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买房买车!


北京的车辆越来越多,据有关资料显示,贷款买车的人的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在每天新增加的将近1400辆车的北京城,尤其是男人,被车的驰骋所带来的快感和释放感所驱使着去加入首付加分期的行列。
 
在2007年5月,全国70个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4%,其中深圳、北海、北京和蚌埠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4.2%、9.9%、9。9%和9.6%。(权威杂志财经的数据)。关于房价下半年的走势,97%的经济学家认为会持续上涨,而这一切都源于眼下这火热的经济和旺盛的销售需求。从年初到现在,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听到有朋友买房的消息,理由是房价还得涨,晚买不如早买。而买房者无一不是贷款者,一次性付全款的几乎没有。买房者在买着房享受着快乐的同时个个都是一副长者的姿态在劝说着我们这些尚未买房的人赶快行动。
 
关于房子、车子,已经开始越来越影响我们的生活,没有它们时仿佛我们的乐趣全在它们,而有了它们似乎我们的生活又似乎开始变得乏味和沉重起来。面对每个月如期而至的贷款,我一直在反思着别人的行为对我的触动以及我该如何面对这股疯狂的群体之“疯”。
 
“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默雷特”,而每个人的心中何不是有着自己对生活的一种理解,我这个房车的边缘族也自然不例外的有着自己理解上的倾向。
 
先说车子。媒体的讨论偏向于不买,理由是养车成本太高,尤其是油费和各类养路费和保险等之类的费用居高不下,以及车子每天的使用折旧成本,外加北京的公交系统全面打折,受众面临着更低成本的出行选择。目前,北京每天虽然新增上千辆车,但按整个北京的人口数量和现有的车辆数量来看,显然市场上升的空间巨大,更多的消费者在一轮轮的降价风暴面前将有着更强有力的购买行为。
 
我对车子的买与不买只看两点,一你是不是拥有了养车所花不完的钱?有你就买;二车子能否扩大你的交际活动半径?可以就买,反之亦然。理由很简单,对于普通的每天固定的上下班族,生活中没什么交际,尤其是商务应酬,那就一定不要买,省点钱来增加家庭的更多乐趣才是最好的选择;对于那些生活有很多交际,特别是创业者,对他们来说,把车子作为投资工具来看,绝对可以增加自己在可预期将来的收入和人际收益。
 
房子嘛,看过新浪博客上刘仰先生的一篇文章,觉得很深刻很到位。刘先生说:“年轻人做房奴的坏处呢?第一,无忧无虑的日子没了,每月的开销都得精打细算;第二,学习深造的机会少了,学习深造既要花钱,又可能会减少收入;第三,潇洒的心情没了,不敢轻易失去工作;第四,违心的言行多了,即便对老板不满,也不敢从容表示;第五,冒险精神少了,开创新事业被扯住一条后腿”。……
 
非常令人有所触动啊,刘先生还说:“30年的还款压力,只有少数人能轻松摆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几乎透支了一切,结果只是做30年的房奴。又有谁能保证,自己的未来能够一帆风顺?房奴只能小心谨慎地生活,提心吊胆地面对动荡,房奴使人提前失去活力。到了30年的大限,能够顺利摆脱房奴的身份,也至少脱了几层皮。那时候,你已经年过半百,只剩下一所房子里的晚年了”。

“所以,我的忠告是:年轻人不应过早贷款买房,而应该先把主要精力投到积累自己的实力,寻找最适合的个人发展方向上。等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和能力保障,再考虑买房。三十而立,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在三十岁的时候,明确自己一辈子的奋斗方向。在此之前,最好不要把自己变成房奴”。

“  着急买房的最大理由是,现在不买,今后又涨价了。但是,早早贷款买房,得到很可能只是无法兑现的有限增值,失去的可能是你无限增值的潜力,而且,还有你最宝贵的自由。因为,你是一套房子的奴隶。”
 
最后的结论是买房子可以暂时缓一缓,租房可能更划算更轻松,毕竟租和买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形式上有所不同而已。至于车子呢,想多交际作一番大事业的人可以在量力的基础上有所选择,再说了,车子的还贷压力也就三年最多五年,比起房贷期自然要短很多,分期的压力自然也就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