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北京的一个老同学打来电话,我询问那边生活情况,他恼怒地说,难啊!居大不易,什么东西都贵,生活费很高。我打趣道,那就搬来我们省会城市——武汉住嘛!他立即回答,打死我,我也赖在北京。那是为何,我故意装出不解,他带着骄傲的口气说,这嘛,当然不用回答!
我当然知道老同学在北京居住的难处,也理解他“赖在”那里的理由——北京就是京城,是首都,是天子脚下!好处多着呢。
重庆前几天发生了不幸事件,家乐福超市因购物者众,被踩死踩伤若干。其原因不在别的,就在于物价上涨,老百姓听说食用油马上要大幅提价,蜂拥进入家乐福超市,疯狂购买食用油,希望囤积好日常物资,然后慢条斯理地打理平常日子。不幸事件也就在这一瞬间发生了。
这样的事情,北京不会发生。
今天,我通过媒体报道就看见了温总理到北京市平民家里,应该说是到困难户家里“串门子”,与普通群众拉家常。温总理就社会关心的物价问题讲了很多,这些话看起来似乎带有很强的工作色彩,我却相信,在场的普通群众一定都听得懂,而且喜欢听。温总理讲得较为通俗,没有特别多的大道理。他说,我国粮食连续4年丰收,今年可能超过1万亿斤,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但农产品哪一项短缺都可能引起价格波动。目前主要是猪肉、油料等价格上涨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政府已经采取稳定市场,避免价格大幅上涨的政策措施。一要发展生产,保障供给。认真落实国务院扶持生猪、油料、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二要做好物资运输调配和存储工作。三要依法管理好市场,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违法行为。四要利用国际市场补充国内短缺物资,增加供给。五要安排好低收入群众、困难群体的生活。
我相信温总理在讲这些话时一定是胸有成竹,做过了详细的调查研究,而且经过了仔细的思考。不仅如此,温总理还就医疗问题详细询问了几个特殊的“个案”——一老人和一小孩。当温总理得知一老人住院“自己掏15%,可以报销85%”时,他显露出高兴的神情。一北京居民的儿子去年不幸患上了突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了给孩子治病,家里花了70万元,借债30万元。今年孩子参加了“一老一小”医疗保险,一年最高可以报销17万元。一居民的女儿正在上中学,一个多月前患了坏死性淋巴节炎,住院20多天,花了1万多元,报销了9000多元。”听到这些,温总理凝重的表情稍稍放轻了一些。
看到这样新闻,我一方面钦佩总理“以民为本”的百姓情怀,一方面特羡慕那些居住在总理附近的北京市民。有温总理天天牵挂着,北京能发生重庆市那样踩死人的事件吗?一壶油的确能节约好几块钱,老百姓却要拼着性命不要,用鲜血和性命作为代价,这是为何?许多人列举出了无数的理由,我觉得这些理由都能成立,我却要说,不仅如此,最重要的原因是某些官员没有站在最“低”的地方切切实实去关心老百姓。倘若,某一位官员体恤民情,工作作风更扎实一点,到下面特别是困难户走动走动,捎上几句贴心的话,讲讲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人心就暖和了,民心也就稳定了。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特别羡慕北京人。
倘若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某个市长天天惦记着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我们何愁不其乐融融?
我当然知道老同学在北京居住的难处,也理解他“赖在”那里的理由——北京就是京城,是首都,是天子脚下!好处多着呢。
重庆前几天发生了不幸事件,家乐福超市因购物者众,被踩死踩伤若干。其原因不在别的,就在于物价上涨,老百姓听说食用油马上要大幅提价,蜂拥进入家乐福超市,疯狂购买食用油,希望囤积好日常物资,然后慢条斯理地打理平常日子。不幸事件也就在这一瞬间发生了。
这样的事情,北京不会发生。
今天,我通过媒体报道就看见了温总理到北京市平民家里,应该说是到困难户家里“串门子”,与普通群众拉家常。温总理就社会关心的物价问题讲了很多,这些话看起来似乎带有很强的工作色彩,我却相信,在场的普通群众一定都听得懂,而且喜欢听。温总理讲得较为通俗,没有特别多的大道理。他说,我国粮食连续4年丰收,今年可能超过1万亿斤,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但农产品哪一项短缺都可能引起价格波动。目前主要是猪肉、油料等价格上涨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政府已经采取稳定市场,避免价格大幅上涨的政策措施。一要发展生产,保障供给。认真落实国务院扶持生猪、油料、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二要做好物资运输调配和存储工作。三要依法管理好市场,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违法行为。四要利用国际市场补充国内短缺物资,增加供给。五要安排好低收入群众、困难群体的生活。
我相信温总理在讲这些话时一定是胸有成竹,做过了详细的调查研究,而且经过了仔细的思考。不仅如此,温总理还就医疗问题详细询问了几个特殊的“个案”——一老人和一小孩。当温总理得知一老人住院“自己掏15%,可以报销85%”时,他显露出高兴的神情。一北京居民的儿子去年不幸患上了突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了给孩子治病,家里花了70万元,借债30万元。今年孩子参加了“一老一小”医疗保险,一年最高可以报销17万元。一居民的女儿正在上中学,一个多月前患了坏死性淋巴节炎,住院20多天,花了1万多元,报销了9000多元。”听到这些,温总理凝重的表情稍稍放轻了一些。
看到这样新闻,我一方面钦佩总理“以民为本”的百姓情怀,一方面特羡慕那些居住在总理附近的北京市民。有温总理天天牵挂着,北京能发生重庆市那样踩死人的事件吗?一壶油的确能节约好几块钱,老百姓却要拼着性命不要,用鲜血和性命作为代价,这是为何?许多人列举出了无数的理由,我觉得这些理由都能成立,我却要说,不仅如此,最重要的原因是某些官员没有站在最“低”的地方切切实实去关心老百姓。倘若,某一位官员体恤民情,工作作风更扎实一点,到下面特别是困难户走动走动,捎上几句贴心的话,讲讲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人心就暖和了,民心也就稳定了。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特别羡慕北京人。
倘若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某个市长天天惦记着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我们何愁不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