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安:汪先生,您是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哲学系的学生,曾就学于冯文潜、汤用彤、冯友兰、金岳霖、陈康等学术名师,新中国成立后,您还主持过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工作,与这些老师多有密切往来。今天,我想请您回忆一下这些老师在不同时期的情况。在回忆这些老师之前,先请您谈谈自己的情况,您什么时候进入西南联大哲学系学习的?
汪子嵩:我是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的。我很向往那儿,所以在所有的高考志愿上,我填的都是西南联大。考上后,我就从浙江动身,水路、陆路,跟《围城》里面方鸿渐他们走的路一模一样,《围城》里讲的各种情况我都遇见过,比那还艰苦。我自己带着被褥,走了一个多月才到昆明,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