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生,曾在武汉某著名饭店工作,从服务员一直做到总经理助理,后来他考上了武汉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批旅游酒店管理学硕士。
毕业之后,
2001年,胡先生开始攻读上海社科院国际企业管理专业博士学位,同时兼任世界排名前20位内的中国某酒店集团下属公司总经理助理。
也许正是因为能力和业绩的突出,近期
但是,这次邀请他加盟的不是什么豪华五星级酒店了,而是类似锦江之星的经济型连锁酒店——格林豪泰。这个家经济型连锁酒店是由美国若干跨国集团联手创办的,管理模式和标准也全部脱胎于美国。
类似胡先生跳槽的案例还有不少。据了解,目前,越来越多的高级豪华饭店里不同级别的从业人员正在源源不断地跳到经济型连锁酒店里去。
“我们酒店的招聘信息一发布,很快便吸引了周边一些高档酒店的从业人员来应聘。”洲际酒店集团旗下刚刚在北京上地开业2个多月的快捷假日酒店总经理唐鸣说,“快捷假日管理上有统一的国际标准,从业人员的待遇比高档酒店同等岗位甚至还要高一些;三险一金的保障更使我们区别于以廉价成本扩张的低端酒店,确实有凝聚人才的优势。”
看来,国际资本的介入,正在使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市场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跑马圈地刚开始
“在‘如家’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之后,锦江之星、莫泰168等国内经济型酒店连锁企业都在排队等待。”计划投资中国市场1.4亿美元的“格林豪泰”市场总监胡建伟说,“大规模商务、休闲度假旅游消费市场的兴起,巨大的行业成长空间,连锁加盟的运作模式,迅速增长的目标客源,加上如家的上市神话,引发了新一轮的经济型投资热潮。”
胡建伟的话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据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经济型酒店2006年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目前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大概已经发展了50个品牌,而开业的酒店总数已经超过了600家,平均每个连锁品牌拥有成员酒店12家左右。
而根据亚太旅游协会的预测,中国出境游人数在2020年将达到1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也将达到9500至1390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5.7%至7.75%。也就是说,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最令人瞩目的旅游市场。
据速伯艾特(北京)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速8中国—Super8 Hotels China)高级副总裁
难怪,在美国拥有2100多家经济型连锁酒店的速8(Super8 Hotels)自从2004年初进入中国以来,到2006年底已经在中国60多个城市发展了130家(含正在筹建)酒店,连续两年提前并超额完成年度发展目标。
“速8在美国每88个小时就增加1家酒店。”
房还重点提到一个信息,那就是最近中国政府又出台了一个规定,要求政府公务员出差不能到豪华酒店住宿。他认为,这对经济性酒店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据速8判断,目前中国经济型酒店这个市场还远没有发展到品牌去找市场的阶段,而是市场需要酒店品牌,需要有国际知名度和被全球普遍接受的企业标准。
格林豪泰和速8的一线经营管理者的经验之谈也得到了研究机构的认同。
著名券商
据分析,如家2004年到2006年上半年的净利率分别达到了6.2%、7.3%和10.9%,企业利润正在稳步窜升。
“尽管如家快捷2006年的动态市盈率已经达到了146倍,但对于一个利润高成长的公司来说,PE值(市盈率)绝不是一个很好的估值指标。相对来讲,PEG指标(股票市盈率/公司盈利增长速度)更为合适。”
“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市场才刚刚启动,还没有进入完全市场竞争阶段。”速8的高层非常乐观地表示,目前不同的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上跑马圈是完全正常而且必然的运作模式。
主战“3+3”
据调查,目前各类海外相关资本(品牌)都已纷纷制定了自己在华或大中华地区的宏伟蓝图。
比如,英国的洲际酒店就制定了自己的未来3年的发展计划,他们打算在中国铺开“多元化品牌”战略:至2006年底,“快捷假日”品牌酒店已在大中华地区开业6家,目前还有近20家在筹备中;到2008年,洲际酒店计划在大中华区再推出3个经济型酒店品牌。届时,连同“快捷假日”品牌在内,洲际酒店的经济型酒店在大中华区的总数将达到125家,其中“快捷假日酒店”将占一定比例。
此外,法国的雅高也计划投资人民币18亿元开掘中国市场,在2008年左右买下20多块地皮,并将自己旗下的“宜必思”品牌酒店开至50家。
