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韩晓

东南亚经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伯纳德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友邦保险东南亚区研究员

机械外骨骼实现瘫痪病人的行走梦想


  最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毕业典礼上,奇迹发生了。至少,这是人们想要描述这件事的方式。科技使《圣经》故事或路德圣地传闻中常出现的治愈术成为可能。一位瘫痪的人又能重新行走了。

  根据《旧金山时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的报道,他的名字叫奥斯汀·惠特尼(Austin Whitney)。这位22岁的毕业生在2007年夏天双腿丧失了功能。当时,他在喝了一些酒之后开车撞到了树上,导致了臀部上方的脊柱严重损伤。后来,他戒了酒,激起上大学的意愿,而到他在伯克利分校上二年级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在正确的时间来到了正确的地点。&...

Read more

未来医疗产业的5大热点趋势


  在近年来的医疗产业中,医药护理和技术结合的越来越紧密,诸如远程医学和外科手术机器人在各大医院中已开始变得普遍,带来医学史上划时代的进步。那么,下一步将会是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新泽西理工学院(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教授埃塔·达万(Atam Dhawan),同时也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新兴技术委员会的主席,提出了在未来10年生物工程方面即将成为热点的五个领域。达万认为,医学和电子的结合将会对生命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健康的未来依靠于一系列的进步发展,从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到...

Read more

压力防护罩"屏蔽"疤痕有奇效


  你是否为身体某处的疤痕苦恼?到底有没有靠谱的办法可以“祛疤不留痕”?有!这就是斯坦福大学研究学者们新研发的一款特殊的外伤护理剂,他们称之为“压力防护罩”(stress-shielding device),它能够明显减少外伤留下的疤痕。

  疤痕组织的柔韧性不如普通皮肤,因而导致功能性问题,比如动作不够自如。疤痕组织上没有汗腺,也无法生长出头发。最重要的是:疤痕看起来很丑!但是,疤痕在手术后无法避免。当前的去疤痕技术都很贵,要不就是很痛,或者祛疤效果不够好,比如手术切除、注射类固醇或者激光除疤。

  在外科手术中,一旦拆去缝合...

Read more

神机妙“算”测癫痫


  在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下属的医学及生物工程协会(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的年会上,加拿大协和大学(Concordia 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发表了一种可以用计算机预测癫痫发作(epileptic seizure)的算法,这项新技术将脑电活动研究又推进了一步。

  癫痫发作是脑神经元异常放电的表现,发作时的症状包括肢体抽搐、失去意识及行为障碍。癫痫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极大,不仅包括精神上的压力,甚至有可能因为癫痫突然发作而导致意外伤害或者脑损伤。

  通常,医生用脑电图记录患者的脑电活动,以...

Read more

流水线生产人造细胞膜


  研究人员们建立了一项制造大小一致细胞膜的方法,小小的细胞外壳像微型玻璃容器一样,可用来研究细胞的内在活动甚至创造新分子。

  桑德罗·马多谢维克(Sandro Matosevic) 和布莱恩·佩格尔( Brian Paegel) 就职于佛罗里达州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他们已经研究出一种以芯片为基础的方法,用流水线方式来制造均一大小的小囊泡。囊泡直径在20到70微米之间,足以装入DNA和生化装置来充当合成细胞。这种人造包裹将帮助研究人员研究细胞膜中扮演细胞看门人般重要角色的蛋白质。例如,许多药物作用...

Read more

无痛则无嗅


  德国科学家最新发现:嗅觉缺失(anosmia)和无痛觉之间存在联系,该联系由一种称为Nav1.7的硅离子通路产生。简而言之,没有痛觉也就没有嗅觉。这项研究由德国萨尔大学(University of Saarland)医学院的简·外丝(Jan Weiss)和弗兰克·泽法(Frank Zufall)发表于近期的《自然》杂志上。

  研究学者们对3名先天无痛觉(congenital analgesia)人进行了检查,他们都无法感知痛楚,这种情况非常罕见。研究学者们已经知道,发生这种情况是由于患者植物神经系统的背根神经节和神经中枢缺乏Nav1.7硅离子通路。...

Read more

尼古丁引发糖尿病并发症


  抽烟的危害有很多,不仅会导致各种肺部疾病,还会引发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在最近的美国化学协会第241届年会上,加州州立理工大学(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化学系的副教授刘晓川(音译,Xiao-Chuan Liu)发表其最新研究:尼古丁是提高血糖水平、引发糖尿病并发症的罪魁祸首。

  这是首个证实尼古丁引发糖尿病并发症的有力证据。糖尿病是健康杀手,它的并发症有很多,包括心脏病、中风、肾衰竭和神经损坏。刘博士说:“这项研究非常重要,是第一项在尼古丁和糖尿病并发症之间建立强有力联系的研究。那些抽烟且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应该关注...

Read more

绘制癌症基因组蓝图


  在38个经诊断患有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一种侵袭性血癌——的患者中,通过比较他们的健康细胞与癌细胞基因组序列,科学家构建出了该疾病到底出什么差错的分子图谱。

  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自然》上,为药物开发指出了新目标,同时也表明,一些患者将会对目前正在进行其他类型癌症测试的药物产生反应。

  此研究同时也是第一篇发表的有关同一癌症的多个体全基因组分析报告,反应了测序技术和全基因组数据分析能力的不断进步。

  多亏基因组测序成本的稳定下降,近年来,科学家分析的肿瘤数量不断增长。搜寻患者健...

Read more

内皮细胞的新角色:抗癌斗士


  麻省理工的研究学者们对于血管内的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有了新的认识:它可以分泌出抑制肿瘤生长的分子,使癌细胞远离其他组织。这项发现有望成为治疗癌症的新路线。

  领导这项研究的是麻省理工-哈佛健康科学及技术部门(MIT-Harvard Division of Health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HST)的教授艾勒泽·爱德曼(Elazer R. Edelman),他将这项成果形容为一种转移模式,从根本上改变通常对于癌症的理解及治疗方式。他说:“这种癌症治疗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配合化疗或手术进行,并不会产生...

Read more

癌症新标识:卫星基因


  与健康的细胞相比,癌细胞就如同一团乱麻,常常有额外的染色体、异常的外形、以及其他奇怪的特征。目前,科学家发现了一个似乎是癌细胞所特有的奇怪特征:较长的重复RNA延伸区,称之为卫星。初步研究表明,卫星产生于癌症发生的早期,此项发现可能最终能够帮助及早发现癌症。

  “这是一项非常有趣和刺激的发现,”丹纳-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儿科肿瘤学主任斯图亚特·奥金(Stuart Orkin)说。他没有参与到此项研究中。“这一研究发现表明,癌细胞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存在的大规模变异。之前这一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