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和租房,受经济和文化二大因素影响,文化观念会一直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而中国人的“祖屋情节”、“居者有其屋”、“先成家后立业”以及“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些传统文化和观念在我们这几代人身上是永远无法动摇的,经济因素只是暂时的影响,因为一个人是不甘于贫穷的,他在不断奋斗,一切都想比别人过得好点,其中包括拥有自己的房子,将来能让自己的老婆孩子住得舒服、安心,一家人甜蜜蜜,其乐融融,即便现在租住在农民房里,梦里头时刻都怀揣着买房梦想。对于男人来说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对于家人来说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来承载生活梦想。所以,大多数家庭,牺牲了生活中其它享受和开支,倾其力为了买房,正是圆自己心中的梦。
即便是那些拥有房子的人们,也在不断地换房,还不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希望自己住得更好些,或者是比周围的亲戚、朋友、同事住的房子更宽敞,更阔气。这也正是中国人世俗观念的影响,买房,住得比别人好,变成了面子和身份的象征。在一个城市里面,便有了富人区和贫民窟。你住在市中心,富人区,走出去都理直气壮,腰板也会挺得硬朗些,在社会交往中,工作上,事业上,周围的人也会对你另眼相待。
而在婚姻方面,非买房者不嫁,女方首先考量的就是房子问题,作为女朋友可以和你在出租屋里同居5年、6年,可是当要结婚时,买房的问题首当其冲,东挪西借备齐购房款首付,男人顶着莫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为了娶媳妇上门,也供一套房。现在很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没有参加工作之前,首先会考虑找个有经济实力,即使比自己大上十来岁的男人结婚,正是为了房子,为了有一个安稳的家。所有一切得以证实,现阶段来说,只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才能承载家的梦想,并走向美满的婚姻。
作为外地人,在这个城市工作,不考虑买房,暂时租房是很正常的,因为自己还不清楚这个城市是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但是,一旦自己的事业在这个城市扎稳了脚跟,并找到了自己一生中心爱的女人,一切都尘埃落定,心有归属,便有了家的概念,买房的事也便提上了日程。
作为大学生来说,特别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以前的观念是能考上大学就是为含莘茹苦的父母争了一口气,而现在的观念是孩子能在城里工作,并买上自己的房子,在城市里结婚生子,才能让父母在左邻右舍面前脸上有光。所以那些农家子弟,为了父母,为了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婚姻,在不断拼命工作,一点点积攥着钱。而那些富有的家长们,在自己的孩子还在上学的时候,就已经为孩子在其所上学的城市买好了房子,或者是孩子参加工作后,为其买房支付购房首付款,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生活和姻婚。
建设部提出国人改变住房观念,主张老百姓租房,并以欧美国家以租房为主作例子,这其实是违背了中国的国情。欧美人喜欢旅居,汽车比房子更重要,这个城市住烦了,可以一家开车去其它城市,同时,女人也不在乎自己的男人有没有房子。欧美人的这种居住观念,也和他们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户籍制度和就业机会有着很大的关系。很简单,中国人的小孩的教育问题是最不容忽视的,如果一家人不属于这个城市的户口,小孩上学就成了问题,而买房送户口正是解决小孩上学的重要途径。
所有一切证明,只要市场上商品房还是主流,买房也将是主流,我们无法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无法挣脱世俗观念的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