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毕殿龙

两岸著名时事评论员,很多评论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香港、台湾媒体和国内凤凰网、中华网、环球网等常有发表,在华人社区颇有影响。

毕殿龙:关于萧山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几点思考


毕殿龙:关于萧山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几点思考
凤凰网组织的萧山开发区二十周年巡礼笔会,与会的各位名博、名家对萧山开发区的发展取得成就,从各个视角见诸文字。肯定萧山开发区发展的同时,还应该思考,萧山开发区能否发展得更快、更好?如何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因为时间较短,没有机会做更多的互动和了解,下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许是提出的问题根本不存在,也许建议要做的开发区早已在做了。但无论如何,多一分提醒和关注总是不错的。

经济总量和土地资源匹配,是压力也是动力和潜力

据介绍,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市北、桥南、江东三大区块,总规划面积181平方公里,内设杭州江东国家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Read more

讲座:亚洲哪里最有可能打响第一枪?


 中国在亚洲热区中的位置和作用

亚洲哪里最有可能打响第一枪?

过去几年,世界主要的热区都发生在亚洲,随着美国战略重点成功转移至亚洲,相信未来几年世界热区更加会集中在亚洲。亚洲热区主要有伊朗、叙利亚,东北亚,东海和南海,印巴、巴以、中印、阿富汗等。亚洲诸多热区中,多和中国有关。这些热区热度的变化不但影响到中国的发展、兴衰,而中国的应对策略也关系到,这些热区矛盾的升级和化解。美国更是这些热区的制造者,也是最终化解的根源。

21日讲座提纲

先界定热点地区,和什么是第一枪的概念

一、亚洲是世界的热区最集中的地方,

1、  东亚热区:朝鲜和钓鱼岛问题

...

Read more

毕殿龙:安培缓和中日关系的两面手法让人恶心


毕殿龙:安培对和解中日冲突远没有准备好
毕殿龙:安培缓和中日关系的两面手法让人恶心

按语:安培晋三在缓和中日冲突中,究竟诚意如何?在其带信人即将来中国时,人们还有一点点幻想。如果中新网资讯完整和翻译准确的话,网民不难看到,安培晋三,一方面高调让公明党领袖山口那津男为中日冲突奔走,并煞有其事地带上自己的亲笔信,一方面在日本电视媒体上,做对中国充满挑衅和羞辱性地发言,其两面手法卑劣得令人发指和恶心。下面即就能够掌握到的公开资料,对安培晋三的发言,进行语文式地分析和点评:
报道原文:“中新网1月23日电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当地时间22日晚10时许,...

Read more

毕殿龙:做官应该多做“仁事”


做官应该多做“仁事”

中共“十八大”报告,更加强调节能、低碳理念。为此,日前笔者在被邀请到河南濮阳市参观了一家家庭节水高新技术企业后,陡然产生感慨:濮阳市何以能够创建成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却没有创建和赢得节水型等功能性即便单纯的城市称号,并以之为荣?继之以来的思考是:城市建设管理的考评引导机制应该有更平实的定位,官员的执政理念要立足于做官不能重表面而轻实质,多做惠民及造福子孙后代的小事、实事、好事,以民为本的“人事“、仁事”。

 

仍以濮阳市为例,不是说濮阳市创建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没...

Read more

从论坛到微薄,且看信息发布平台前生今世


  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社交及信息发布平台,经历了论坛(BBS)、日志、博客到今天的微博的发展过程。除了日志和博客的分野较为模糊外,其他网络社交及信息发布平台,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传播功能。进而,对社会的影响和网络文化的形成也有着不同的意义。这些网络社交及信息发布平台,各领风骚一个阶段之后,也会长期并存。如今大红大紫的微博,不但无法代替其他形式,而且其发展趋势,有向博客和论坛回归之势。

  论坛应该是最早可以多方和即席互动交流的形式。与其他信息和交流平台相比,论坛的字数长短随意,会因讨论问题被关注的程度,被翻新提升或被迅速淹没。论坛发布的信息,会因论坛的有效注册人数而决定,参与和关注度的高...

