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市场化和经济安全
——从“徐工门事件”谈起
[按]:近日拜读青年学者、“新法家代表人物”
作者文章归档:欧阳君山
太阳明天不一定升起
在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思考时,固然需要用事实来雄辩,但更需要从逻辑去深入。实际上,“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法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大家就某个话题已经达致一定的理论共识;说白了,理已经有了,然后才可能事实胜于雄辩。
——题记
《中国财富》开展“贫富到底能不能和谐”的讨论,一时高论纷起,有说不可能,有说可能,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难分上下。
不和谐论者攥着一大把事实,如曾宪奎先生就提到做过乞丐的朱元璋曾三番五次地整治...
广告不只是商业
在大城市,不要说北京、上海和广州这样的国际大都会,就是在很大一批省会城市,无论是行在路上,还是漫步街头,抑或是浏览媒体,都会时不时有房地产广告跃入眼帘,一些超级形容词更是夺目而入,比方 “皇家”、“至尊”、“上流”。 有一些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如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附近一处楼盘曾打出“见证奢华”的标语,并用一系列广告用语予以加深,比如“万乘钦仰,只因享此一席”、“袭封地,承爵品,隐贵...
岂能让人民财产白白流失
欧阳君山
“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
这不是神话,而是中国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资产流变的现实。
鲁能集团,山东省第一大企业,全国电力系统最大的职工持股企业,但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了他人的囊中之物。早在2006年6月,北京首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国源联合有限公司,两位新进不久的私营股东,以37.3亿人民币的低价收购了总资产738.05亿的鲁能集团的91.6%股份,有关工商产权登记变更业已完成。
更神奇的是,就是在鲁能内部,即便到2006年底,不但数十万名职工...
提要:经济学帝国高耸入云,蔚为壮观,但作为经济学基石的“经济人”却陷入精神分裂,物质动机与非物质动机,理性与非理性,自私自利与“集体行动”,各说各话,正严重地威胁经济学的逻辑一致性和科学性,重新审视“经济人”已经刻不容缓。审视表明,人们在财富上自利、追求财富最大化只是一种表象,真正的用意是在于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注目礼,“经济人”原本是“注目礼人”。事实上,“注目礼人”原...
当务之急是重新做人:“经济人”批判
欧阳君山
[目录]
1.“经济人”何来
2.“经济人”何意
3.解剖“经济人”——自利不可否
4.解剖“经济人”——为何物自利
5.交锋“经济人”——批评与完善
6.证伪“经济人”——“注目礼人”
“注目礼人”启动了哪些经济学新思考
欧阳君山
尽管翻开此书前被看似庞大的体系所吓倒,但因其可以回拆为最基本的公理,因而并不过分超出我们的常识可接受的范围:或者说,尽管可号称“颠覆之作”,但仍然是在边际上的创新。
——青年经济学家卢周来先生评《天下事——中华文明的经济学证明》
按:日前刊发《市场是一种什么机制》,提出对“看不见的人”的新思考,有朋友问及“注目礼人”还启动了哪些经济学的新思考,一...
市场是一种什么机制
按:市场或者说市场机制是人们的口头禅,但却“百姓日用而不知”,甚至信奉市场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也没有真正把市场整明白,流于神秘主义。本文根据《天下事——中华文明的经济学证明》对市场机制的元论证,试图对此一问题作出澄清,最后结论为:市场机制是市场(非计划)与计划的圆融统一,核心是人,计划得有人作主,市场为计划服务,也就是为计划选人,解决谁来计划的问题,市场是一种选人机制。
目 录
1.亚当·斯密的糊涂账
2.谁不计划
3.&ldqu...
支持重建中华新文化
按:日前,
普适性;继承性;
实践性;现实性;
平民性;创新性;
终极性;神圣性。
三项建议分别是:
完善自己,自圆其说;
肯定他人,寻求共识;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