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坛新星系列‧江苏省长梁保华


  板桥名句常座右富省犹听疾苦声

  满怀赤子心、务实不张扬,是梁保华担任江苏省长以来留给人们的突出印象。熟悉梁保华的人都知道,他最喜欢的诗是郑板桥的名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用来告诫自己要时刻把百姓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今年1月27日,梁保华在向省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概然承诺:省财政在今年将拿出172亿元,用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办好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这番话,赢得了代表们的「满堂彩」。

  已在江苏度过近40春秋的梁保华,既有长期省级领导机关工作经验,又有掌管苏州重镇和基层的丰富实践,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曾在就任省长时感言:「是江苏人民培养了我,今天又把省长的重担交给我,深知责任重大。」「为政之要,以民为本。新一届政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全省7,400万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十件实事为农民纾困

  2003年,新一届省政府组成不久,梁保华即深入各地市,走访了解农民生产生活、上学就医情况,慰问贫困农户,不久便决定用3年时间,在全省实施「农村五件实事」;之后又于2006年启动了新一轮「农村五件实事」。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全省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路,90%的行政村通上了公交车,96%以上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全省基本消除草危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超过90%。正在进行的农民培训、乡镇卫生院改造、河塘疏浚等实事工程,在农村赢得一片叫好声。

  科教优先杜绝因贫失学

  「教育能改变人的命运。优先发展教育是一个地方振兴的希望所在。」梁保华在与基层教师交谈时推心置腹地这样说。科教优先发展,是梁保华主政以来坚定不移的方略。对于民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他更倾注大量精力务求解决。早在两年前的省人代会上,梁保华就向全省公开承诺,确保江苏每个困难家庭的子女都有受义务教育的机会,确保江苏每个能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失学。

  这几年,江苏公共财政向教育倾斜的力度逐年加强,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从去年秋季开始率先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同时向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生活补助。

  现在,江苏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3.4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5.6%,普通高等学校达到119所,在校大学生139.5万人,职业教育在校生145万人,这些数字都位居全国第一。教育优先发展,形成了科教突出优势,这一点,令梁保华最感欣慰。

  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改善民生,这一执政理念一以贯之地体现在5年来梁保华的每一份施政报告中。他「让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的承诺,也在一步步兑现: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已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4年下降。

  知足知不足着力开放型经济

  江苏省GDP去年突破2万亿元,在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经济大省当省长,肩负的责任与压力可想而知。

  在江苏生活工作了近40个春秋,梁保华对江苏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有清醒的认识。在谋划发展中,他始终强调,要充分发挥江苏科教发达、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积极调整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尤其要着力在『全面』上下功夫,在难点上求突破,在协调发展上花力气」。

  曾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苏州市委书记的梁保华,深谙苏南外向型经济发展之道。当年他上任之初,就带着一众官员亲赴新加坡,与李光耀等领导人就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达成共识,为这一中星两国政府合作项目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1年初,梁保华调离苏州,出任江苏省常务副省长,并进而成为省政府的掌舵人。

  主政苏州的这段经历,为他后来抓开放型经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江苏的开发区建设在全国堪称翘楚,连续数年成为内地吸引外资最多的省份,去年实际利用外资174.3亿美元,占了全国1/4以上,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804亿美元。

  心系苏北不「辞」重担

  相较于苏南经济的生龙活虎,苏中、苏北地区发展滞后一直是困扰历届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难题。梁保华就任省长后,辞去了他任常务副省长时兼任的诸多领导小组组长头衔,独独保留了苏北发展协调小组组长一职。几年间,他足迹踏遍苏北市县乡村,竭力推动产业、财政、科技和劳动力四项转移。他每年都要亲自主持召开一次苏北发展协调小组会议,每次都会出台极具针对性的政策举措。

  去年,在梁保华的倡导下,苏南苏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正式启动,一大批产业转移项目正在迅速向苏北集聚。与此同时,实施新一轮沿江开发、推进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加快沿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也相继出台。如今,苏中、苏北已开始步入工业化加速期,多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已超过苏南,江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难题开始悄然破解。

  港苏互惠经贸炽热

  2004年6月中旬,梁保华率团来港出席「苏港合作促进周」,达成合作项目63个,总投资额超过360亿港元。同时,江苏省还大手笔开出70多亿港元的贸易采购协议,力挺香港,一系列合作活动也如期启动。梁保华悉数苏港之间的密切关系,他介绍道,早在1981年,港商就来到江苏,创办了全省第一家合资企业。20多年来,苏港合作成效显著:香港是江苏最大的投资来源地,也是江苏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累计实际投资240亿美元。梁保华更表示,今后江苏会继续增加在港采购份额,支持港企在苏开拓零售市场。

  那次访港期间,梁保华本无暇安排会见媒体,但大批记者仍把其时最热门的「宏观调控」、「反腐倡廉」等尖锐问题抛向未有准备的省长。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梁保华,面对港媒的穷追不舍非但没有退避,反而详加解答,尽显大省领导者风范。

  省长语录:

  「把政府追求的目标和老百姓的期盼一致起来﹔把政府考核的指标和老百姓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全心全意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

  「是江苏人民培养了我,如今又把省长的重担交给我,深知责任重大。」

  「为政之要,以民为本。新一届政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全省7,400万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梁保华简历

  ★1945年11月生,江西宜春人,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

  ★196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7年11月:在轻工业部驻上海市轻工局工作组工作。

  ★1981年-1991年: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秘书﹑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主任;江苏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

  ★1993年:江苏省委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

  ★1994年: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1998年: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

  ★2000年—2001年:江苏省委副书记、副省长﹑常务副省长。

  ★2002年12月:江苏省代省长。

  ★2003年2月:当选为江苏省省长。

  ★中共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

  江苏数字

  ★总人口:7,438万人

  ★面积:10万平方公里

  ★GPD:21,548亿元,增长14.9%

  ★人均GDP生产总值:

  超过3,500美元

  ★2006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74.3亿美元,增长32.3%,连续5年超百亿美元,全国居首。

  省长关键词:埋头苦干不张扬

  苏州市委一位曾经经历过「梁保华时代」的老干部说,梁保华是省委秘书长出身,心思缜密,工作细致,并且谨言慎行,事情没有考虑周全,决不贸然出手。不少和梁保华共事过的人都称他为「完美主义者」,媒体更赞其「埋头苦干不张扬」。

  面对如此评价,梁保华笑称:「我和我们这届政府班子的确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尽可能把各项工作做得实一点。」为了这个「实」字,梁保华可说是殚精竭虑。但凡省政府出台任何重大决策和举措,事前他总要做深入细致的调研,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追求完美则难免有遗憾。当有媒体问起如何分配工作和生活的时间,梁保华最强烈的感受是「时间不够用」。「白天要开会、调研,处理各种问题。很多事情只能晚上思考和处理。工作的时间不够用,学习的时间也不够用,其它的爱好就只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