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匡贤明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历任助理研究员、公共政策所副所长。现为中改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近年来,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四项;参与国际课题多项,包括UNDP委托的《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08》;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包括国家发改委委托的《“十二五”改革研究》、《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监管体制改革》、《“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研究》;广东省委托的《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2009-2020)》、《珠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2009-2020)》;国家邮政局委托的《邮政保留业务专营业务条例》等.

从资金担保到信用担保的转型将有效释放消费潜力


  我国经济增长正处于关键时期,增长潜力在于14亿人的大市场。充分利用好这个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升级的消费潜力,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中长期的全局作用。这就要求不仅按着中央的部署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且也要加快打破制约消费释放的掣肘,精准施策,精准创新,尤其是加快优化包括信用在内的消费环境,以有效释放消费潜力。

  从现实情况看,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消费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2018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比资本贡献率高43.8个百分点;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8万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5.4%,占社会消...

Read more

以更多全球化企业引领经济全球化


  经济发展的每个时期,都会涌现出一些标志性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体现在体量上,更体现在引领商业模式创新和引领产业发展上。当然,这些标志性的企业并不是凭空出生,它们立足于不断扩大的市场,顺应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一个经济体的标志性企业越多,业态越丰富,辐射力越强,经济活力就越强,经济竞争力就越强。

  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正呈现出时代性的趋势。无论是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还是开放结构,都处于快速升级进程中。近年来,我国依托巨大的国内市场与体制优势,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性机遇,实现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某些领域已经处于全...

Read more

高质量发展关键在高质量消费


  我国走向高质量发展,根本的立足点在于内需,在于近14亿人的大市场。这个大市场,不仅在规模上快速增长,而且在结构上快速提升;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而且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质量的发展建立在高质量消费的基石上。消费质量有高有低,衡量的标准在于是否与发展阶段相适应。所谓高质量的消费,体现为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体现为消费多元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现实生活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快速升级的态...

Read more

新零售不是要消灭传统企业


  最近几年,我国新零售异军突起,不仅深刻改变了传统零售业态,而且深刻变革了传统的零售格局,成为释放我国巨大消费潜力、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广大城乡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看,一方面,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呈现快速升级态势。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也是一个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大国。在满足物质消费后,服务型消费需求明显增长,突出表现在个性化消费、定制化消费、特色化消费等逐步成为消费的主流。

  另一方面,与消费直接相关联的、传统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模式,在消...

Read more

让消费成为一种有温度的快乐


  又是一年“双11”狂欢节。作为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各方对“双11”的销售有不同的预测,能否在2016年基础上再创新高,成为一个焦点。但是应当看到,这个消费狂欢节的导向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场国民自创消费节的出现和发展壮大,其实并不奇怪。全国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持续提升,购买力的不断增强,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成为电商发展最大的动力。电商以及由此兴起的快递物流等行业,不仅方便了城乡居民的消费,也深刻改变了城乡居民的消费习惯;不仅造就了阿里巴巴、苏宁这样的巨头,也为相当多年轻人的创新创业提供了巨大平台。

  从这个角度...

Read more

新零售是一场以“降成本”为核心的社会变革


  中国经济增长不缺动力。尽管投资增速、出口增速在回落,但13亿人的市场潜力巨大,消费增长稳健,尤其是中国正在不断推进的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正在加快孕育成长的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都是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

  资源配置既包括存量资源,也包括增量资源。从过去几年的情况看,随着新技术、新模式的快速发展,一些领域、企业的商品配置效率出现了明显改观。业内将这一做法和现象定义为“新零售”。相对于传统商业,新零售把商品有效地从生产者传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目标没有变,但它却有可能依托大数据、新流程,极大降低销售领域的交易成本,颠覆传统商业模式,不仅实现&ldquo...

Read more

以员工持股为国企混改突破口


  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点。我国当前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改制上市,二是资本并购,三是员工持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过去几年来各地员工持股更多处于探索和制度设计阶段。201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国企改革在2017年要“迈出实质性步伐”。在这个特定要求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出台员工持股方案。

  最近,天津出台的《天津市开展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的实施意见》,其中最重要的是把参与员工持股的...

Read more

推动新旧经济融合是当务之急


  促进新经济与传统经济融合,不仅是新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社会责任,也是传统经济的主动作为的方向,更是政策调整与体制变革的基本导向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在加大,人民日报日期采访的权威人士鲜明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另一方面,我国拥有超13亿人的巨大市场潜力,完全可以形成新的增长动能,既支持经济中速增长,又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有效释放增长潜力,需要配套推进一系列政策调整与体制变革。但首先要在理念方面尽快破除一...

Read more

“中国制造”如何强筋健骨?


有一件事情让总理李克强非常惦记,就是加速推动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在昨天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的也是这件事。他指出,要启动实施一批重大技改升级工程,支持轻工、纺织、钢铁、建材等传统行业有市场的企业提高设计、工艺、装备、能效等水平。制度建设上也有很多举措,比如简化前期手续,推动并联审批;发布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指导目录;健全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激励机制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企业特别针对的是“有市场”的企业。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系列举措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特别是当前一些行业出现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那么在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时,就要区别对待,这样才能提...

Read more

“促改革”抓住了经济问题的核心


 

贤明改革观察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着诸多亮点,包括将宏观调控融合在改革中,首次把地方债风险列为重大任务,明确了改革领导小组以及地方改革机构的设置等等。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2014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总体部署。总体上看,经济工作会议贯彻了半个月前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改善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在宏观经济管理与重点经济工作安排上,改革的色彩明显增强。

 

作为一个最大的转型国家,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面临诸多方面的矛盾与问题,既有周期性因素,更有体制性因素;既有短期因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