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戎小捷

曾先后在西藏昌都一中、西藏波密中学、海南中等工业学校、北京农业学校、北京音乐研修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曾先后在《中国轻工业经济》《山野》《中国海关》杂志任编务、编辑、总校对。

陌生+熟悉=美(3)


第一章   陌生感的来源

 

现在,我们已经初步知道了美的基本要素有两个,一个是陌生,一个是熟悉。美的简单定义是陌生加上熟悉使人产生美感。也许有人会反驳我说,现在大街上如果出现一个长了五条腿的畸形牛,这算不算既陌生(有五条腿)又熟悉(谁都知道它是条牛)呢?如果算,它为什么看上去不美呢?再比如,假设有这样一幅画,画中有一张双人床,床上放着一张床头柜,而床头柜顶上还有一把椅子,那么,我们可以不可以说这幅画是既陌生(床头柜跑到床上去、椅子跑到床头柜上去)又熟悉(谁都能认出它们是床、床头柜和椅子)呢?为什么也并不美呢?现在让我们在更进一步深入讨论美之前,先来做这...

Read more

陌生+熟悉=美(2)


第一章   美的构成要素

 

我们知道,尽管对美有种种不同的看法,但大家都承认美(感)是客观存在的。首先我们来讨论构成美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也就是说,一件事物究竟具备了哪些要素才会使我们觉得它美。

 

一、美的第一要素:陌生(感)

让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经验谈起。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久居在大都市中的人们,一旦偶尔置身于农村的田园风光中,他们大多会静静地注视着,并由衷地赞叹一声:“真美!”而长期生活在当地的农村人,面对田园风光,却很少发出这样的感叹。同样,自小就生长在农村的青年,一旦打工进入大都市,他们也常会伫立街头,面对...

Read more

陌生+熟悉=美(连载1)


 
绪论:众说纷纭的美

人类探讨美的本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当代的众多美学流派,各种观点令人眼花缭乱。但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出一个让多数人相对满意的结论。原因何在呢?

一、美学研究难在哪里?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美这种现象,或者审美欣赏这种活动,是否有规律可循?美学这门学科,到底应不应该存在?多数学者主张美本身是有规律的,是值得研究的。但也有人主张美学本身应该取消,因为每个人对美都有自己特殊的判断,要想从中找出某种普遍的、带规律性的东西,根本就不可能。
我个人认为美是有规律可循的。其实,美的存在是明显的客观现象,我们每个人也...

Read more

文明社会原理(90)


  后记  文明社会的未来

    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了文明社会的诞生,以及它在内外竞争压力下的发展演化。那么,文明社会是否会永远这么高速地发展下去呢?它的未来前景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本节我们就来试着讨论一下这个多少带有一点臆测的问题。

    首先,我们从两个重要的外部条件来看一下文明社会的未来前景。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就是自然环境的因素。和原始人类所遭遇的突发的自然环境恶化不同,现在的文明人类遭遇到的是由自身的逐渐发展而造成的自然环境危机。单从这一点来看...

Read more

文明社会原理(89)


第五节  文明社会的意义
 

    本书已经接近尾声,我们可以,也应该来讨论一下文明的意义了。也就是说,文明社会的产生、三大社会工具的产生,以及它们的不断发展演化,到底对人类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是比原始社会的人更幸福一些了呢,还是更不幸了?或者,有的地方比原始人更幸福了,有的地方比原始人更不幸了?判断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些所谓形而上的“终极关怀”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知道,正像人类从动物界进入原始社会是被迫的一样,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也是被迫的、不得已而为之的。...

Read more

文明社会原理(88)


第四节  文明社会演化过程的本质
 

在上面第一节和第二节中,我们曾分析了文明社会的理想演化阶段以及实际可能的演化阶段,而在第三节的实际演化实例中,我们又可以看到文明社会并没有如所分析的那样一帆风顺地沿着我们所分析的路径进行演化,而是有着许多次的反复掉头、迂回曲折,甚至是经常走向毁灭而又从头开始。那么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如果把它完全归因于人们对文明演化规律的认识不清,似乎也不能完全说通。举例来说,人们应该在两个极端事物中、两种极端作法中取其中,走中庸之道,这个道理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至少早在公元前几百年就已充分认识到了。但人类为何在经历了多少苦难之后...

Read more

文明社会原理(87)


第三节  文明演化的实际例证
 

前面两节我们从理论上讨论了文明社会的演化发展阶段,这一节我们来分析一下人类历史中实际发生的几个例证。因为很少有一个不受任何外来文明影响的孤立的文明社会存在。所以,即使以相对长期独立发展的中华文明来看,虽然由于其自身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导致了这个文明相对隔绝,但它往往是还未发展成熟起来,还未完整地经历过三个发展阶段,就衰亡毁灭掉了(改朝换代)。于是新建立的王朝一切又从头开始,从第一个发展阶段再次重新起步。而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以及近现代的欧美文明更是如此,更缺乏长期的、相对独立的发展环境,当然也就更无法完整地体现出文明演...

Read more

文明社会原理(86)


第二节  文明的实际演化阶段
 

    上节我们假设了一个抽象的理想文明社会的存在,并从三大社会工具自身内在的发展要求的角度,讨论了理想文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阶段。当然,在现实人类历史当中,这种假设的抽象的理想文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阶段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存在的概率非常之低。本节,我们就再来考察一下实际人类历史当中各种文明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发展阶段。
首先,我们知道,在整个地球上,即使是在同一纬度线上,各地的自然环境也是大不相同的,有的是平原,有的是高山,还有的是群岛或沙漠。我们还知道,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

Read more

文明社会原理(85)


第十三章  文明社会的演化

    上一章我们讨论了文明社会演化的必然性,也就是说,不管是逐渐衰亡(夭折),还是逐渐进化(成长),文明社会一直在演化,不像动物社会(如蚂蚁、蜜蜂)那样基本停滞不动,也不像原始社会那样缓慢地蠕动爬行,成千上万年才能看出一点点变化。衰亡我们就不去说它了,那么,文明社会的逐渐进化有没有一定的方向性呢?各个不同类型的文明社会的进化发展阶段有没有一个大致相同的趋势?文明社会的进化发展(社会分工度的不断提高)对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呢?究竟是利还是弊呢?更进一步,文明社会的演化发展是否有一个成熟的顶点,过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