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还有几人能懂“博士”?


  这世上,还有几人能懂“博士”?

  今天,偶然读到杨福成博客中国的《国家不能承受博士之轻》和陈庆之的《有些博士其实比白菜还贱》,心里憋得慌,也想凑个热闹,聊聊关于博士的话题。

  其实,我最讨厌没有读过博士的人谈博士之傻之笨之无能!就象没有从事过研究的人大谈研究,没有做女人的人说做女人难!

  说博士比白菜还贱,我觉得是滑稽之谈。人总比普通植物贵嘛。更何况还是喝了点墨水的博士呢!其实,无论用什么言辞来鞭笞博士,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立足点,那就是你应该大体明白现今中国的博士生教育培养体制和机制。离开这个基本现状而一味地讽刺博士的贵贱未免失之偏颇。在我看来,现在许多博士的确是有苦难言。

  一,读博士的人大多年龄不小了。年龄让博士有了生理和社会危机,也知道了读博士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博士显然知道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所以,尽量多读点书,多思考点问题,多做点课题,多在社会上增加点经验,应该是大多数博士的基本心态,也是他们努力在3--4年内追求和达成的目标。他们不是低级傻子,他们知道在有限的生命里在校园的时间不多了,也知道走向社会没有技能没有本领将会面临生存的压力。

  二,读博士的人有些已经结婚生子,有些已经成立家庭,有些也有了爱人,也有些正在搞对象。很显然,所有这些博士都会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付出基本的开支,但这些开支究竟来自哪里,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问题是,国家资助的博士每月基本工资是440元左右,条件好的高校或研究所也就是800元左右;导师不错的能增加点,但总共不会超过1500元。但对于那些没有国家资助的,除了基本开支外,还得支付相对昂贵的学费。毫不疑问,这样的经济压力显然会导致许多博士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于是,博士不得不花不少时间去社会上兼职甚至低级打工。兼职和打工的后果就是,直接耽误了博士的研究精力和时间,不能充分保证学术研究。而所有这些,可能并非是博士所愿意做的,而只是迫不得已!

  三,现今,大多数博士毕业都是要发表文章的。发表文章的数量少则1-2篇,多则3-4篇,而且规定必须是国家级核心期刊,甚至是世界检索的。问题是,发表文章一方面让博士背上了版面费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迫使许多博士为发表文章而发表文章,换言之,就是想方设法凑文章而非来自博士学位论文与课题。这样的后果,就是直接导致了博士的急功近利。

  四,博士是有尊严的,但现在的网络和报纸媒体经常发表一些文章或者报道,处处流露出对博士的轻视甚至污蔑。这样的舆论环境根本就容不得博士松懈,根本就不懂得宽容,有时甚至根本就是胡说八道。媒体没有净化和营造必要的博士教育空间,而是“惟恐中国教育不乱”,“惟恐中国学术不衰”!

  如果你正在读博士,如果你是有自我责任感的,如果你真理解博士的现实苦衷,如果你能对博士教育制度有所体会,我想你就明白了:这个世上,还真是没有几人能懂“博士”!

  有的导师是不懂博士的,只知道要求博士做课题,可是连基本的版面费都不报!只知道要求博士,可是从不从心理和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去教导博士!

  有的记者是不懂博士的,只知道博士在玩,在上网,在谈恋爱,在荒废时光,却根本就不知道博士最基本的生存状态怎么样!

  有的用人单位不懂博士,只知道博士没有名校经历、没有社会经历、没有突出的科研成果,却不知道自己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招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