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派武汉,借机买房”
李先生
年龄:30岁
籍贯:湖北襄樊
职业:富士康深圳公司部门主管
目前收入:8000元\月
所购房产:当代国际花园
大学毕业后,经历了半年左右的工作辗转,我就进了深圳富士康,从最初的生产线工作人员一直做到现在的部门负责人。2002年,富士康所在的深圳龙华区的新房均价不过才三千多,但当时我是单身,也没什么积蓄,就没有买房的意识。2006年,我谈了恋爱,女朋友也是湖北人,我们很希望在深圳安定下来,有个自己的家,于是我们开始留意龙华的楼盘,希望寻找一套合适的房子。此时,龙华的房价已经跳到七千多,超过我们的承受能力,我们手里的存款与房价的差距越来越大,购房梦变得遥不可及。
去年底,得知富士康工业园落户武汉,湖北员工可申请调回武汉,收入方面仍可享受深圳待遇,和女朋友一商量,我们很快就决定打道回府,回武汉工作安家。一来是看好武汉未来的发展;二来离双方父母都近一些,方便照顾;最重要的是,武汉的房价比深圳便宜,回武汉可以摆脱深圳绝望的房价。
今年4月,我们就委托武汉的朋友帮忙在富士康武汉园区周围挑选一些合适的楼盘。哪知道,我们的买房动作始终还是慢了一步,等我们有所行动时,武汉的大小媒体已经铺天盖地满是富士康进来的消息,精明的地产商也从中嗅到了商机,光谷的房价眼看着一天天涨了起来。听朋友说,富士康进来前后涨了有一千多,这真有点让人很郁闷。不过虽然涨了,均价也只是四千多,跟深圳比起来,还算便宜,要买还得早下手,越等心里越没底,要充分吸取龙华房价的教训。
于是,我们抽一个周末飞回武汉,在朋友的带领下,看了几个楼盘,最后选定了离富士康较近的当代国际花园,订下了一套120多平米的三房,4200元/平米,总价50多万。听售楼小姐说,过年前后,每个周末都有不少深圳人过来买房,富士康人的购买力很强,所以她们的房子卖的很俏,根本不愁。朋友也说,如果年前回来买,至少可以省好几万块钱。
虽然我们要到2008年才正式调回来,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快,房子先买着肯定是没错的。听说我们买了之后,光谷的房价还在涨,现在很多房子已经卖到五千多,我们很庆幸。
点评:今年以来,光谷房价的直线上升,其速度颇有些受争议。旁观者看来,上涨的速度过快,需求也旺盛的有些过火,有人置疑,这其中是否有泡沫,是否是虚假繁荣,到底是什么在助推光谷的房价?富士康员工李先生的购房经历,无疑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真实原因,国际大企业富士康和中芯国际,无疑是光谷住宅的强劲需求力量,相对于深圳和上海,武汉的房价当然不算高,当强烈的消费需求面对相对较低的价格,轻松的释放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需求决定供给,而非供给决定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时候,这一点都是不能否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