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在2006年3月,中国饭店业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境外战略投资者进入中国饭店业;而喜达屋集团正在寻找亚洲酒店品牌的收购或联合机会。从全球看,雅高在
一、3月的3件大事
1.首旅集团向嘉云酒店(集团)有限公司转让国有法人股
境外战略投资者购买人民币普通股(即A股)的条件是必须持股3年以上,购买的股份必须是10%以上,并且将参加公司的经营管理,上市公司股改是一个好的购买时机。
1973年,嘉云有限责任公司在香港注册,发行股本为一亿港元。公司51%股份由king Dom拥有,49%由Proficient I vestment持有。其中king Dom全称king Dom Development S.A.,注册地在巴拿马共和国,为和记(中国)有限公司及和记黄埔拥有的全资附属公司;Proficient I vestment limited注册地在香港,为首旅集团全资附属公司。嘉云目前实际股东为首旅集团和和黄中国。其中,首旅集团间接持股51%,和黄中国间接持股49%。在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首旅集团将继续通过控股公司嘉云公司保持对首旅股份的控股。嘉云公司7名董事中除了来自和记黄埔的4名外,有3名直接来自首旅集团,分别是首旅集团董事长段强、首旅集团总裁梅蕴新以及首旅集团董事、副总裁苗立胜。
1978年,李嘉诚收购永高公司,主要业务为酒店和地产投资。
1979年9月,李嘉诚以6.39亿港元收购22.4%和黄股权,成为首位控制英国洋行的华人。
1990年,香港《资本》杂志第二期列出1979至1989年香港十大盈利最高的上市公司,和记黄埔以139.22亿港元排行在第3位。
2002年10月,首旅集团、和黄(中国)与北京控股(0392)拟将合组的北京旅游发展公司在港上市,因当时港股市况欠佳而取消。
2002年10月,李嘉诚个人持有长实36.53%及和黄32.01%的股份。长江集团市值超过5000亿港元,为华人公司之最。
2005年底,和黄地产及酒店部门的收入总额与EBIT分别为102.65亿元与39.39亿元, 较上年度分别增加13%与31%。大部分来自香港物业的租金总收入为25.28亿元,较上年度上升6%。集团目前所占的土地储备可发展成6,800万平方尺物业, 以住宅物业为主,其中94%在内地、5%在英国与海外和1%在香港;另外,集团酒店业务的EBIT较上年度改善82%。
2006年3月,李嘉诚以188亿美元的资产在《福布斯》杂志2006年世界富翁排名上升至第10位。李嘉诚在北京有
2005年7月,首旅建国在美国《HOTELS》杂志的排名为2004年第91位,酒店30座、房间9214间;2003年为118位,酒店30座、房间7823间。首旅集团在2001年以占北京全市5%的饭店客房数拥有16%的市场份。2004年末饭店54座,房间14000间。按照这个客房数,应该排在61位。如果加上如家的数字,则2004年末饭店100座,房间19502间。按照这个客房数,应该排在48位。首旅建国以委托管理、特许经营和顾问咨询的方式在北京、上海、重庆、山东、河南、陕西、四川、云南、宁夏、青海、海南等地管理酒店。总部设在北京,并在香港,东京等地设立办事处。就职员工近万人。首旅集团还有如家、欣燕都、凯燕、首旅日航等品牌。首旅股份是在上海上市(600258)的公司。
仲量联行报告指出,2005年外资共花费23亿美元购进国内物业,而外资2005年卖出国内物业的金额微不足道。外资对商铺和写字楼的投资尤为活跃,购买的资产价值高达16亿美元。2005年全球房地产投资额大幅增长至4750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涨幅为21%。跨境投资作为总投资的一部分,其比例从2004年的29%升至2005年的35%,达1,640亿美元,亚太市场的跨境投资增幅最大,达56%,其交易额接近200亿美元。
2.喜达屋集团寻找亚洲酒店品牌的收购或联合机会
