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投资行为不外乎受两种理论的交替影响,即价值理论和搏傻理论。
最先引导投资行为的当然是价值理论,比如投资第一套住房的主要目的一般是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这种价值观念指引下的行为是趋于理性的,这是房地产开发初期的普遍现象,大约维持了十几年的时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产投资的商业行为有了质的飞跃,从起初以居住为主的观念过渡到投资赢利需求中,搏傻理论也就应运而生,当然其间个别的投机现象也是有的。
经济学的搏傻理论在艺术品拍卖或股票、期货交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一幅画卖到上亿元,是因为购买者坚信还会有人比自己“更傻”,将来一定能以更高价格出手——是谓“博傻”。近期维持了5年多的地产市场就是搏傻理论在作踪,一套位于五环外的普通住宅从50万买到了现今200万还有消费市场,就是搏傻在作踪。
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到今天的这一尴尬局面,房价不是上涨就是下跌,或者说不是走高就是走低,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导致诸多的不确定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讲,运用理性的思维和理性工具去判断楼市的发展趋势是不理性的。
随着楼市“紧缺”表象的牵引,政策的不断调控,近期价值理论又占据了上风,投资者要对现有市场保持一定的理性认识。进入2007年尾声,“价涨量跌”的状况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城市愈演愈烈,价格的急剧上扬与成交量持续的萎缩,演绎着“有价无市”的楼市新格局,也是新一轮价值理论战胜搏傻理论后的表现。
在搏傻理论与价值理论的这一轮交锋中,盲目的学傻子做傻子是要不得的,投资行为中搏傻游戏是不会改变价值投资这一市场主旋律的。对于毫无价值的投资,投资者要保持理性。投资也需要与时俱进的思想,及时转变投资思路,才能在保住自己原有资本的前提下,将自己的心血价值放到最大化。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