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金涛

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现任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经理。长期从事宏观策略研究,并在中国的工业化国际比较和经济周期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逻辑框架和思维体系。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获得新财富最佳策略分析师第三名。 座右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巧合的中国宏观调控与“里根经济学”


  我们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政策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里根经济学”的相似性,不仅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目标所需,也是当前中国经济机体之内存在的一些结构性矛盾与当年的美国有所类似的结果。

  美国当年发生滞胀的基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美国经济增速一出现下滑,就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进行刺激,结果导致菲利普斯曲线逐渐远离原点,向高失业(低增长)、高通胀方向不断推移;其次,自大萧条以后,美国的政府管制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导致企业缺乏活力,国际竞争力明显下降;第三,上世纪60年代约翰逊总统时期大搞&ldq...

Read more

中国经济正在穿越第二库存周期


  决胜于下一库存周期

  未来半年,我们将面临旧经济和新库存周期交替、旧逻辑和新思路的切换。未来一年到一年半内,中国处于第二库存周期上行阶段,但让不能排除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的“再平衡”风险;未来二到三季度内,通胀将不是问题。第二库存周期的经济弹性在于产能消化和效率提高。房地产将在“松”与“控”之间摇摆,投资弱波动,其在第二库存周期中的弹性或减弱。未来16~20个月内,小牛市概率约80%。但未雨绸缪,决战当在下一库存周期。

  美日韩库存周期划分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在本轮中周期第一库存周期的末尾,...

Read more

超预期的因素在哪里


  2012年3月份新增信贷10100亿元,远超市场预期。我们认为二季度政策的微调将是个大概率事件,除了货币政策继续向松的方向微调之外,真正超预期的是制度红利的释放,这一点尤为重要,预期尤可期而且超预期。在配置方面,我们坚持低估值和以大为美的风格。

  一季度以来微观的情况确实在恶化,最典型的就是产成品库存的不断累积,而市场也开始预期本来的一季度底部可能会延续到二季度。我们也认为二季度的底部会出现,但那在周期的视角中是一个下跌中继,真正的本轮库存周期的底部当在今年四季度之后,所以,反弹是暂时的,因此,我们对2012年的实体经济真没那么强烈的底部情结。也正是因为此,我们一直认为经济的...

Read more

意大利债务危机仍有惊天逆转可能


  意大利国债收益率本周三升至7.502%的欧元时代高点。该水平被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是一种债务不可维持的警戒线。

  国际知名投资大师、“商品大王”罗杰斯(Jim Rogers)本周三(11月9日)也指出,在欧债问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全球再度爆发金融危机的几率是100%,而且比2008年更为严重。对此,我们的观点是,意大利债务危机不排除出现惊天逆转的可能。

  首先,协同救援依然是相关各方的最优选择。

  眼下意大利长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越过7.5%风险水平,爱尔兰、希腊、葡萄牙都曾经在这一道鬼门关前倒下。然而,在这种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意大利仍然没有打...

Read more

通胀有顶,增长有底


  短期看,通胀是有顶的,增长是有底的。通胀的短期顶部基本就在7月,同时,中周期向上的趋势是确定的,这种趋势保持到2012年上半年没有问题,增长是有底的。2011年四季度和2012年一季度仍可期待。

  在内外交困的悲观氛围中,市场信心被逐渐消磨,熊市初期的预期渐渐形成,悲观气氛不仅缘于短期,更缘于对未来中期增长不确定的担忧。中国经济糟糕到了如此程度吗?事实当然不是如此,问题的症结在于,其一,短期的现实是否真如市场预期的那样?现实如果确有修正市场预期的可能,市场就将迎来契机。其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市场习惯了旧有的增长模式,而当旧有的增长模式再无亮点的时候,市场就迷失了方向,没有固...

Read more

底部就在人心


  信息或事件:

  悲观不仅来源于短期,更源于对未来中期增长不确定的担忧。市场和中国经济一样,到了思维模式的转换期。我们认为,四季度就是中国经济短周期调整的底部,明年一季度是美国建筑业周期启动的关键观察点,基本面并不悲观;市场存在悲观情绪的过度反映。摆脱依赖政府投资的思维方式已经势在必行,短期关注经济短周期底部,中期需要思考政府投资模式淡出后,中国的增长亮点在何方。

  底部就在人心

  虽然内外交困,但市场对政策的预期却是一致的,即政策的放松在年内已无可能,站在经济学的视角看,政策不松完全是正确的选择,中国如果想在未来的三年之内应对动荡的国际局势,不得不先抑制通胀和...

Read more

经济短周期回落,无系统性风险


  库存周期的高峰在2011年4月如约而至,按照我们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理解,本轮中周期自2008年底开始以来,从被动型库存周期到主动型的库存周期,中周期中的最初库存周期部分已经基本完成。我们认为,库存周期的分析方法和逻辑仍然是分析市场短期波动的基本方法,但在中周期加速直至繁荣的背景下,库存的节奏以及决定库存的变量都会发生变化,2011年的二三季度将是影响经济最核心变量的转换期,也是分析方法演进的过程,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将呈现过渡特征,这也与当前市场的迷茫相一致。

  我们曾在《新财富》5月号杂志中提出在2011年的二三季度之交,外围因素对通胀的影响是一个最不确定的阶段,这可能会提前或者...

Read more

周期弹性和低估值抢占市场博弈先机


  美国和欧洲债务问题具有继续拖延的条件,短期出现大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中国经济周期在2011年9月之后恢复也是大概率事件。周期的弹性和低估值优势,应该是当前市场博弈的先机所在。

  2011年三季度是中国经济的筑底阶段,四季度或可看到经济弹性的增加,这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周期理论的逻辑推测,在9月数据出炉之前,我们仍无法确认这个推断。而此时,海外债务危机的发生使得中国市场的调整正在被提前。在指数有了深幅调整之后,我们面临着一个问题,即经济基本面的运动没到可以选择方向的时候,却需要“站队”来为2011年的决胜有所准备。

  从欧美债务危机的角度出发,中期看,...

Read more

又到站队时刻


  海外债务危机的发生,从虚拟经济传导的角度,使得中国市场的走势颇有以空间换时间的味道,调整正在被提前。面临着较低的指数位置,此时需要站队以为今年的决胜做准备。

  关于外部问题,如果纯粹从欧美债务危机的角度出发,中期看,虽然我们认为债务危机的最终结果有可能是国际货币体系重构,但就短期来看,我们既无法证明债务危机会立即演变成长波的第二次衰退,也无法证明它在短期内不会继续恶化。无法证明亦无法证伪,这就是市场的空前分歧所在。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欧美经济有所稳定,则债务问题还能拖延,至少不会造成崩溃的结局,这就是历来债务问题的解决办法。而按照我们的观点,全球主要经济体在...

Read more

真正底部9月见


  经济能否走出底部,以及经济何时走出底部,与通胀直接相关。理论上2011年三季度尚不存在使通胀继续恶化的因素,通胀将如期回落,市场的底部也将不断得到确认。

  市场在2011年6月触底反弹,这与我们前期的预测相一致,这次环比底部只是短周期调整的中间环节,是一个下滑速度放缓的过程,短周期的真正底部要在9月之后才能获得确认。

  本次库存周期回落无论是数量还是价格,其下滑的速度和力度都是有限的,这是主动补库存周期的特点,但是,所谓的实体经济在向底部靠近,转好的起点就是企业再次有补库存的需求,其中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价格和货币,这是库存周期的本质。根据我们对主动补库存的理解,需求目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