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进生

王进生,1971年1月生,江苏启东人。曾任长青基业咨询顾问,中国企业文化测评中心研究员,中国企业文化测评中心江苏分中心主任,现任《城市精英》杂志主编,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品牌文化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研究院特聘书法家。

王石为什么生孙宏斌的气


王石为什么生孙宏斌的气

/王进生

如果一个人境界够高,在创造中前行,定是他一生的追求,金钱、物欲将退居其次,他追求的是创造了什么,而不是拥有了什么。这也许就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层次。前行的动力来自前行中的强烈创造欲望,他就会始终盯着远方。眼前的得失、名利,不再是前行的羁绊,因为他是高飞的老鹰,再高大的山峰都无法挡住他的去路。正如王石所说:山不在高,到顶则名。做一只高飞的大鸟,也许是万科强劲发展的真正动力所在。所以,当王石看到孙宏斌在思想上飞得更高,他生气了。虽然王石跟孙宏斌说了些负气的话,他内心深处更生自己的气,是不是自己变老了,峰顶一日,世上已千年,小鸟居然敢挑战...

Read more

国有企业:大脑长在脚上的动物


国有企业:大脑长在脚上的动物

/王进生

企业是有生命的,生命体都是按照进化规律延续的。生命有了思维,进化就进入了高级阶段。我一直在思考,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企业思维的基因,是约束企业高层到普通员工的潜规则,而非制度规章类的显规则。这个基因的优劣程度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在企业进化规律的制约下,优则胜,劣则汰。

国有企业是个有思维的生命,可这个有生命的思维还仅仅是个大脑长在脚上的动物,还不算个高级生命!国有企业每个人都有思想和抱负,可以说国有企业的每个脚指头都在思考,可是整个企业却缺少一个对未来负责任的思考机制。问题出在哪?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个泛虚的...

Read more

免费的双赢


免费的双赢

/王进生

  

《中国企业家》杂志牛文文主编所写观察家短文,以一个媒体的直觉抓住了管理现象中的一些本质性的问题,很有看头。今年第四期牛观察家的标题是“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成本”,副标题是“请大家重新测试一下支付这些成本之后企业真实的竞争力”。他是有感而发,说的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主席爱德华·惠特克公开抱怨GOOGLE、雅虎等互联网公司一直在“搭便车”,那个家伙是这样说的:“他们没有光纤,他们没有电线……他们却要免费使用我的线路—...

Read more

网络新巨头:第三只眼赢得未来


网络新巨头:第三只眼赢得未来

/王进生

今天,方兴东撰文《如果Tom购并新浪,中国互联网新巨头将诞生》,同时还看到杲占强的文章《一个博客时代的来临》,我预感到这可能是一个引发大家广泛思考的重要课题。那就是网络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是网络新贵们的挣钱方式?还是现实社会中的我、你、他在网络中寻找别样的生存方式?如果是后者,那么一个新的社会形态正在出现。

为什么认为网络社会的体征正在形成,我们看:传统IT企业微软、因特尔、思科、包括中国的华为和联想等为网络社会的成型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网络社会的媒体平台,咱不说国外的,像中国的新浪、搜狐已经成熟;像网易、阿里巴巴、当当书店...

Read more

蒙牛并不无辜,但比伊利强些


蒙牛并不无辜,但比伊利强些

文/王进生

    三聚氰胺是乳业汶川地震。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乳业是下一代工业。我们曾自豪地说,中国终于有了喝奶长大的一代,可现在出现了喝奶长大的结石一代。而现在毒奶粉事件中,国内数一数二品牌无一幸免。

    乳业地震前,伊利刚出了社会责任报告,蒙牛说,“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蒙牛、伊利,在这次事件中反应是快的,新闻联播之后的第二天发布了公司声明。关于奶粉事件的反思,蒙牛牛根生通过工作人员把他在蒙牛员工大会上的讲话在昨天深夜贴在了在他的新浪博客上。

 &n...

