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十五)
(《诗经美学》选 高乾源)
十五、《 常棣》中的动植物:19.常棣
常棣:木名。也叫郁李,花或红或白。果实像李子而较小。花两三朵为一缀,茎长而花下垂。诗人以常棣的花比兄弟,或许因其每两三朵彼此相依,所以联想。
此诗是周公(旦,文王之子)所作,反复穷极而求其诚,抑扬渐次而尽人情。“常棣之华,鄂不韡韡”,比兴作为句首,看来是周朝时的一种风雅,足可表现人的精神气质,恰如雅士羽扇纶巾而来。此句不仅系文学手法,亦关乎人文风度。不能因为在我们的时代不崇尚辞令的艺术,就能断定当时没有此风俗。当时之人见面喜好诗词咏唱,以示风流。比兴有风雅之用。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八字用的雅妙。这几个字里面有一番幽默和调谑的意味。如果我请各位描述“常棣之华”,那你们各位如何评价呢。这只是一个包袱,其实诗人早就准备好了答案,诗人云:“鄂不韡韡”。又见造语之奇!鄂不:花蒂。“鄂”字《说文》引作“萼”。“不”字在甲骨文是花蒂的象形。《说文》“韡,盛也。”韡韡(委wěi):光辉灿烂的模样。日光流布,然不借花影又难知其光辉灿烂且明丽。非仅物理之反射效果可以答其因,又花在人心中有情感作用倍增其果。张衡《西京赋》云:“流景曜之韡韡。”
我有诗《思常棣》云:
“日借花韡茂,风凭鄂不新。红泥锁芳尘,所思在远道。”
诗人有一种俗而雅的风流,你看我说的好吗,你能有怎样的奉对?这样态度气质骄而不让人生厌,反而由衷地敬佩赞叹。正所谓格物谓之力。所谓格物者能尽物理和物性,科学尽物理,诗歌尽物性。常棣最美的感觉可以被我表达出来,那就是它的花鄂团蔟而且滟滟。这种欢乐和豪情也会感染读诗之人,使他们乐而从之、听之。郁李正是花中公子。此公子颇有一番“夸夸”模样,纵是夸夸亦风流,所谓“竟自由”也。然周公旦又是我民族中最坚韧卓越之人。以其老成之人发此新语,更见一番别样的才情。
白居易《惜郁李花》比之则庸常了不知多少,白诗共十二句,就是最见精神的后四句,也不过是文人老套路,自伤自怜、自说自话。“由来红颜色,尝苦易销铄。不见凉荡花,狂风吹不落。”如果一味只是白诗路数走下去,难免误国误己。体味孔子所说“哀而不伤”,正所谓诗之正风,后世之诗变风日下。唐玄宗曾在长安市中建两座楼,并亲为两搂赐名,一楼面向西,名花萼相辉楼,一楼面向南名勤政务本楼。两座楼的名字皆典出《常棣》,可惜他早年倒知道勤政,晚年却只知放浪了。晚唐诗人李商隐有一首七绝:“龙池赐酒敝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水,薛王浓醉寿王醒。”唐玄宗知道和兄弟们交好,故建花萼相辉。寿王
“醒”,一个“醒”字惊人耳目,昔日和自己同床共枕的人(杨贵妃)如今成了父皇的爱妃。历代皇室的那些滥事,总是他们走向背落的前兆。就是周王朝也有三叔之乱,不是周公文武德才兼备,也没有周朝八百年的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