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阎晓娜

请简要介绍您的职业履历

影像:塑造“云南想象”的新形式


  云南是什么?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人们往往会通过“想象”构建对云南的向往,可能是“四季如春”“风花雪月”“儿女情长”…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旅游研究表明,很多地方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的对象,原因在于游客对这些地方的空间想象。游客寻找与想象一致的现实体验空间是推动旅游计划实施的重要力量,想象会不断地拉近人们与目的地的“距离”,促使游客作出决策。

  现代媒体,尤其是日报、电视、广播、网络等日...

Read more

“微旅行”时代,乡村旅游应该如何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距离近、时间短、随心性、慢体验为特点的微旅行快速兴起,逐渐成为一种的新的生活方式,并表现出长期发展的趋势。“在地游”“周边游”在多元需求的推动下焕发出新的活力。特别是对位于城市周边具有自然山水和人文资源的乡村来说,因其便捷的区位,迥异于城市的空间景观和生活体验成为旅游消费的新热点,乡村所蕴含的开放的、生态的、放松的、精神的生活为现代人带去思考与启示,构成了独特的旅游吸引力。正如孟德拉斯所说:“城市和工业吸引着所有的能量,但乡村始终哺育着恬静美满、安全永恒的田园牧歌式幻梦”。

  乡村&l...

Read more

文化遗产的创意“再造”:基于“印象”系列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现代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不断升级,文化体验已然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深受网友热捧,如今逛博物馆成为中国社会的“新风尚”,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年轻观众中享有极高的好评度,甚至显著提升了年轻人应聘文物修复工作岗位的热情,“内蒙古礼物”、“海神妈祖”剪纸艺术节再到湘西“夜芙蓉”、乌镇戏剧节…文化遗产传播有多少种可能,文化遗产体验有多少种形式。文化遗产的创意“再造”,是现代人以现...

Read more

关于旅游“软性发展”的思考


  究其本源:为何要软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实说明我们已经从人类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进入更高层次精神文明消费的阶段。旅游本就是一种追求精神愉悦的出行现象,即彻底摆脱工作和家庭生活,从紧张的状态中逃离出来,人们的忧虑和担心在旅游中消耗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想法和幸福感,所以对于现代大众来说,旅游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好似我们的那句“这个假期哪儿也没去”,言外之意假期不出去就...

Read more

拒绝“智能”变“无能”,智慧旅游温情化


  “有句话叫‘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我不赞同。我认为,人不应该被年龄禁锢。”视频里,汪奶奶会选择穿年轻人喜欢的那种“有花的裙子”,轻轻松松来个下腰和一字马,汪碧云是近期走红短视频平台的乐活老人,因其精致的生活理念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收获超1600万粉丝的喜爱。直播带货、分享穿搭、记录出游,老年人一改以往我们头脑中退休在家,足不远行,照看儿孙的固有形象,在学习和使用互联网中认识自我,认识自我的生命力,从中得到生命力的享受。由最初被“拒之门外”到现如今的“驾轻就熟”。

  我国近几年网...

Read more

讲好IP故事,助力文旅发展


  近日,《司藤》如火如荼的播出,在沉迷于奇幻爱情故事的同时也被剧中美轮美奂的景色吸引,纷纷想去那个神奇的达那一探究竟。这便是影视IP产生的效应。我们会因为偶然的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而想要去感受稻城的浪漫,因听着赵雷的《成都》,而想要去灯火阑珊的老城街边走一走。

  当代的IP概念并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知识产权的领域里,它有着更丰富的涵义,并呈现出泛化的趋势。究其实质,IP的内容可以说就是创意 ,一个物件、一个场景、一段故事、一个卡通人物、一部电影等,经过孵化独特创意都可以衍生为一个IP符号。在互联网时代,IP代表新的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是连接时代的新入口...

Read more

发展森林旅游的现实意义


  森林旅游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森林资源不仅有自然经济价值,同时对于践行“两山理论”,推行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实现绿色发展具有不可否认的社会经济价值。相较森林资源本身的自然经济价值,我们更注重其与周围环境相结合所产生的社会文化效应,以此来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续发展思想,对延长生命地周期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森林旅游已逐步摆脱以观光旅游为主的传统模式,从产品设计、产品内容、产品价值上赋予森林旅游产品更多的理念创新和时代内涵,森...

Read more

社区参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意义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早期的旅游开发大多是采用由政府或者企业为主导自上而下的一种推行模式,往往忽视了社区参与,这就使得旅游发展与社区、与地方民众相脱离。随着旅游开发的扩张,许多问题显露出来,目的地环境恶化、当地资源特色逐渐丧失、居民抱怨声日益高涨…旅游的增长不能仅仅依靠资源开发和牺牲环境来维持,这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不利于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于旅游的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旅游发展”明确定义为“在保护和增强未来机会的同时满足现时旅游者和东道区域的需要”,“可持续旅游产品”是与当...

Read more

服饰文化对旅游发展有何价值的思考


  我们常说“衣、食、住、行”,而旅游的六要素是“食、住、行、游、娱、购”,少了“衣”,“衣”对旅游发展不重要?服饰对未来旅游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服饰起源于原始社会,基本功能是用来御寒和遮体的,但是,在其演变过程中的服装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成为一种表现,或者是表达某种意义、个性和身份。18世纪之前,人们认为穿衣是社会地位和公共地位的象征,得体的穿衣可以获得别人的尊重,私人场合和公共场合服装是分离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公共场合服装文化特征被弱化,服装变得非正规化、休闲化、随意化,个性化,个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