Read more

首个曝光三鹿奶粉记者心里话


《甘肃14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报道的背后故事

  三鹿倒了,因为我的一篇《甘肃14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的点名报道所引来的质量问责风暴。

  对此,我没有丝毫地兴奋,而是有着诸多的悲伤(不是悲哀),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知名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丧失,对于国内企业传媒关系上的“弱智”,对于媒体“社会良心”的失落。

  说出事实,我一个晚上没有睡好

  我不是患肾病婴儿的第一个报道者,此前湖北、甘肃等地有媒体早就有过多次报道,但是当说到患肾病婴儿喝的是奶粉企业时,都是说&ldqu...

Read more

牛根生万言信不如引咎辞职



牛根生万言信不如引咎辞职

文/王进生

最近网易批露的牛根生在致长江商学院企业家同学的那封万言信中,痛陈蒙牛有可能落入大摩之手,期望伸出援手。其实蒙牛真正的危机是如何重拾消费者信心。牛根生是蒙牛的创始人,到目前为止依然蒙牛的灵魂。而事件之前的牛根生更是蒙牛品牌社会责任的代言人,其言其行影响了一代消费者和创业者。从万言信所述,蒙牛检出三聚氰胺应是无心之失,但是检出三聚氰胺是事实,从之前牛根生上传至新浪博客和网易批露的万信信的回贴来看,消费者的反映不是趋于和缓而是言辞更为激烈。蒙牛在做好善后的同时,如果没有人站出来为此承担责任。消费者受伤的心是难以抚平的,更别提重拾消费者对蒙牛品牌的信心。

...

Read more

公司灵感魔咒


公司灵感魔咒

文/王进生

多年前,挪威一家靴厂请来咨询专家以期提高生产效率。这位咨询专家遇见一名靴厂女工,她的主要工作是每次换班时在小本上记下一共生产了多少双靴子。当小本记满的时候,她就换另外一个本子记。当咨询专家问她每次换班时记下生产的靴子精确的数字意义何在时,这位女工回答说她也不知道到底为了什么,只是她们一贯都这么做。咨询专家后来调查发现,这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人命令这家工厂每天上报靴子的产品总数,这样工厂就不能偷偷为反抗组织生产靴子了。二次世界大战过去了40年,战乱时期的这个纳粹规定竟成为这家挪威靴厂四十年未变的一个习惯。这是费德里克·阿恩在《灵感》一书中所讲的一个故事。...

Read more

企业的成功错觉


企业的成功错觉
文/王进生
在自豪与自满之间、在庆祝辉煌成就和停留在现有荣誉之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分界线。现实中,即使是一家有梦想的公司也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越过这道边界。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悉尼·芬克尔斯坦把这种不知不觉称之为一家梦想的公司的错觉。他说:“这种错觉会不知不觉靠近你,那些真诚的自豪感开始慢慢变成自信、过度自信、自满和傲慢,这只是本能的一步步升级。”
2004年出版的《9·11委员会报告》是《纽约时报》最畅销书排行榜上唯一上榜时间超过19周的商业书籍,委员会的报告详细分析了一个有缺陷的组织文化和无效的管理所产生的毁灭性效应。
2001年9·11事件发生前...

Read more

人生本命


人生本命

 

文/王进生

 

先生黄征,金陵印人。书无定法,俊逸出尘。十年前景,如梦中身。我近而立,先生四旬。先生喜书苏东坡行香子词。词云:“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东坡词,先生书,满纸逸气。尝试以先生笔意书东坡此词,虽能形似,终无先生之逸气。

此时,秒针正走向零点,猪的本命正以嘀嗒声离去。窗外爆竹稀疏响起,夜凉如水,妻女入梦,拂去书案轻尘,淡淡磨墨,舒展宣纸,苏东坡行香子词缓缓书来,淡定之气游于笔尖,似抓住,又似未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