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之五
“链条对链条的竞争”是项兵经常提及的概念,也可能是他的新洋务战略中最为重要的观点之一。不过,到目前为止,似乎他把观点发展的重心放在全球整合资源、参股等方面,因此只能零散地看到他对链条对链条的竞争的描述。
“链条对链条的竞争”是他1998~2002间的研究重心。一份资料中说,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项兵还体会到,全球竞争已发展成为链条对链条的竞争。这种链条是在全球产业分工、资本与生产资源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建立的,以竞争性生产资源的全球性分配为特色的全球产业链条。全球化使生产链条成为全球性而不仅是地域性的。根据长江网站资料,2004年,长江商学院多位教授曾一起进行链条对链条的竞争的研究,具体研究结果不详。
项兵对钢铁业的一个看法,可以说明链条对链条竞争的重要性。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的宝钢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但是,突然之间,钢铁业的竞争从钢铁转到上游的铁矿石,宝钢等企业在链条一个环节上的优势彻底没有了价值。
在市场换股权的设想中,以下游订单翘动上游的股权整合,也是链条对链条竞争思路的一种体现。
与新洋务战略相关的项兵其他观点还有:
超越技术情结和自主研发情结。“市场换技术”思路不可行,主流行业的技术换不来。“近年来,中国企业显得偏执于技术,过度信仰科技对企业发展的决定意义。”“市场经济伟大之处不是技术,而是伟大的商业机构。”
应对中国威胁论。项兵的参股思路,某种程度上也正是为了应对中国威胁论,比如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利,而参股黑石、参股巴克莱银行却很顺利。在具体分析中海油案例时,他指出,全球化时代,企业的国籍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应该渐渐淡去。对于任何一个跨国公司而言,宣扬自我的国籍意识只能阻碍其纯粹的商业行为的开展,一个彻彻底底的全球性跨国公司的姿态才是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意欲有所作为的企业的统一标签,这也是全球化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烈生命力的根源。
整合全球资源。他以中国公司治理问题为例,“中国证监会在公司治理和监管上做了大量有益工作,但是美国的监管体系的成熟和有效性还是全球领先的,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的战略意义之一是可以借助美国的监管机制和体制来逼迫部分民族企业走向‘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正道。换句话说,美国的手术刀也可以用来解决中国企业治理的肿瘤问题。……不一定把所有的中国问题都放在中国来解决,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全世界解决问题的手术刀都可以为我所用。”
“链条对链条的竞争”是项兵经常提及的概念,也可能是他的新洋务战略中最为重要的观点之一。不过,到目前为止,似乎他把观点发展的重心放在全球整合资源、参股等方面,因此只能零散地看到他对链条对链条的竞争的描述。
“链条对链条的竞争”是他1998~2002间的研究重心。一份资料中说,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项兵还体会到,全球竞争已发展成为链条对链条的竞争。这种链条是在全球产业分工、资本与生产资源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建立的,以竞争性生产资源的全球性分配为特色的全球产业链条。全球化使生产链条成为全球性而不仅是地域性的。根据长江网站资料,2004年,长江商学院多位教授曾一起进行链条对链条的竞争的研究,具体研究结果不详。
项兵对钢铁业的一个看法,可以说明链条对链条竞争的重要性。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的宝钢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但是,突然之间,钢铁业的竞争从钢铁转到上游的铁矿石,宝钢等企业在链条一个环节上的优势彻底没有了价值。
在市场换股权的设想中,以下游订单翘动上游的股权整合,也是链条对链条竞争思路的一种体现。
与新洋务战略相关的项兵其他观点还有:
超越技术情结和自主研发情结。“市场换技术”思路不可行,主流行业的技术换不来。“近年来,中国企业显得偏执于技术,过度信仰科技对企业发展的决定意义。”“市场经济伟大之处不是技术,而是伟大的商业机构。”
应对中国威胁论。项兵的参股思路,某种程度上也正是为了应对中国威胁论,比如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利,而参股黑石、参股巴克莱银行却很顺利。在具体分析中海油案例时,他指出,全球化时代,企业的国籍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应该渐渐淡去。对于任何一个跨国公司而言,宣扬自我的国籍意识只能阻碍其纯粹的商业行为的开展,一个彻彻底底的全球性跨国公司的姿态才是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意欲有所作为的企业的统一标签,这也是全球化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烈生命力的根源。
整合全球资源。他以中国公司治理问题为例,“中国证监会在公司治理和监管上做了大量有益工作,但是美国的监管体系的成熟和有效性还是全球领先的,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的战略意义之一是可以借助美国的监管机制和体制来逼迫部分民族企业走向‘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正道。换句话说,美国的手术刀也可以用来解决中国企业治理的肿瘤问题。……不一定把所有的中国问题都放在中国来解决,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全世界解决问题的手术刀都可以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