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会开放程度“前所未有”说起……


        阳春三月风光美,又是全国两会时。每年三月全国两会的如期召开都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扉。今年的两会,又适逢中国将成功举办’2008北京奥运会的特殊时期,正值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后,引起多方关注,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不,据两会新闻中心称,今年的全国两会开放程度将“前所未有”。 

        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外国记者29日开始在两会新闻中心报到。新闻中心提供数字显示,目前,已有来自42个国家的225家媒体报名采访两会,其中有843名外国记者,比报道上届两会的外国记者人数有较多增加。“这是历届两会上外国记者最多的一次。”两会新闻中心副主任、外国记者组组长田琦说。除了外国驻华记者,还有50人专门从国外赶来报道。事实上,本次两会的开放程度也将前所未有。田琦说,今年的两会对外开放团之多、之全面将是历史上第一次,采访环境也更加宽松。开放团组每次讨论结束后,都将留20分钟作为媒体提问时间。根据有关规定,会议审议和讨论期间,代表和委员以外的人员不可以发言打扰。为了满足媒体需求,大会在历史上第一次作出了这一特殊安排。(2008年3月1日人民网转自新华社) 

        全国两会年年开,而年年关注的重点却不尽相同。随着中国民主政治的进一步朝着更阳光、更开放、更文明的方向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外人士,尤其是媒体记者,纷纷将目光聚焦到中国。当然,其中有些确实是想让更多的世人了解中国、学习中国,但也有一些“好事”之人、“刁钻”之徒或“敌对势力”企图嗅到也许对他们有用的所谓“负面新闻”、“负面报道”。而两会期间,更是各种思想、各种意愿、各种问题最集中反映和呈现的时期,能不能很好地面对来自各方的询问、疑问、质问,体现着中国的民主化程度,彰显着我们的执政底气和民族志气。 

        改革开放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在开放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甚至阻力,但是我们只要用自己的真心、以自己的真情去做好人性化、人文化的服务,必将能化解一块块坚冰、破解一道道难题。就今年的两会来说,有那么多的外国记者齐聚北京,将他们服务好、管理好,不但是新闻中心的大事,也是关系国家声望和国际形象的大事。所谓众口难调,所以必须谨慎对待,有时一个小小的差错,都可能引起国际上的不满情绪。在这方面,新闻中心的同志在努力着:新闻中心将根据记者的采访申请,安排更多代表、委员、有关部委接受媒体的集体采访,除在大会官方网站上公布信息外,新闻联络官还将用手机群发短信的方式通知外国媒体记者参加各种新闻发布会。今年的两会新闻中心是“开放式办公”,境内记者组、港澳台记者组和外国记者组接待处位于同一个大厅,并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这是区别于过去两会的显著特点。“这一举措为记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信息共享以及境内外记者的相互交流。”今年两会将免费提供两会实时新闻图片;免费提供有关两会重要活动的公共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服务;免费宽带、无线上网服务等等等等。有了这一系列更民主、更透明、更开放的政治和舆论环境,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大会召开的过程,也将是展现中国魅力服务和民主开放程度的过程。 

        当前,中国的民主政治已经迈入了大改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胡温新政以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一系列举措,使最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尊重民意、倾听民声、发扬民主、改善民生,已经成了时代的最强音。近一阶段中央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政治任务,更彰显了我党一贯秉持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不断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不断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加强公共服务部门建设,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着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和制度,全面实行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不断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越来越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从国务院到地方政府的“大部制”改革,必将为中国的民主政治描绘出一个崭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宏伟蓝图,我们有足够的底气来面对世界,更有足够的能力去走向世界。 

        其实,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有序推进和健康发展,全国两会已逐渐揭去了它那神秘的面纱,变得日趋公开与透明。去年的全国两会,在公开透明方面便创造了多个“第一”:首次允许境外记者直接联系采访代表;首次对外公布各个代表团驻地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首次公布统一发放的各代表团新闻联络员电话号码;首次网络直播代表团团组审议;首次向境外媒体开放代表团新闻发布会……而此次两会再次扩大了其透明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更是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民主政治的进步。 

        两会开放程度“前所未有”,既是好事,更是挑战。说是好事,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而且我们已经有了党的十七大首次网上直播等大民主、大开放的良好国际影响,今年的全国两会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并将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好评;说是挑战,是因为越是在这样的舆论氛围和政治背景下,更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因为有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和敌对势力可能想看我们的笑话,但是我们不能出笑话,也闹不起笑话,因为我们还有全球瞩目的北京奥运会等着我们去组织、去举办、去扩大声誉。



新闻链接: 

        中国两会开放程度“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