税内容了解得很清楚,对产生的过程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也是有深度研究的。他觉得房产税在全国推行也是有时间表的,最多一年时间就有可能大面积推行。他预计,将后来出台的普...

Read more

豪宅随想:这里没有别人,我们死了!


豪宅随想:这里没有别人,我们死了!

  
   “现在我住在波勒兹别墅,这里找不到一点儿灰尘,也没有一件东西摆得不是地方。除了我们,这里再没有别人。我们死了”。

  这段话,我记得很清楚,这是出自英国 作家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第一章第一自然段。

    记得很清楚的原因不是我崇拜这位英伦作家,其实他的文风我一点都不喜欢,只是这段话我是十分认同。

    住在豪华的别墅里为什么有死的感觉?因为别墅在保证了主人的私密性、高贵性、自然性的同是,也将主...

Read more

[转载]房产税背后的逻辑


原文地址:房产税背后的逻辑作者:黄玺庆

    1月26日刚推出新国八条,1月27日晚上沪渝的房产税开征方案就迅速面世。时间如此紧凑,让人很难用巧合来做解释。其背后存在着显而易见的逻辑和深意。

 

    这个逻辑是什么呢?

 

    我在《当房产税之“矛”刺向新国八条之“盾”》一文中曾经将新国八条比喻为抵御房产税的盾。这两个看似自相矛盾的调控措施,中央政府的决策机构真的疏忽或者真的不知道吗?

 

    不!不仅知道!而且是有意为之!

&...

Read more

朱晓红:房产税能不能终结土地财政?


朱晓红:房产税能不能终结土地财政?

上海、重庆的房产税于1月26日、1月27日相继出台,对版本内容预测的声音就此嘎然而止。对两地的房产税的议论、评价又在媒体的炒作下沸沸扬扬。今天有好几家媒体打电话让我发表一下对两地房产税出台的看法。我简单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之后,觉得还是自己写一篇文章解答为好,以免被断章取意,偷换概念。

一、为什么上海版的房产税与重庆版的房产税税率区间不一样,开征的范围也有区别?

用著名财经专家,对房产税颇有研究的叶檀博士描述,上海很温柔,重庆很麻辣。其实温柔出场也好,麻辣出场也好,房产税的大戏终于开了头。上海政府出于矛盾缓冲,社会减震的策略,采取的是温水煮青蛙政策渗...

Read more

朱晓红:新国八条也不会是灵丹妙药


                   朱晓红:新国八条也不会是灵丹妙药 
    新国8条刚刚出台,媒体的跟踪报道,各种舆情反应都出来了。反复看了几遍新国8条原文,觉得除了稍稍有些加码的意味外,毫无新意。无非是限购、限贷、施压、继续在卡需求上做文章。不怀疑调控的动机和目的,但对新国8调可能产生的效果,我和很多业内专家依然不看好,不信新国8条是灵丹妙药。

 &nb...

Read more

房产税率到了3%时,炒房客就会消失?


房产税率到了3%时,炒房客就会消失?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日前在该市财税工作会上,详述了当地征收房产税的一些思路和方向,透露了有关房产税征收的两个细节,并称只要房产税率到了3%,就不会再有炒房族。

黄奇帆透露了该市房产税征收政策的两个细节:其一是,该市在征收房产时,将当地的房产划分为10个等级,针对不同的等级征收不同的税率; 其二是,黄奇帆提到台北市的房产税“比我们收得狠”(台湾是九个等级最高3%),根据这句话反推外界预测的重庆市房产税应该小于3%,税率区间应在0.5%~2%。

从台湾取经回来的黄力帆认为,如果房产税现在的...

Read more

楼市博弈格局未变 房价上涨涛声依旧


 
    对于2011年的房价涨跌趋势的预测,有人说幼稚园里的小孩都有半数猜得出?大部分人的倾向性意见是:必涨无疑!尽管这种答案很业余,但这种业余的答案,往往很准确。楼市预测果正如此简单?很多人因此质疑学界专家,房地产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的水平和讲真话的勇气?其实大部分习惯于用理论模型推导,习惯于用数据说话的专家们,研学态度毋容置疑!但极度的思考与不太靠谱的数据来源,加上离市场理论太近,离政策楼市的现实太远等等原因,使他们无法把握谁在控制、影响房价?
    就全国而言,我十分认同这样的预测。支撑这种预测的理由是...

Read more

消费者:楼市利益博弈中的大输家!


消费者:楼市利益博弈中的大输家!

消费者是楼市利益博弈中的大输家吗?其实这也不是问题,答案是肯定的!

记得,一个朋友2003年在一个地级城市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只花了10万元,还是在那个城市,还是那套房子,住了七年的二手房,现在价格飙升到50万,房价整整涨了5倍。这位朋友说,七年来工资涨了不到一倍,如果当时不买,现在肯定买不起!

我的另一个朋友也是住在这个城市,以前和父母住在一起,现在孩子大了想改善一下住房条件,记得2010年初,他看上一套一家品牌开发商开发的房子,当时单价每平方米4200元,他有点犹豫,我劝他抓紧买,不要指望调控能将房价降下来。最后,他买下了这套房子,现在每平...

Read more

住房问题:要用行动说话!


 在各地各层级的“两会”上住房问题依然是重要话题,代表们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对政府的调控不得法表示不满意,对目前采用的双轨制能否解决大部分人住房难的问题表示存疑。

前不久去北京开会,接触了一些学界、政界、房地产界的专家,发觉大家对抑制房价上涨,解决住房难的问题普遍存疑。

首先他们认为,够买保障房条件的人占比太少,况且保障房的供给速度又受政府的财力限制,很多地方政府向开发商伸出橄榄枝,结果大部分开发商提出搭配足够比例的商品房用地,目的以丰补欠。对于开发纯粹的保障房,开发商普遍没动力。保障房的供给进度即便是在行政的强压下也很难提速,上海、北京等一些极少数城市进度达标,不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