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为业已发表的文章引起的任何分歧进行辩驳,因为日后会有陆续的文章就同一主旨进行更为详细的梳理、剖析和展开,从而完满。但是有些问题需要适时加以回应,否则容易引起误解,甚至是不必要的无端争议和诽谤。
本周刊发在《上海证券报》个人专栏上的一篇稿子,引起了很大的歧议,甚至是非议。此篇稿件名为《经不起推敲的租房论》(http://house.people.com.cn/GB/98352/6479981.html),原题为《不靠谱的租房论》,各大网络转引之时临时改撰的标题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这本不奇怪。让我大感意外的是,做为作者的我,以为在稿件里已经非常明确和清楚地表明了我对很多官员和有产者一度鼓动大多数未购房者去租房居住的论调予以正面驳斥和质疑,我不赞成这种鼓动,并且认为这不现实。
但是,有很多人对这个主旨视而不见,产生了更多令我意外的曲解。一位有识之士把我的稿子与社科院的所谓白领薪资标准相提并论,认为我的稿件有戳伤尊严之嫌。他写道:“研究员章剑锋发表文章称:现在租房还不如买房,其理由如下:现在给房东交钱,是期望10年后自己能够买房,在这10里存满买房的钱,现阶段的租房算是一个过渡期。不要期望10后政府能够把房价降下来,银行加息严重、银行房贷首付由20%一下就到60%。而且,在不知道在未来10年内工资是否增加的情况下,在周围物价、生活水平是否提高的情况下,能否在10后买起房,的确还是个未知数。”(http://www.cnhan.com/gb/content/2007-11/06/content_838884.htm)
我不能理解,想要请问一下诸位,在我的稿件里面,什么时候明确写到过“现在租房还不如买房”一类句字?我的稿件里面又是在哪一处写出过我主张现在租房还不如买房?又是如何鼓动大家去开发商那里买房子的?
更为不能理解的是,很多网站在转引此文之后,不明就里的人们愤慨万端,污蔑我是开发商的枪手和摇尾讨好之辈,一天之内是类言论堆积无数。对于这些指责,我本不屑回应,更无暇回应。在两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愚下就已经因为一些无意伤人的观点取得骂声无数。但是,这样严重曲解我的文字并一错再错地对一个作者达成无端攻讦,我认为是不可以原谅的。
我原意在新浪博客里面再重申一遍我的观点:我不认为租房可以解决问题,因为今后很多年间,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官员也罢,开发商及其附属主体也罢,如果要鼓动无产者去租房居住,他们必须要保证人们在租房之后能够买得起房子,如果届时仍然买不到(几乎是可以确定的),而且购房门槛会加大,矛盾更加激化,那么,有谁来为这种不负责的狭促主张担负责任?
我还主张国家应该明确杜绝这种不负责任的主张(无论是官员还是经济学家的),到时候因为这样一种莫名其妙的主张,我们的政府会背负更多无谓的骂声,面临更加棘手的麻烦,他们需要平息更多焦躁情绪。在此之外,更大的难题将会出现,无疑,当人人都租房的时候,这会对政府的廉租供给能力和诚意造成挑战。这是巨大的考验。
当然,我也不主张租房不如买房的乱市说法,这的确是一个馊主意。众人皆知,租房者,皆无产者,皆无钱者,租房堪堪能够得以维持,更不用说掏钱购买房子,掏不起钱还要勉强去做,那必定是自寻烦恼,自蹈苦海,最后欠一屁股债,落入陷阱,这不是明智的行为。我也不愿意这样主张。否则我必于心不安。
我出来驳斥了一个极端而无聊的观点“先租后买”,然后无聊的人又曲解我的观点,所以我愿意出来再申明一回。我重申,既便是租,政府也必须提供一个适当的租住空间,要让人们有房可租,有可租之房的同时还要能够租住得起;其二,如果要鼓励大家先租后买,那么,就必须要保证人们在租完房之后,有一个可以顺利进入的市场购买环境,北京现在五环内的房价过了万元,如果十年后涨了10倍,我不能想象十年后我们那些租房居住的民众能不能“后买得起哓。
这时候,是不是要保证那些租房十年后的人们进入市场时,不会因为到时候涨到了10多万元而无力承担,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你怎么去解决?是多建廉价房,经济房,还是将那些先租户们纳入政策住房体系?这些必须要明确。这是我的疑问,也是我的全面看法。在后续的专栏和各类文章里面,我会不断地系统阐述,请众位有识之士不要只看到一鳞半爪并且还没有能够读懂就急于起来诽谤和胡乱撕咬,这种习惯不好。我很反对。
误读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任何肆意曲解和捏造,都是一件拿无知当个性的可耻行径。伟大的先人曹雪芹一百年以前写出一部绝世巨著,当下那些卑小甚至是卑鄙的后人凭自己的一孔之见,通过无耻的所谓臆断、索引和探秘将之诠解得面目全非,连作者本人当时都不曾或根本没有的意图与小说情节,都被生生给截搭了上去,先人有知,恐怕亦于地下难安了。中国作家得不了诺奖,本该如此。
中国人买不起房,也是该的。我的文章,向来写得通俗易懂,这是我一贯奉守的风格。这些人应该去补补课,有必要先搞明白我本人既有的立场和主张。在我的只字片纸面前,因为自身的某种浅薄和愚蠢而轻率地对我造成臆断和攻击,这是一种丧心病狂的举动。如果类似事情再次发生,恕我没有义务耗费笔墨去提醒那帮无知、无聊和无趣的蒙昧读者。
2007/11/7
于北京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