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施永青

中原地产创办人及行政总裁,祖籍浙江宁波,上海出生,施三岁到香港。中学时信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青年时代认识同样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梁国雄。毕业后曾在左派学校教书八年。1976年发生四五事件后脱离左派,现时为自由市场支持者。施永青热衷公益事务,曾多次以香港乐施会成员身份,亲身参与国内的扶贫工作。
2008年,施永青将个人手上持有的中原地产、中原(中国)等3间公司的股份,全数注入施永青慈善基金,用于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尤其关注中国内地农村教育、医疗事业。

奥巴马加税会成功吗?



  小布什年代,推行减税政策,认为可以吸引投资,推动经济增长。这套做法,在列根年代,曾证明十分成功。但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众多,而且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同一样的政策,在不同的时空下,成效并不一样。在小布什年代,可能同时打了两场战争,加上金融海啸的冲击,所以减税的效益并不如列根年代明显,导至奥巴马想改辕易辙。

  小布什政策惠及的人相当多,包括年收入25万以上的打工一族,以及包括石油公司与投资基金等的大企业,现在奥巴马有意令这项减税计划无法延续,不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国会内,都有强烈的反对声音。

  共和党人就直指奥巴马挑拨社会矛盾,有意进行阶级斗争。他们认为︰加税只能起一时之效...

Read more

新形势下 am730如何定位


  久闻楼梯响的爽报,终于在本星期一正式出版,首天已发行80万份。在同一天,东方日报减价一元,太阳报则减价二元出售。报业的战幔已正式展开,读者的阅读习惯正酝酿出现新的转变。不少人都预期,这场报业战争,无可避免会有「死伤」。

  由于竞争对手实力雄厚,很多读者都替我们担心,问我们会如何应付。昨天我已在本栏谈过我们的广告策略,今天我会谈谈我们的编采方针与社会定位。

  看过第一份爽报之后,我们的同事都松了一口气。因为,am730与爽报行的都不是同一条道路,我们应该会有不一样的读者。我有信心,am730的读者,爽报抢不走。读者不走,广告客户也不会走。

  黎智英先生对人性的弱...

Read more

am730原先的广告策略


  自从我在本栏透露,我们在印刷问题上遇到一定的阻滞后,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心。我在公众地方已多次遇到原本不认识的读者,主动前来问候,想知道我们有甚么对策。我相信这个问题其他读者可能也有兴趣了解,所以也在这里解释一下。

  其实,在始创阶段,我们就已经以印64页作为我们的理想目标,而且打算即使收到更多的广告,也不会加每份的页数。这个策略后来因市场环境改变而放弃了,现在苹果印刷不肯帮手,正好逼am730重新返回原有的策略。

  当初,我们订最多印64页的原因,是因为报纸的内容与广告需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对大部分读者来说,阅报的主要目的是看内容,不是看广告。他们是在读内容的过程中,...

Read more

苹果不肯多印 am730有广告也没位落


  苹果日报将于下星期一推出一份新的免费报纸──爽报,报业之间的竞争,势将白热化。这场战争的第一个受害者,可能是我们am730。

  am730并没有自己的印刷厂,我们从一开始就是交由苹果日报代印的。印刷机需要专门的厂房,楼底要高,负荷要重,非自己建厂不可。买部印刷机,费用逾亿,从落单、赴运、安装、试行,前后要年多两年的时间。无论在金钱与时间上,都是am730在创业初期负担不起的。因此,我们只能找人代印。

  我们选择苹果,是因为我们看到苹果自身印得不错,相信苹果的印刷团队一定可靠。加上我读过黎智英先生的一些文章,我们的政见虽不尽相同,但作为商业上的合作对象,我认为是可以放...

Read more

裁员定能改善成本效益吗?


  汇丰银行打算在香港裁员3,000人,以降低集团的成本效益率。有读者看了我周一的评论不甚理解,问我可不可以先介绍一下成本效益率是甚么?为甚么成本效益率愈低愈好?

  王冬胜先生并没有详细解释汇丰银行的成本效益率是怎样计算的。从他的行文中去理解,我认为应该是指人力资源上的成本效益率,是以公司在人力资源上的花费作分子,以公司的收益作分母,而得出来的;所以是一个百分比。这个比率愈低,表示不用花这么多的钱在人力资源上,一样可以得到同样的收益。因此,成本效益率愈低,代表这间公司的赚钱能力愈强。

  很多公司在计算效益成本时,所用的方法与汇丰相反,喜欢以公司收益除以人力成本,这样得出...

