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八)
(《诗经美学》选 高乾源)
12、仓庚
又名黄莺或黄鹂。以声类族辩之,称为仓庚,庚通更,“谓其春鸣,至秋而变更毛也”;以色辩之,称为黄鹂,其雄鸟披金色间黑的羽毛,雌鸟的羽毛黄色隐绿。
若以声记之,黄鹂映色而春鸣,鸣而应节。《礼记·月令》的句子:“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一声莺鸣中,一个桃花满天的春世界,转眼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有鸣仓庚”是说仓庚知春而鸣,应节而趋时,故所以尤其喜人。
杜甫诗云:“两个黄鹂鸣翠柳。”为黄鹂传神最好写照最好的还有杜牧,唐朝杜牧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黄鹂喧出了浓浓的春意。
黄鹂之声,清丽而婉转。 宋代欧阳修《啼鸟》:“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宋无名氏《鱼游春水》:“莺啭上林,鱼游春水。”“啭”字,极为传神地描绘了黄鹂的鸣唱婉转流利动听。
若以色记之,《诗经》
中《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黄鹂有一种特殊闪亮的美好的羽毛。
“有鸣仓庚”可以说是春天里的第一声鸣叫,这一声鸣叫似乎唤醒了万物。春日暖阳,人心转暖,鸣声中透露人喜悦的消息。我赞之曰:“旧日黄莺在,无柳不新鲜。”《诗经·小雅·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这可以说是历史上写春景最绝妙的句子,非只为其能写出声色。而且述说处了这繁荣春色的后面的动力,那种万物雀跃、蓬勃的气息。
黄鹂寄托者整个春天的灵性,春日则是春天的“呼吸”。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