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拜读博友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的大作 《“限购令”将带来中国房地产行业7大转变
》。据说,陈云峰阐述七大转变,认同者很多,好几万的点击量证明了这一点。可能是我愚钝,也可能是因为另类,细看之后发现自己有不同看法。不敢与云峰秘书长PK,只是不揣冒昧地做一些探讨。
 ...
作者文章归档:朱晓红

宜居城市之我见
有研究机构推出宜居城市判定的7大标准: 1、经济持续繁荣的城市 ;2、社会和谐稳定的城市 3、文化丰富厚重的城市 4、生活舒适便捷的城市 ;5、具有公共安全的城市 ;6...
成都是不是宜居城市?
有记者问我,成都算是最宜居城市吗?这个问题不是很好回答,但我还是决定先给答案,后做解释。答案是:一、在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中,成都有巨大的发展,但也和许多大城市一样同时患下了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看病难、就业难等城市病,就目前来说还不宜戴上最宜居城市的桂冠;二、但从成都田园城市的发展构想来看,它有可能成为我国最早成为宜居的城市之一。从宜居城市标准来考量,当下的成都只能算是宜居试点城市,而不能算成功的宜居示范城市。
给出这样的结论,不是出于逻辑推理,也不是出于文学意义上的合理想象,而是一直以来对这座城市的持续跟踪关注。因为,这座城市不仅仅是一个人口...
收获于别人梦醒时分
房地产行业对城市化的关注可能会超过其它的行业,不少开发企业对地域性的城市发展趋势的研究十分着迷,因为一个城市的城镇化率的提升速度决定着开发企业机会的大小。
过去10年,是中国城镇化推进速度比较快或者最快的时期之一,到去年底,城镇化率已经提高到47.5%,城镇人口大约是6.3亿人。10年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了11....
没有竞争:房价就降不下来!
楼市一季,虽然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但成交量萎缩,房价不再曲项向天歌,倒是看得见的现象。但这并不是楼市的自然反应,而是卡购卖,卡销售等一系列调控政策造成的“人工降雨”。
政府的调控,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应该是宏观的间接的,而不是微观的直接的,它职能应该是部分的有限的而不是包打天下。敬畏市场规律,顺势而为,而不要在“人定胜天”的思维定势下来研究制定房地产调控政策,应该承认政府行为也不是万能的,应该界定政府应该管什么!管得宽与管不好几乎是同义词。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硬伤是始终没有形成竞争的氛围。一个缺少竞争的市场绝对没有稳定与理性而言,而要激励市场...
北京讳言“豪宅”
重庆:调房价从降地价开始
对于各地方政府出台的调控房价指标中,网民们有这样的评价:北京“降”字当头摆的是姿态,上海是“涨”字含在目标中,重庆是“明”字当头出实招。
重庆调控房价的目标是:一个正常就业的普通家庭,6.5...
学会在约束条件下生存,比骂娘管用!
500强的启迪:学会在约束条件下生存,比骂娘管用!
日前,《2011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新鲜出炉,出人意料的是在泰山压顶调控环境下,中国的房企发展得依然很好,活得依然很滋润。万科地产成为中国领土上唯一的千亿元销售额的房企,销售额百亿元的房企由27个跃升为35个……
从《报告》中我们还得到以下信息:
一、201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5.25万亿元,其中百强企业销售总额为1.41万亿元,占到总销售额的26.9%。
二、2010年,万科实现销售金额1082亿元,销售面积898万平方米,继续“雄踞”500强房企榜首的同时,成为国内...
剖析楼市: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房价控制目标是对市场化的否定
上海市年度的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为:2011年度全市新建住房价格涨幅低于全市年度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水平,新建保障性住房面积高于商品住房面积,居民住房保障水平明显提高。这个目标与已公布的近40个城市房价控制目标无出左右,都是“涨”字当头 ,都是以GDP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