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是一个人可以以两种方式改变世界。比如比尔.盖茨。
一方面盖茨统治了我们的桌面办公系统,他让电脑进入家庭,每天数亿人在一个叫做Windows的平台上工作、学习、谈情说爱。另一方面,盖茨夫妇至今已经捐出了300多亿美元投入慈善事业,并且他创造了一种新的行善方式:对于基金会实施绩效考核,让每一分钱都发挥最大的效率。去年年底,盖茨获得了2006年度詹姆斯.摩根国际慈善家大奖,旨在表彰其对人类健康及医学研究的关注和奉献。盖茨在即席演讲中说,当他还是小学生时,受到从事教育的母亲的影响,懂得科技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关键,而疾病则是影响人类生活品质和社会进步的障碍。
在很长时间里,富人的财富与社会正义是对立的。在《圣经》中,耶稣就对他的门徒说,“富人进天国,比骆驼钻针孔”还难;而在我国文化中,为富不仁或者“肉食者鄙”都是经常被引用的成语。及至工业革命,血汗工厂肆虐,马克思写下:“资本的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黄世仁是黄世仁,杨白劳是杨白劳,对立了几千年。
推动现代慈善事业发端的则是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他将自己的钢铁公司以4.8亿元卖给摩根,将所得投入慈善业。他不仅自己将生前财富捐献一空,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力劝其他富豪捐助慈善事业,可以说,他首开豪放的富商捐赠之风,管理大师德鲁克称颂他为后世树立了慈善基金会的典范。他一贯过着质朴的生活,曾经因为没有车钱而被赶下伦敦的公共汽车,甚至还曾向拮据的作家朋友马克·吐温借了五角五分钱。
在卡内基的带领下,美国社会拥有数量最多的基金会组织和最广泛的捐助群体。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新年伊始,报上刊登消息说,2006年广州市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万美元,而就在前两年,我们的经济学家还在讨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的消费升级问题。这样的致富速度令人乍舌。而另一方面,中国的基尼系数却长期高居不下,贫富差距还在拉大,农民每亩地的年收入只有千余元。决定水桶容积的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社会稳定的不是富人最多能赚多少钱,而是穷人的收入最少有多少。巨大的财富意味着巨大的责任。
而另一方面,中国富人们也需要重新考量自己的财富观念。中国的古人林则徐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外国的古人卡内基说:富人使用剩余财富的方式有三种:传给家族和子孙;死后捐给公益事业;由财富的主人在生前就做出安排,用于造福社会公众的事业。第一种选择对子孙和国家都不利;第二种选择的人的墓志铭会是:“拥巨富而死者以耻辱终”;只有第三种选择才是最明智的。
企业家是富人中最重要的一个群体,因为他们不但拥有财富,而且特别擅长创造财富。特别能够影响其他人的生活,沃尔玛全球雇员有160多万,比地球一半以上的国家人口还要多。所以如果是选择最能改变世界的群体,在这个时代一定就是企业家了。刚刚去世的经济学巨擘弗里德曼生前最富争议的观点也许就是“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赚钱并向股东提供回报”。所有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努力过程中,改变了自己和很多人的生活。对于这个时代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家们来说,盖房子、做企业、创造财富的能力已经被各种财富榜上不断拉高的排名所充分证明,但也正是这种能力让他们陷入了社会争议的漩涡中。也许,是大家来证明自己也拥有另一种改变世界的能力的时候了。
中国的慈善事业才刚刚起步,需要更多的捐助和更高效率的使用。成功的房地产企业家如果能够解囊相助,投身公益自是善莫大焉。如果能够把自己在企业管理领域的知识引入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像盖茨一样,创造出有着自己企业性格和效率的慈善模式,那么我们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家们,必能成为整个中国社会慈善的一支重要力量!
1月10日,《中国房地产报》与新浪网一同牵手王光美女士生前所致力的“幸福工程”工作委员会在嘉里中心饭店举行慈善晚宴,现场举行拍卖活动,款项全部捐予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前不久,出了名放浪形骸的“名门痞女”洪晃在上杨澜主持的《天下女人》节目的时候,少见的严肃了一回,给“幸福工程”做了一个现场的广告。就像洪晃与她的母亲章含之女士有着超越寻常的感情一样,母亲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就如洪晃所说,幸福工程对贫弱母亲的帮助不是仅仅金钱上的给予,而是从生活技能上给母亲们实际的帮助和支持。这正是“幸福工程”的上善之道。
在舆论环境纷乱,价值观多元的今天,中房报作为房地产行业的第一大报,有义务团结房地产行业中的积极力量,“择其善者而从之”,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多做贡献。正因为如此,我们以一张报纸微不足道之力,呼吁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成功企业家们,为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母亲而相聚慈善之夜。这样的夜晚也许会被类比为很多首映、派对、发布会式的做秀。没错儿,只有秀出精彩,才能够发动更广泛的行业与社会力量来参与慈善,也只有当财富与公平、强者与弱者能够和谐发展、共同改变的时候,我们的房地产行业包括我们媒体才能够和全社会一起,牵手真正的幸福!
欢迎各方朋友共襄善举,特此致谢!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