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决定房地产是不是支柱产业?


 

其实当下最火热的市场不是楼市而是股市。股市从去年五一到今年五一,大盘指数涨了250%,沪市现在已经站上了3700点,4000点就在眼前。

 

股市涨得么快,不是一句泡沫就简单解释的。泡沫可以年年有,但为什么熊了那么多年,突然一下子就像开了香槟一样,泡沫蓬勃?我认为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内因是股改使证券市场成为一个充分的市场,为市场松了绑,另外上市公司的业绩都有了大幅增长,投资回报率非常高;外因是中国老百姓都有钱了,储蓄放在银行里已成负利率不拿出来寻找投资渠道只能发霉,现在股市每天开户超过3万,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如果再退一步看,为什么中国经济有了这么快速的发展,动力在哪里?回到1998年,这一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正盛,中国经济软着陆,外贸压力空前增大,国内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物价指数低迷。商品价格不断下降,但老百姓的钱仍就捂在手里不敢花。那几年出现最多的词汇就是“刺激内需”,就像现在天天讲月月讲的“流动性过剩”一样。那么如何刺激内需?政府选择了商品房和汽车,这两大耐用消费品。

 

1998年中国房改正式启动,50年的福利分房制度被终止,房地产市场形成,人们可以通过奋斗和努力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而不再像以前一样,窝在单位里听天由命。房地产行业也被事后追认为支柱产业。中国经济开始走出低谷,记得在朱总理卸任那一年,GDP增长终于超过了9%,这一成果实在来之不易。

 

我们回过头看,将中国推上快速发展轨道的重要因素,是以房产和汽车为代表的消费升级。这场消费升级的本质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要从一个农业和重工业主导的、农民和产业工人为主要人群的社会结构,转型为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以开放的公民社会为主流的现代社会。从汽车、餐饮到房地产,所有和城市化有关的行业都获得了飞速发展,像万科的销售额从100亿到200亿只用了两年的时间。

 

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中,房地产业起到怎样的作用不言而喻,也无需多费口舌去争论是不是应该保留“支柱产业地位”。

 

因为这个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市场的选择,就像我们不可能将澳门的博彩业作为立国之本一样。而且中国的城市化还在继续,越来越多的人口将从城乡二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终将自由流动,在自己需要的地方去寻找梦想和归宿。这是中国的大趋势。

 

另一方面,中国房地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产业集中度很低,销售额最高的公司也没有占到整个市场空间的5%,全国尚有很多中小城市、小城镇还没有进入发展的快速通道。

 

去年年底,参加了一家外资银行在国内开业的活动。一位专为外企进入中国做咨询的西班牙顾问提醒这些老外们,“所有能参与中国城市化的行业都大有前途,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选择并且投资他们”。

 

市场会自己判定某个产业的价值,而不在于其是否拥有“支柱产业”的光环。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