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六)
(《诗经美学》选 高乾源)
六、《芄兰》中的动植物:"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芄(wán丸)兰:又名“萝藦”,俗名婆婆针线包,实如羊角。多年生草质藤本。具乳汁,叶腋生有总状花序,内有多数种子。茎、叶、果实入药。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本身具有一种童谣的趣味。既然是个童谣,就要是个活泼生动的比喻。芄兰亦名女青,荚实倒垂如锥形。觿(xī西):象骨制的解结用具,形同锥,成人佩饰。这是一个极贴切的比喻。芄兰的花蕾也卷曲着,如同钩弦。韘(shè社):象骨制的钩弦用具,著于右手拇指,射箭时用于钩弦。古玩行称之为拇指儿,清朝时期有玉制的。这又是巧妙的比喻。
芄兰之所以成为儿歌歌咏的对象,也因为它在乡下田间地头寻常见。芄兰应该还是乡间女儿的情趣,不能沾染了一个兰字就成了闺阁淑女的专利。芄兰极为普通,“身为下贱”,然而因为象“觿”,“命又比天高”。据《礼记·内则》记载:“子事父母,左佩小觽,右佩大觽。”《说苑·修文篇》也说“能治烦决乱者佩觽”,故毛传谓觽是“成人之佩”,佩韘则表示“能射御”。乡下的童子都盼望着自己有一天能“佩觽佩韘”,表明和炫耀自己对外有能力从政,治事习武。对内已有能力主家,侍奉父母。因而也成为乡下儿童游戏的内容,如同小孩子“过家家”以示自己的成熟一样。您看,这些都是活泼的、“有意味的形式”,生活的美感从这些游戏式的过程中慢慢生长出来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