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中国共产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而作出的重大举措,对于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十八届四中全会真正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推行 “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2015年,在学界也被称为推行依法治国的“元年”。
然而,法治的推行是一个渐进而艰难的波澜起伏的过程。法制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早在中国的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我国就实行了律法,在整个封建时期,一直都是有法律的,但是,有法律...
作者文章归档:臧东峰

社会环境的变迁决定不同的社会和国家治理方式——德治、人治和法治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先让大家看一段严肃的历史记忆,大家来看一看 中共中央九届政治局委员名单,大家看一下,是不是可以发现某些幽默、荒唐或者令人惊叹的东西来: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毛泽东 林 彪 陈伯达 周恩来 康 生
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 林 彪 叶 群 叶剑英 刘伯承 江 青 朱 德 许世友 陈伯达 陈锡联 李先念 李作鹏 吴法宪 张春桥 邱会作 ...
以贡献为中心的社会财富创造与分配
人类所拥有的一切可以用价格来衡量的财富都是通过生产或通过与生产相关联的形式来实现的,人类所消费的一切财富都是通过生产劳动来创造的,没有财富的生产就没有财富的消费,有消费需求的东西只有在通过人类劳动来努力实现时才会形成财富,在有消费需求而人们可以无限制无偿得到的情况下,无论这种东西的用处怎样大,都不会形成(可用于交换的)财富。对于有消费需求而人们不可以无限制无偿得到的自然资源,这种自然资源是因为可以分享生产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而被人们视为“财富”的。
生产环节是形成财富的基础环节,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类劳动脱离了...
财 富 价 值 概 念 的 提 出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就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不懈地努力,人类的一切行为都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有关,物质财富的存在与增长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财富价值作为衡量财富多寡的尺度,与劳动价值相联系,但财富价值与劳动价值并不是同一的概念。本章主要论述财富价值的概念,而财富价值做为衡量商品价格的基础,将在以后章节中论述。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观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 |
房产税扩征不应该依据市场评估价值征税
漫 谈 《道德经》
房地产税收政策的价值取向
财富价值论的价值逻辑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实实在在的财富生产和不断增加的财富,而不是价值,价值只不过是人们衡量不同财富相互交换比例的参照和理性标尺,价值只是一种用以衡量财富多寡的理念,而不是财富本身。
一切社会财富的生产都是通过人类劳动来创造和实现的,没有劳动就没有社会财富,社会财富的增长与社会劳动效率的提高成正比,而不是成反比。价值不仅是衡量财富多寡的理念与不同财富相互交换的相对尺度,也是在商品社会实现社会分配的工具与规则。劳动创造财富,财富价值的基本单位可以由生产财富耗费的劳动量所规定,但是,由劳动所创造的总的财富价值并不是由生产财富耗费的劳动总量所规定,也就是说,相同的劳动量在...
论单件商品的价格由生产该商品劳动的自然工资所对应的财富价值决定
自资本主义经济兴起以后,一直持续到现代高度社会化的市场经济阶段,关于商品相对价格基础的研究,人们从事了大量的工作,在经济学界,对于商品价格由“生产价格规律”所决定,已达成了共识,这种认识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另外,还有所谓“供需平衡价格论”,这种想当然的描述,竟然作为了一种理论,也被人们所普遍接受。但是,关于单件商品价格的决定问题,也就是对于商品价格决定问题的基准及不同商品之间相对价格决定问题,到此时点之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从理性上准确地把握和描述它,而这正是我所试图完成的。我希望通过我的论证,可以消除大家对于商品相对价格决定...
对于劳动工资的历史分析及结论
一、在进行分析之前,让我们先大体上了解一下大卫·李嘉图和亚当·斯密对于工资的论述。
1、 李嘉图对劳动工资的论述。
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第一章<论价值>开篇说:“商品的价值或其所能变换的任何另一种商品的量,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而不取决于付给这种劳动的报酬的多少”。
在第五章<论工资>中说:“劳动正象其他一切可以买卖并且可以在数最上增加或减少的物品一样,具有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劳动的自然价格是让劳动者大体上能够生活下去并不增不减地延续其后裔所必需的价格。&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