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以“以房养老”吗?




  什么叫“以房养老”?就是住房的反向抵押贷款,又叫“倒按揭”。这种方法最早起源于荷兰,目前发展最成熟的是美国。这种模式的具体做法是60岁之前购买住房,并取得该住房的全部产权。到60岁退休养老时,把自己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后者在综合评估借款人年龄、生命期望值、房产现在价值等因素后,在一定年限后,每月给房主一笔固定的钱,房主继续获得居住权,一直延续到房主去世。房主去世后,其房产出售,所得款项用来偿还贷款本息。

  这是一个很理想的养老办法,可是在中国行的通吗?我们不考虑观念等因素,我们首先来看房子的价值。假定一对夫妻在30岁左右买了一套住房,因为是贷了款。所以他们是在10年后获得了全部产权。在60岁时,他们想把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倒按揭”,要求金融机构每月给他们一笔固定的钱养老。等他们死后,卖掉房子,所得款项用来偿还贷款本息。中国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会同意吗?难,为什么?因为在这个时候,这套房子已经不值钱了。为什么?我来给你们分析一下。我们假定他们夫妻有一个人可以到80岁,那么我们现在先来考虑房子的质量,在目前,中国的房子质量可以用50年吗?如果用不了50年,或者在50年的时候变成了危房,那么这套房子是不值钱的。除非中国政府或者房地产商保证房子可以用100年,或者象日本、美国一样让房子可以用150年,这对目前的中国房地产来说,应该还是一个梦。但提高住房的质量还是势在必行的,用100年的房子在目前的中国也是可以实现的,关键是看各级部门做不做,有没有有决心。第二,在50年后,升值的应该是土地,而土地上的附属物,包括房产,应该是值不了多少钱的。而中国目前是最值钱的土地是国家的,房产的主人只有70年的使用权,其实大多数还只有60来年。虽然现在出了个物权法,但也只是在房子还在时,你还可以继续使用,要是房子不在了或者房子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危房时,你土地的所有价值就都是国家的了。所以,光从房子、土地的价值来看,“以房养老”在中国行不通。

  在有关报道中,我们发现国家已经在研究这个问题了,但没有哪个金融机构敢冒风险。他们都要求国家作为担保人,成立政策银行。这都是把风险丢给了国家。我觉得如果这样,还不如还房子的本来价格,让老百姓多留点钱、多买点保险。特别是让全中国的公民都享受到社会保险带来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