Read more

从汇丰裁员看成本效益率


  汇丰银行去年盈利过百亿美元,来自香港及亚太区的盈利也有30.81亿美元,即240亿港元。对普通人来说,这已是天文数字,无法想象。然而,在盈利这么丰厚的情况下,却传来汇丰要大幅裁员的消息,实令人意想不到。

  金融海啸后,汇丰在欧美的业务备受打击,需要重整架构不难理解;但汇丰在香港的业务,本小利大,对集团贡献良多,还要被拿来一起开刀,那就怎也说不过去。

  按汇丰亚太区总裁王冬胜的说法。集团全球的成本效益率为57.5%,与48%至52%的目标仍有距离。香港的成本效益率虽低于集团的平均值,但仍有改善空間,所以也得瘦身。

  这里面包涵了些甚么意思呢?香港已经做得比集团...

Read more

十年美债息破两厘的启示


  标准普尔降低美国主权评级后,美国国债的利息不升反跌。近日,十年美国国库债券的利息更跌破两厘,这是美国获3A评级时也未出现过的。这种反常的表现,究竟象征着甚么呢?

  在正常的情况下,债券评级下降后,投资者对这种债券有戒心,担心其还款能力可能会受影响。在投资需求减弱的情况下,债券的发行者惟有增加利息作吸引,以抵消增加了的风险。但现在美债评级下降后债息反跌,显示投资者并没有被评级下降所吓走,依然继续增持美债。在美债的需求依然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投资者若想买到美国国债,惟有接受较低的利息。问题是投资者为甚么会有这样的选择?

  美债很值得投资吗?那又不见得。美国财赤严重,已超过...

Read more

香港楼价为何没法回落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政府已经推出过不少措施,试图把相对高企的本港楼价压下来。先是调校地产商的销售手法,防止发展商造市;继而征收额外印花税,令炒家失去入市的兴趣;再进一步打破勾地表的限制,主动增加土地供应;跟着又要求银行收紧按揭,令买家不容易入市,以降低市场上的需求;最近更放消息,暗示政府会重建居屋,降低私人市场的需求。措施可谓层出不穷,可是成效却并不明显。

  上月标准普尔降低美国的主权评级之后,全球金融市场却受到一定的冲击,股价下跌将近两成。很多香港人都以为楼价亦会借势一起调整。谁知道楼市只是在交投量方面,有所回落,价格未见太大的变化。

  读者如果只是看报纸,无疑会看到...

Read more

利比亚变索马里?


  有人担心,利比亚会变成另一个阿富汗。这种担心是源于两国的原有政权都是在西方的军事介入下才倒台的;但西方在阿富汗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之后,却没法在当地建立起有效的管治,当地人民依然用不同的自发手段对抗入侵者,西方最终决定放弃原有的政治图谋,打算放下这个烂摊子,一走了之。

  阿富汗的情况与利比亚有点不同,阿富汗有塔利班,这个原意在宣传伊斯兰教义的学校组织,已发展成阿富汗境内最大的抗美力量。美军撤走后,塔利班重新掌权的机会很大。美国已表态,愿意与塔利班接触,安排交接问题。因此,美军撤走后,阿富汗的局面还不至于太乱。

  但利比亚的情况却不一样。利比亚的叛军只是一批乌合之众,来自...

Read more

美国还会有QE3吗?


  在刚过去的联储局年会上,伯南克对是否推行第三次的量化宽松政策(QE3)不置可否。他只在会后表示,适当时会采取额外的刺激措施,以令美国经济恢复增长的动力。为了令大家不致于太失望,他透露会把9月份的联储局会议加多一天,以便深入一点去研究对策。

  伯南克的处理方法是高明的。因为,若果太早公布搞QE3,只会提早令市场失望。QE1与QE2的成效并不太理想,救了金融市场,却救不了实体经济,失业率依然高企。如今再推QE3,大家会认为效果不外如是,不会存太多的希望。

  如果市场对新政策没有憧憬,新政策的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因此,将来即使再推QE3,最好为它改一个新名堂,以免被市场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