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冰河期是不是无稽之说


    作为宏观经济的一个部分,房地产经济的走势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周期波动现象,地产的波动过程有明显的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这种波动会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近期以老潘为首的地产大腕,在各新闻媒体大肆宣传的地产冰河期的来临,虽有哗众取宠之嫌,似乎并非无稽之谈。

中国房地产的价格自1998—2005年,持续7年以百分比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全国住宅用地平均价格指数在五年间上涨了54.2%,京、沪、穗、深等地房地产价格均上涨一倍以上,杭州则超过了200%。据上海明骏地产研究机构统计,2006—2007年的全国地产价格指数在100.6%。

    这种跳空的增长速度势必给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带来巨型的泡沫,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的超速,也使供求关系严重失调,农村城镇化蕴藏着大量非理性繁荣的因素,中国房地产超速发展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对于中国的地产市场而言,不确定因素是诸多的,没有哪个专家可以预期中国地产市场的周期,在“2009年是低谷临界点”提出半年的时间后,又有身先士卒的地产 大腕们提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走进了衰退的冰河期。

    那么我们能做的只有理性的对待任何不确定因素的到来,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发达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周期情况,以寻求中国地产的周期变化趋势。

美国地产的长周期维持了50-60年左右,首先,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房地产周期性波动。其次,资本设备和耐用消费品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先后关系。从经济周期的繁荣时期生产力达到严重过剩阶段发展到萧条时期的低投资水平,至少要经历50年。第三,人们在其成年时期和事业的早期阶段经历会影响其一生。因此,只有新的一代出现才能使其上一代人的经验教训的影响不再那么强烈,从而社会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循环过程。这至少需要两代人以上的时间。

    日本的土地价格从1955年左右开始持续上涨。进入60年代,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人口、产业趋向都市化,出现所谓的“土地必定升值”的土地神话。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地价高涨中,以东京为首的几个大城市区域的地价一下子上涨了数倍之多。但是,90年代地价开始暴落,衰退期持续十年多,陷入长期的萧条状态,土地神话终于沉寂。

    中国的香港地产市场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市场。一方面,它作为世界上开放程度最高的房地产市场,与香港整体经济一样,对全球的投资者、消费者开放;另一方面,与大多数自由市场经济完全不同,它有高度的垄断土地供应制度。近二十年来,香港房地产的价格先是呈现出在波动中持续上升的势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房地产价格急剧下跌,至1999年第一季度才止住急剧下跌的趋势。

世界经验表明,房地产的非理性繁荣成分过大,就易形成泡沫,这合乎现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表象,但同时也表明,洞察房地产的周期规律有益于防范更多的风险。也因此,无论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进入了冰河期,我们都要尽量避免并警惕风险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