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许成安

长期从事《西方经济学》等课程教学。曾获安徽省委党校首届优秀教学比赛一等奖;安徽省全省党校系统首届优秀教学比赛一等奖;南京审计学院2005年度优秀教学质量奖;南京审计学院2006年度“教学创新”竞赛三等奖。主持的《宏观经济学课程结构与教学方法研究》获南京审计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获南京审计学院院级优秀课程;主持校重点课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程建设。发表高等教育研究及教学法研究论文10余篇。部分教学研究成果被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高教学会主办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等收录。 科研方面,在《经济学动态》、《人民日报》、《学术月刊》、《经济学家》、《经济评论》、《中国经济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财政研究》、《江汉论坛》、《财经科学》、《财经理论与实践》、《经济体制改革》、《江淮论坛》、《财经问题研究》、《中国大学教育》等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论文多次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研究成果曾被 “中央人民政府网”、“人民网”、“新浪网”、“商务部·商务评论网”、“新华通讯社·中国证券报网”、“金融界网”、《光明日报》、《改革内参》等收录或摘编。提出的部分观点曾在《中国经济问题》、《江汉论坛》等引起学术界讨论。主持或参加省部级课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等横向课题10多项;曾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10多项。

黄有光真的错了吗?


 

黄有光真的错了吗?
许成安
摘自2000年4月21日《经济学消息报》)
 
 
    黄有光先生的《樊纲错了?》(见《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1月14日)一文,从“个人成本-收益”比较和“社会成本-收益”比较两个方面,来“鼓励人们避免参与攀比竞买汽车的负和游戏”,用心可谓良苦,文章的逻辑论证方面也是较为有力的。但刘英群先生却从中读出了不少问题(见《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3月24日)。不过,在我看来,刘英群先生对黄有光先生的批评却没有太大...

Read more

质疑“正常剥削和合法剥削论”--对私营经济剥削问题的理性思考


近年来,在私营经济剥削问题上有一种观点相当引人注目,该观点认为,剥削有正常的合法剥削和不正常的非法剥削之分,1不正常的非法剥削是指“非正常的违反劳动法严重侵犯雇工权益的野蛮剥削行为”,如“私营企业职工没有休息日,有的私营企业非法雇用童工。不少私营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伤事故频繁……”等等;正常的合法剥削是指“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剩余价值)”。前一种剥削在我国是为法律所不容的;但后一种剥削则是“正常的和合法的”(也有人称为&ld...

Read more

对“义务打假”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刘根荣博士的“面对假冒伪劣:不同市场主体行为分析”一文(载《中国经济问题》2005年第2期)对厂商、消费者和政府这三类市场主体行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经济学分析。笔者同意刘先生对三类市场主体行为所作的精辟分析以及其论文中所提出的治理“假冒伪劣”产品的相关对策建议。不过,笔者认为,刘先生忽视了(或者说舍弃了)“假冒伪劣市场”上的另一特殊的市场主体——“义务打假者”。虽然义务打假者的数量极为少见,但是由于这一行为已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故笔者认为还是有分析的必要。本文拟通过对义...

Read more

斯密的价值理论并非“双重价值论”


对于斯密的价值理论,较早地给予系统而有影响之评论的是萨伊和李嘉图。虽然萨伊和李嘉图的价值理论截然相反,而且都能从斯密的著作中找到理论渊源,但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斯密的价值理论进行了批评。如,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批评斯密只强调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因素,而忽视了资本和自然力的作用;至于李嘉图则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认为斯密在论述价值决定时既用耗费劳动又用购买劳动,实际上是提出了两个不同的价值标准尺度。马克思在继承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同时,也作出了斯密的价值论是矛盾的“双重价值论”的判断。

斯密的价值理论究竟是一元价值论还...

Read more

政府行为不公正与资源配置低效率——一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引发的思考


政府行为不公正与社会资源配置低效率

——一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引发的思考

许成安

“公平与效率”在一些学者甚至部分经济学家看来是矛盾的关系,或者说二者是替代的关系,“公平-效率矛盾论”也成为我国长期以来实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然而不久前,笔者所经历的一则交通事故处理过程却为“公平-效率矛盾论”提供了反证:公平与效率之间不是一种矛盾的关系,而是同向的关系。而且,社会的微小不公正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则是较大的资源配置低效率和社会福利...

Read more

许成安对谢作诗老师新作《答许成安老师》一文的批注


许成安对谢作诗老师新作《答许成安老师》一文的批注

 

答许成安老师
谢作诗

沈阳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邮编:110034

 
    我写了“‘合成谬误’之谬”一文(见《经济学消息报》2006年3月10日),许成安老师提出异议,说:“对个体来说是正确的”这一结论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在总体情况下不一定存在。正是由于前提条件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个体分析中的结论照搬到总体中去。萨谬尔森讲“合成谬误”,正是要提醒我们在R...

Read more

萨缪尔森真的错了吗?


萨缪尔森真的错了吗?

——回宋丙涛、谢作诗两教授的质疑

 

许成安(南京审计学院商学院)

 

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我们在第一堂课一般都会和同学们讨论学习《经济学》的主要目的以及经济学的真谛或精髓问题。我始终认为,通过经济学的学习我们不仅仅能学到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学到其思考问题的方式、分析问题的思路,即学到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所提出的“合成谬误”命题,近年来在我国高校引起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先有河南大学宋丙涛老师的“‘合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