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立邦全效合一的真相
——涂料“N合一“现象的理性分析
龚文
朋友装修,到传统建材市场和建材超市转了几圈后,向我咨询墙面乳胶漆:为什么市场上那么多五合一,三合一的乳胶漆?国家标准规定的乳胶漆功能有哪些?全效合一是不是真的能解决所有墙面问题?
不要说朋友雾里看花,就对笔者我这个从事涂料销售多年的人来说,要想弄明白涂料...
作者文章归档:龚文
揭开立邦全效合一的真相
——涂料“N合一“现象的理性分析
龚文
朋友装修,到传统建材市场和建材超市转了几圈后,向我咨询墙面乳胶漆:为什么市场上那么多五合一,三合一的乳胶漆?国家标准规定的乳胶漆功能有哪些?全效合一是不是真的能解决所有墙面问题?
不要说朋友雾里看花,就对笔者我这个从事涂料销售多年的人来说,要想弄明白涂料...
近段时间来,中国涂料行业上上下下最为关注的莫过于顺德华润涂料被美国第四大涂料企业威士伯公司收购一事。收购天天有,为何此次不同?主要原因在于:被收购方为国内民用涂料木器漆领域的领导企业,民族涂料品牌的代表。而05年10月,世界涂料巨头荷兰阿克苏诺贝尔收购广州泰德涂料公司就没有受到如此“关注”了。
此事引发了众多涂料企业界人士对中国涂料未来发展的探讨,持悲观者有之,持观望者有之。在作论调之前,我们先进行分析。
威士伯作为美国上市企业,2003年进入中国后,开始与嘉宝莉等企业合作推广建筑装饰涂料,但几年来均乏善可陈。面对中国日益发展的涂料市场,特别是装修漆市场,在自...
二、 渠道扁平化的多余者
涂料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经历了从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的过程,为适应这个过程,企业对自己的销售渠道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以求达到控制终端,节省开支,增加利润的目的。在这场调整运动中,从最初的企业大力倚仗批发商到现在不断地“削藩”、“降级”,甚至“卸磨杀驴”般被淘汰,批发商无疑成了牺牲品,多余者。
1、 上世纪90年代涂料企业的渠道布建
A、 从厂家经省级批发商或兼零售商到市县级零售商,然后再到终端,此类占到70%
B、 从厂家直接到市县级零售商再到...
昨天下午下班后,坐公交车到车陂路的家家乐医院站,刚一下车,就被七八辆“摩的”围住,这些摩的就像一群饥饿的麻雀看到了大米,我左冲右突好不容易才逃出。走的时候回头看了一下这些摩的车牌,竟然发现有3台摩的没有车牌,典型的黑车,还有2台是外地车牌。
这让我有些惊讶,也有了一些思考。
为什么惊讶了?是因为前段时间广州出动数万警察,在各个路口查车。媒体报道说查获多少黑车,抓了多少人。这刚一停,那些躲避起来的摩的就出来了,真是:道高一尺 “摩”高一丈。
思考的是:广州为什么要这样劳师动...
前段时间到安徽合肥出差,期间抽空拜访了一位做涂料批发生意的朋友。问其生意如何,朋友苦笑着叹道:从2004年开始,厂家不断涨价,生意连续滑坡,撑到现在实在难以为继,准备关门歇业,另觅他途。
朋友的回答让我惊诧不已。朋友业务员出身,6年前到合肥从事涂料批发生意,取得一个三线品牌的省级经销权。短短一年时间,就把该品牌铺满安徽80%的市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令一帮同为做业务出身现在仍在从事销售的朋友羡慕不已,自然而然成了榜样。
如今,朋友却说要放弃。到底是什么原因令朋友作出这样无奈的选择呢?之前也曾与朋友沟通过,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情况,但我认为还远没有到要放弃的地步。带着满腹疑问...
龚文
7月16日,央视二套《交换空间》栏目以儿童房装修为主题作了一期节目,自播出以来,公众反响热烈。其中五彩斑斓的墙面乳胶漆,五颜六色的儿童家具留给观众极深的印象,而这些正是儿童漆所带来的。儿童漆一下成为许多准妈妈们关注的焦点。
儿童漆,顾名思义,即应用于儿童房装修用的涂料。包括两个种类:一种是应用于儿童房墙面的乳胶漆,一种是应用于儿童房家具的木器漆。现在,家长们对儿童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儿童漆蕴含着的无限商机开始显现。
儿童漆,涂料细分市场主要方向
近年来,有关儿童因装修污染致病的案例屡屡见诸报端,据有关部门统计...
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前段时间偶尔翻到一份建材类报纸,无意中看到一篇题为《渠道促销缘何撑死经销商》(上)的文章,没有看到作者之前,我还在想:这篇文章是我写的啊,《销售与市场》6月上旬刊登出,没有发给这家报纸啊,怎么会刊登上去的了?等我看到作者名字的时候,更是感到奇怪,因为作者的名字并不是我,而是一个叫“张聪”的人。
这时我的情绪很复杂。在网上遇到转载文章不写出处和作者名字的事情很多,也打电话和发邮件和网站交涉过,大多都能改正。...
立邦“智猪博弈”中的成败启示录
众所周知,立邦在中国的成功,是其能跻身全球涂料业前十强的主要原因。从1992年进入中国至今,立邦一直不遗余力的推广建筑涂料,从最初中国消费者不知道立邦是什么、乳胶漆为何物,到现在“立邦”成为水性建筑涂料的代名词,销量占据10%以上的市场份额,客观上评价,立邦无疑是成功的。
可是,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立邦在中国遭遇“十年之痒”,当初独自花巨资培育的中国建筑涂料市场被8000多个涂料厂家分享,市场份额远没有达到30%的垄断地位;市场上“香港立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