Read more

十年磨一剑,毕凡教育终于成熟了!


十年磨一剑,毕凡教育终于成功了!
------
毕凡教育第四期学生综合教育实践活动述评

414日,毕凡教育学生综合教育实践活动,决定在中原油田运输的添云社区举办。毕凡教育的教师和义工们,踌躇满志,事先就确定,将更多的变化和创意运用到活动中去,更能够体现毕凡教育的理念。

也许之前的活动在外人看来会有一些无序、混乱的感觉,但毕凡教育的人们清楚,他们是从最难的部分开始的:学生来自全市和油田的各个学校、学生的年龄差距大,来的人也不稳定。义工和辅导老师也不固定。这就让活动每次,都像是重新开始,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毕凡教育就是要从最难处开始。他们知道,如果能够在这样的生源和环境下,开展好...

Read more

毕殿龙:“一国两区”马英九被逼出来的智慧


毕殿龙:“一国两区”或为两岸和平协议商签序曲

“一国两区”和平协议的序曲?
马英九的“一国两区”后,一时间,表面上看,是两面不讨好:大陆并不太热心回应这种没有实质性的进展、风向球式的说法;民进党则骂其混淆了台湾的国际视听,降低了台湾在国际上的能见度,是一种退步。如若不是民进党被绑架准备特赦陈水扁的问题出来为其解围,马英九在台湾遇到的攻讦和阻力会更大。但深入观察分析,“一国两区”的提法,实在是马英九被逼出来的智慧。后续如果其够魄力,未尝不是两岸和平协议的序曲。

“一国两区&rd...

Read more

毕殿龙:朝鲜吃定了中国不会放弃他


毕殿龙:朝鲜不听话,吃定中国不会放弃它

朝鲜的生存有多少是依赖于中国对其的支持,这方面世人做如何程度的解读,都不算过分。尽管双方不一定承认,彼此有这么深的依存度,但没有中国的倾力支持,朝鲜的日子更难过则是可以被随时证实的事实。朝鲜准备发射卫星,中国的影响如果最终没有发挥威力,不是装出来的无奈,就是真的无奈。中国对朝鲜的重要,并不保证朝鲜任何时候都听命于中国,这是因为朝鲜吃定了,中国不会放弃它。

 

在中国抗美援朝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朝鲜作为中国对美日军事斗争的前沿,无疑是增加了战略纵深,扩展了战略预警,是中国很重要的战略屏障。通过朝鲜和韩国之间不断的军事摩擦和松松紧紧的关...

Read more

民进党西进大陆有“裂缝”尚未“破窗”


   日前,民进党发言人罗致政日前以学者身分登陆交流出席两岸政策研讨会,成为热门话题。以罗致政在民进党党内的层级和参访大陆的身份、及腰谈的内容,本不应引起如此的轰动和关注。之所以如此,皆因民进党无论执政和在野,都对大陆预设前提、采取抵制交流的态度。罗致政尽管在民进党内身份和地位不够显赫,但毕竟是民进党现在台面上的人物,特别属民进党青壮派,故有相当的指标意义。被认为民进党的破冰之旅固然有点夸大其词,但系统释放出民进党已经在试探着和大陆正面接触的信号,已经不言而喻。罗致政访问大陆,尽管可以乐观其成,按照“破窗”理论,也仅是窗户有了“裂缝&rdqu...

Read more

官员为何热衷“面子工程”?


   有些官员为何热衷“面子工程”?答案是“面子工程”这是让这些官员升迁最快、最省力的工程。道理很简单,原因很复杂,即“面子工程”为何会被认可?这牵涉到对官员工作的考核和认同的机制等问题。

 
  按说,政府官员决策主导的所有工程,都对老百姓有利,只是受益的大小、先后和性价比的问题。“面子工程”也不例外,也不能说这些工程队老百姓一点益处也没有。“面子工程”之所以遭诟病,是因为官员将主要的财力和精力,倾注在一个显然并非优先顺序的工程上去,将过多的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