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之华
恶之华或许飘过香
但不是大自然的精灵
纯朴自然是美的真身
黄土高原曾平坦如砥
但受着风雨的雕琢
只好化出丑陋给人看
既然生成就安心生成
将肌血的丑陋化作肥力
让小草在心底发芽
生命
就这么一条轨道
显作首尾相连的弧
从哪里来仍回到哪里
本来是颗流星
已发过光
躯体里无火
这是血肉的精华...
作者文章归档:林森

无法言说(四则)
无法言说
往事已不可收拾
我坐在这里等待解释
剩下的路上没有人 一支烟
横亘所有历史
心灵如顽固的堡垒
没有人进来 我坐在角落
如泥俑的武士 生灭或者升华
总之只有一条荒草萋萋的歌声
然而远去的看见什么
回首刹那 光环无处不在
进来抑或出去
几千年留存的问题只在沙上轻轻划过
永远是个难解的谜
一层迷濛的壳
蜕化的躯体已走入没落
...
吃饭往事
吃饭往事
小时候,作为农村人,吃饭只是一种维持生存的必须。如今要回忆,也记不起曾经吃过什么比较特殊的东西。就是吃饭而已。什么饭,一馍一面。馍与如今街上饭馆的圆形馒头不一样,用料不同,形制不一。农村人圆形的叫圆馍,方形的叫杠子,统叫做蒸馍。家里的蒸馍,不用麦面,或不纯用麦面。不用麦面,是因为麦面极少,逢年过节,或者来了重要的亲戚,才能擀一顿面条,解解馋,哪里有用来蒸馍的奢侈。蒸馍都用高粱面、玉米面。高粱面黑,又名红馍,玉米面黄,则名其为银。但高粱粘性不足,难以成形,故而蒸馍时,要么就松松地捏一个团子,要么就用粗瓷碗摇成一个个近似圆形的疙瘩,大火一蒸,在蒸汽中露出脸...
推荐几本书
推荐几本书
前一向据说有个世界读书日,各种媒体上便连篇累牍地大谈如何读书,还整理了很多数据以资佐证,说明中国人现在确实是不读书了。便很忧患,大有天塌下来竟无人来补的担心!不才向来记忆不好,对一些西方的节日总是记它不下,本来也不以为然。但每天总要读报,一些题目就不断打入眼眶,竟而至于也知道了有这么个节日。而且,不经意间读了几篇文章,感觉很好,就有了一些感想。
据报载,现在人不读书,很有几点理由。我虽然对中国人不读书这种说法不以为然,但仔细看看理由,有几点也颇赞同。一种理由是说“没有时间”。我...
呕心沥血是路遥
呕心沥血是路遥
前一段时间,读了路遥的几篇文章。我没有选择去读长篇和中篇,只是读了路遥文集的第二卷,主要是随笔和短篇小说。之所以如此,思考了一下,大概是想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切入吧。因为在我的认识里,好像路遥的笔下,透出的正是他自己的生活。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将自己的生活放到了一个更大的背景上,而且透过自己的生活,看到了整个人生。并且,他用一杆如椽巨笔,传神而具体地,把这种生活放到了我们每个人的面前。
作为普通人,我们静静地生活着,只是生活而已...
如同一种回声(四则)
如同一种回声
一切都已过去
我守着我的歌声
许多流浪的日子
竖琴一直感伤地哭泣
日子很短
滞留于每个莫名的路口
所有夕阳西下的风景
都褪色成空白
没有什么可供回忆
整个长长的夏季
屋子里很静很静
梧桐在窗外清脆地哆嗦
肯定有人敲过门
我不想拒绝任何诱惑
如同一种响亮的回声
苦行
故事已经折断
冥冥中听数百...
儿子今天过生日
儿子今天过生日
两天前,儿子打来电话:“爸爸,星期四给我买一样东西。记着。”我一时反应不转,问:“为什么?”儿子说:“你知道星期四是什么日子?”我一下子恍然大悟,笑着说:“11月27日嘛,好。”十年前的今日,儿子在县医院的妇产科伸手蹬脚,发出了第一声啼哭。儿子属相为鸡,又诞生于凌晨3点,其母说:“一唱雄鸡天下白,就叫鸣熹吧。”我嫌其过于正规,就说不如叫更更得了。我是农村人,是听着父母、村人喊...
不屈的人
不屈的人
不屈的人是一株树
每日走上崖头看风景
云在脚下走来走去
所有感觉是一种永恒的危险
手指因紧张而盘根错节
雷不息地歌唱于头顶
风雨挟带着过多的屈辱和痛苦
一种被劈裂两半的快乐
鲜血飞快地涌流
种子在泥土里倏然睁眼
鸟声流成了河
总之不会轻易死亡
无数嫩芽冒出关节
四处风景很多
 ...
飘逝的儿歌
飘逝的儿歌
我长大了,在家乡的怀里。
是巍巍的古槐,是秀颀的香椿,是虬曲的老杏,是魁伟的梧桐,在我心中都有一缕难抹的影。
是父亲,是母亲,是乡亲,多少人,也在我心中不时地晃动。
&...
不安(四则)
不安
四围很静
书页无目的地翻开
一种不安渗出
有许多声音在响
落叶如心思没有着落
昨夜步过幽静的小巷
路缠绵杳无尽头
在某一家门口唱歌时
星子落了
我不知道此生将走向哪里
有一万个目标选择我
秋天重重地来临
一切都无法收获
在黎明时刻步入深渊
却找不到来时的路
笛声很响
鸽哨清脆如单薄的叹息
我夜夜坐在这里等你
灯光很亮
丝丝白发很长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