据分析,雅高未来的主战场将从长三角地区逐渐向外扩张,东北、华中、西南地区都已成为其下一个主要狩猎区。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雅高已经在长春布点,而且在西南地区也跟四川省政府签订了某种备忘录,计划在未来3年内在蜀地投建“宜必思”不少于10家,而在土地出让金等方面,四川省政府已经承诺会将给他以一定的优惠。
格林豪泰 (GreenTree Inn) 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也在2006年底制定了自己的1年规划。
据悉,他们规划到2007年底,将自己的品牌在全国铺点超过100家。再者,他们还制定了一个分步走的战略:第一阶段在长三角地区稳扎稳打,提升品牌核心价值;在第二阶段再加大开店力度,开始快速扩张。未来,格林豪泰还将以北京、天津、济南、大连、成都、南昌、西安为突破口分别拓展华北、华东、东北、西南、华南和西北市场。据该公司高层透露,2007的上半年可能就是格林豪泰开店的高峰期,其在全国布局将呈现“遍地开花”的格局。
除此之外,上海明大投资与金冠酒店在大陆民间资本及港资联手的背景下共同打造了“24K国际连锁酒店”品牌,并开店即将达到5家。尽管后来,但是“24K”毫不示弱。
据透露,“24K”在未来5年内将推出两种酒店产品:一是质优价廉的传统经济型酒店,包括即将推出的18K酒店产品,二是高性价比的个性化精品酒店,包括24K私人酒店等产品。在拓展步伐上,“24K”将采取参股、兼并、合作等更加灵活的方式,实现稳步前进。
联系市场,在业内相关专家的提示下,笔者从相关公司调研发现,这些蜂拥而至的海外资本进入中国经济型酒店市场,是以一种“3+3”模式(3种资本形态——海外实业资本、风险资本和品牌资本;3种经营模式——直营、连锁、混合)整体推进的。
比如如家快捷,它的投资就是海外风险资本,风险投资的退出需求决定了它必然要采取快速连锁扩张的经营模式。
至于每88小时开一家店的“速8”就属于典型的品牌资本。据“速8”介绍,在酒店的经营模式上,“速8”只收取品牌在若干年内的使用权租金等费用,酒店的物业不动产和日常运营、管理费用主要还是由加盟店的店主支付的。
相比之下,洲际酒店“快捷假日”的速度不快不慢。据洲际集团高层透露,从资本属性上来说,它的投资应该属于品牌资本,但是洲际酒店还规定,一定要派驻1人作为总经理负责“快捷假日”的所有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在获利分成上,洲际集团每年都要按照酒店的盈利情况提取3-5%的“管理费”。看来,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混合经营模式。
至于“24K”,外资是以股权的形式出现的,同时参与酒店的运营和管理等环节。“目前我司在中端连锁酒店市场全部是直营店,在发展步伐上更强调稳中有进。”在被问到自己的经营效益时,24K国际连锁酒店企划总监
在中国经济连锁酒店市场纵横驰骋的海外资本,目前都能不同程度地实现自己的淘金梦。
决胜时段:3—5年
“中国经济型酒店起步晚但发展快,可是国家尚未有相关政策出台。”24K周子景说,“由于准入门槛较低,企业之间相互模仿,产品的同质化严重,而市场竞争主体越来越多、竞争基本处于无序化状态。”
是的。笔者在调研采访中确实发现,尽管各家酒店都在考虑差异化经营的策略,但是在选址方面,相互追随扎堆的现象非常普遍。
比如,长三角地区、成都地区、武汉地区、津京地区,目前不但是品牌的集中地区而且也是未来各品牌战略的共同目标。更有甚者,在北京、上海等地竟然出现了有如家快捷连锁的地方,其不远处就会有一家或几家别的品牌在开业。非常类似“有麦当劳的地方大多会有肯德基”的情况。
据业内人士透露,更让他们感到不安的是,在上海这种大型城市,某些地理位置相邻较近的几家经济型连锁酒店已经打开了价格战。你的标准房开价199元/夜,我的就开价189元;你敢降到160,我能开出110,你如果再低,我就破位100再向下……
“简单的跑马圈地只会引发这个行业的价格战,而价格战只会给这个强调低价格、高性价比的行业带来沉重的打击。”格林豪泰胡建伟对笔者说,“一家成熟而有品味的经济型酒店的启动资金大概在500-1000万元人民币之间。现在某些私人老板投入100万租1栋招待所就办起了经济型酒店,这值得各位投资人和品牌所有者注意。”
也许正是由于担心无序竞争砸掉了自己的国际品牌,雅高才坚持以实业资本直营的模式在中国慢速发展。洲际酒店尽管比它变通了些,但是他们在选择合作业主的时候,有关资本规模的要求还是极其严格,而且一定要自己派人直接管理。
但是也有不同的。速8就是一个典范。
“特许加盟有自己的优势,但不能脱离我们的统一控制标准。有些连锁加盟酒店靠价格战追求高出租率,这是危险的。”速8高管房国凡对笔者说,“速8认为高性价比比高出租率更加重要。我们的模式关键要做好三个平衡:即门店数量与服务质量的平衡;对业主的控制力与支持力的平衡;业主满意度与消费者满意度的平衡。至于价格,目前这个行业平均在200元左右是比较均衡的。”
看来,发展模式本身并不能必然导致无序竞争,经济型酒店要想盈利还另有秘诀。
“与高端酒店市场相比较,经济型酒店市场细分化倾向非常明显,所以更要求管理者精确计算有限的投入,努力使资源的利用与配置产生最大的效用。”洲际酒店大中华区策略副总裁聂卓贤在总结快捷假日酒店品牌化发展的经验时说,“中档便捷型酒店的精髓在于有效地控制经营成本,同时还要为客人提供必需但不过分的服务。”
不管怎样,如潮般的外资已经朝涌中国。“在经历过“跑马圈地”的粗放型扩张模式后,最终会有一批缺乏品牌内涵的经济型酒店将会“壮烈”地倒下。”格林豪泰的胡建伟对笔者说。速8的房国凡也如是判断:“3—5年之后,这个市场就要洗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