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北京第六届住博会上,万科集团总裁郁亮强调万科未来所开发楼盘80%以上将建设为中小户型,这似乎是自第二届“海螺行动”所提倡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之后,万科集团在住宅产业开发领域的又一战略调整,在当前中小套户型住宅的供应仍面临一定挑战的大势之下,万科此举似乎又能在政府那买个“乖孩子”名号。
而就在其欲做“乖孩子”的同时,全国一个又一个地王纷纷被万科收于麾下,万科似乎离其所公开倡导的开发中小套型、中低价房之路越来越远。
近日,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报道,以万科根据地——深圳为首的一线城市新房报价开始下跌,部分投机过度的重灾区房价正开始理性回归,就连房价十分坚挺的北京,住宅市场成交量亦连续几月阴跌,尽管北京暂未出现开发商集体抛售现象,但受房贷新政及金融杠杆的双重作用下,近几月房价涨幅与第三季度相比已呈放缓趋势。
当北京的房地产开发商正做着2008年的奥运黄金美梦之时,提高二套房首付及利率的宏观调控政策打出了一记重拳,部分手上有很多套住房的投资客开始抛楼套现。由于个别一线城市房价下跌预期,会导致大部分潜在自住需求及投资性需求观望心态加剧,而最先“受伤”将是在售大户型高档楼盘,此类楼盘多为改善型需求,自住需求并不十分急迫,加之投资成本较高,短期自然会遭遇市场“冷藏”。
在大户型、高价盘为楼市供应主流的形势之下,在投资性需求逐渐开始萎缩情形之下,万科究竟死命往大户型、高价房的热门挤,还是寻求“长尾”之道、真正在非楼市供应主流的中小套型或中低价房市场寻求机会?
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早已将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产生出其市场价值,当诸多实力资本仍在关注传统的户外广告之时,江南春仅仅利用等候电梯过程中消耗掉的短短几分钟无聊时间,就成就了市值高达60亿美元的分众传媒。
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这些中小套型、中低价房非目前市场供应主流的大众市场的价值总和将不逊于那些大户型、高价房的开发价值,同样也能实现规模经济。尤其对于小型开发商而言,面对当前上市房企“蛮横霸道”的圈地圈钱而更具可持续发展意义,因为中小套型、中低价住宅的开发更具抗跌性,同样“有利有图”。此类住宅由于刚性需求强劲,即便政府针对持续“高温”的房地产市场再度进行调控,“薄利多销”的营销模式能被市场快速消化。
相信此点万科的王石早已暗悟其道,既然如此,万科为何一再掉转方向,逐渐偏离房地产行业真正的“长尾”之道?笔者认为,其实业界一再探究万科,并非一味苛求万科,万科的未来还将面对更多的考验,因为我们都希望万科这位“带头大哥”能真正做到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