2006年3月,喜达屋集团寻找亚洲酒店品牌的收购或联合机会。在收购艾美之后,喜达屋酒店与度假村集团正在寻找可以收购的亚洲品牌酒店。计划收购或联合一家在中国或印度市场上业绩不凡的亚洲高端品牌酒店。喜达屋集团对艾美的收购前后历时四年。
3.雅高宣布出售该集团旗下所属在欧洲的76家旅馆
二、近年来全球饭店集团上演了一幕幕并购大戏
近年以来,全球饭店集团上演了一幕幕并购大戏,预示了全球饭店集团进入了并购活跃期。2005年发生了153起大大小小的酒店合并案,总价值237亿美元,而2004年为132起,总金额达324亿美元。
从一方面看,收取酒店管理费要比持有酒店利润更高而且风险更小;但是从另一方面看,酒店是中长期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地产项目,而2005年在全球范围内的房地产兴旺行情是变现不动产的大好时机。
无论是收购还是变现,交易双方都是有着相应的理由和目的。回顾历史,跨国饭店集团的发展历史也就是并购的历史。
喜达屋从资金管理公司通过并购成为大集团,后来以小吃大并购喜来登。喜来登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从一家饭店起家,其股票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 ITT(美国北方电讯公司)购买,ITT的资金加上喜来登专业饭店管理技能结合使喜来登成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晚期喜来登从 ITT分离。喜达屋下的艾美从一家法国航空公司下属的饭店公司起家。圣腾是HFS通过分阶段收购拉马达(Ramada)、霍华得约翰逊(Howard Johnson)、天天客栈(Days Inns)、超级汽车饭店8(Super 8 motels)、Red carpet/Master Host Inns、Passport and Scottish Inns、Travelodge、Knight’s Inn 、Park Inn、CUC 等成为大集团的,如1992年收购天天客栈,1993年收购超级汽车饭店。
20世纪80年代,以半岛酒店为核心资产的香港大酒店集团两度被称为股市狙击手的刘銮雄和罗旭瑞发动收购。半岛酒店当时是香港唯一的6星级酒店,刘銮雄豪不犹豫地以旗下中华娱乐行和爱美高连同丽新制衣以每股53元接手。为争取大酒店董事席位、话语权,刘銮雄和嘉道理家族展开了一年格斗,最后以嘉道理接手刘持有的大酒店股份为终结,此举使刘氏旗下中华娱乐行获利达9200万港元,爱美高则赚取4200万港元。
比较重大的并购事件如下。
1949年,希尔顿国际公司从希尔顿饭店公司中拆分出来,成为一家独立的子公司。
1964年,希尔顿国际公司在纽约上市。
1967年和1987年的20年中,希尔顿国际三次被收购,最后由前身为莱德布鲁克(Ladbrok)集团的希尔顿集团买下。
1974年,雅高引进宜必思品牌。
1975年,雅高引进美居品牌。
1980年,雅高通过与杰克-槐斯-玻勒尔国际公司(JBI)的兼并,引进索菲特品牌;在巴黎股票交易中心上市融资。
1981年,大都会(Grand Metropolitan)兼并洲际酒店集团。
1985年,雅高的一级方程式汽车旅馆开张后,15年里就在全球开设了1000家分店。1985年,引进“佛缪勒第
1989年,英国巴斯有限公司(Bass)对假日集团(1989年)和洲际集团(1998年)收购兼并。
1990年,雅高购买美国“汽车旅馆第
1995年,万豪国际集团收购丽思-卡尔顿饭店公司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
1998年,波士顿丽思-卡尔顿饭店公司百分之九十九的股份归到了万豪国际集团名下。
2003年,洲际酒店集团(前六洲)收购兼并了美国的蜡木酒店式公寓集团(Candlewood Suite)。
2005年10月初,胜腾酒店集团购买了万豪在全球范围的内华美达品牌。
(发表于《中国不动产》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