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的历史与证券市场一样久远,在今天这个异常变动的股票市场上,演绎着诸多独特的技术分析方法。作用巨大的黄金分割线可以判断价格趋势的起始点;十几种产生于实战的反转和持续形态可以准确地描述价格的“处境”;最为普罗大众所接受的波浪理论曾经做出一些在开始被认为是难以置信后来却成为现实的上佳表现;为数众多且不断增加的技术指标从各个方面表现出市场行为和投资者的心理变动过程;最为神秘莫测的江恩理论以其惊人的预测分析为投资界书写了一段传奇故事,他提前一年发布的2009年股灾预测报告成为代表性的经典,迄今被视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来之笔。
各种分析方法,都不是完美的,太完美的东西,你很难达到那种程度,例如江恩理论,准确度惊人,但易学难精,研究者如过江之鲫,却难言有人真正弄懂,以至于有些不得其门而入的人称江恩是“二十世纪的一大骗局”。但每种市场分析方法,都必定是经过了多少代投资者的研究,并经过市场走势与投资者实践的检验并淘汰,完全没有价值的技术分析理论,肯定早已被市场和投资者摒弃。投资者不可随意肯定或否定哪一种投资方法,用一句佛家名言,即“不可取法舍法非法非非法”。正确的态度是,各家理论都应有所了解,然后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投资方法。技术分析需要辩证的研究者,理性的实践者,不需要盲目狂热的崇拜者。
对于证券投资实战操作来说,从来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法取得一致的观点。这也是这个世界,这个市场多样化的反映---如果看法都统一了,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因为其中有一方就要注定赔了,所以各家各派的分析总是多空分歧占多数的。
以巴菲特为代表的基本分析学派人士说,我们不管市场如何变化,我们只是投资企业,投资价值被低估的企业。但事实上,如果你发现一家有价值的企业,你完全可以拿着钱入股,而不用在二级市场上去买卖股票,很多时候,入股要便宜得多。
以江恩理论、波浪理论、螺旋理论等为代表的技术派分析人士说,不管主力如何狡猾,市场总是按照其自然规律来运动,市场走势反映一切内在的、背后的信息,图表分析能解决一切问题。
而市场派人士说,机构的行为动作是影响股票未来表现和发展方向的核心因素。主力运作一只股票,无论是有意和无意,都会在盘口留下其不可磨灭的痕迹。象盘口买卖盘挂单,盘面单笔成交,个股分时走势等等都隐藏着主力操纵的痕迹和其行为目的,这种盘口语言是一种无形的语言,只要经过长期实践训练,就能掌握独门专业知识,从而读懂市场走势变化的内在动机与后市走向。
市场派人士分析方法的代表,在于资金流向分析和市场主力行为分析。它们严格关注市场中的资金流动,同时也辅以一些均线、K线形态、技术指标等分析方法,确实有很多独到之处,对于牛市或局部牛市背景下的市场分析很有效果。
但是市场派分析方法也是有致命弱点的。我们发现,市场主力机构有办法专门针对这些分析方法作骗线的。比如有些高位放巨量长阴、立桩量、低位巨量、假突破等等市场行为,在如今交易成本极为低廉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人为做到的,庄家几乎不花多少成本。因此在反弹行情中,在波段行情中,这些股票的市场成本、庄家持仓等情况是很难准确判断的,因而其资金流向也是复杂的。尤其在中国这种独特的市场环境中,还有公募基金这样最后一个“太监”,经常拿着不属于自己的钱来扮演诱多与诱空的角色,使得市场行为的欺骗性增强,市场派人士的分析研究的准确性也大打折扣,这是我们投资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注意鉴别的,特别在实际运用中,必须结合市场实际。
不管是市场技术分析理论,还是实际操作,从来都不可能存在一个完美的技术方法,也不存在完美的操作者。市场只要没有看空者,甚至看空者达不到一定数量,就一定会继续下跌趋势;市场只要没有看多者,或看多者没有达到一定数量,就一定会继续上涨趋势。因为市场是多空双方动态博弈的,,如果市场中存在一个股神,人们都相信他,那么他就影响了市场中的绝大多数投资者与资金,那么市场就由他掌控了,就不能动态博弈了,市场还是市场吗?所以,市场每一轮上涨或下跌的行情,都需要产生一些著名的空头与多头,这是市场生态环境使然,而不一定是这些人有多么准。
看透了这一切,你就了解了什么是股评名家,什么是股神!它们都是市场的产物。
附:《博弈论与投资》
1、股市是一场零和游戏的竞局
简单计算竞局的公式:上市公司分红派息—税收和佣金=正值、负值、零,按目前中国股市的情况是税收和佣金远远大于派息,所以基本上是零、负和竞局,或者近似的都可以看作是是零和竞局。所以,一个人所赢的就是另一个人所输的。
2、零和竞局的参与思路
在零和竞局中,一个人的胜利必然建立在其他人的失败之上,自己的赢就等价于别人的输,自己想赢就等价于想让别人输,以自己赚钱为目的而研究行情就等价于以让别人输钱为目的研究行情,以自己赚钱为目的进行操作就等价于以让别人输钱为目的进行操作。简言之,得先找到输家,想明白他输的道理,再设计一套使之就范的操作,这样才能赢得明明白白。如果落实不到这个程度,那么这个操作计划就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而已。
股市操作稳健是零和竞局的要务。赢的前提是不要输,不要输的办法就是自己不要有弱点被人抓住;想赢别人就要抓住别人的弱点,所谓制人而不制于人。出手攻击别人的时候往往也是最容易暴露自己弱点的时候,所以,一定要先把攻击的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周到,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否则,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仓促出手,别人就可能趁机抓住自己的弱点,自己可能反倒要被别人赢掉了。一个天衣无缝的攻击计划是寓守于攻的。
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曾经打过一个比喻,他说“好比打扑克牌,如果你在玩了一阵子后还看不出这场牌局里的觊子是谁,那么,这个觊子肯定就是你”。也就是说,如果在入市时你算不清谁将成为自己的输家,那么你将肯定成为股市中的输家。
善良的人们只是抱着想赚钱的美好愿望就贸然进入股市,而意识不到或者不愿意意识到要想自己赢先得让别人输的道理,这些人最终成为输家也就是必然的了。股市中的高手则必然早已对此了然于胸的。
3、股市中零和竞局的的攻击方法
所谓攻击就是采取行动给别人造成损失,就是设法让人赔钱,股市是零和竞局,必须有人赔钱才能有人获利。怎么让人赔钱呢?具体方法决定于竞局的规则和具体条件。在期货市场上,攻击的含义比股市明确。期市上多仓和空仓总是对开的,有一个多仓就有一个空仓,每时每刻,有人赢就有人输,是直接的你死我活的对抗。无论是做多还是做空,一轮单边的涨跌就构成一轮攻击。攻击的过程由建仓开始,先是建好多仓或空仓,然后推动价格,一直打到对手被迫平仓为止,平仓时失败者的损失就是胜利者的获利。不论是做多或是做空都可以发动攻击,从开仓到平仓就是一个回合。
而股市上由于博弈规则不同,情况也不同,攻击别人和自己赚钱是两个过程,不象期市里是一个过程。上涨过程中没有人赔钱,到下跌过程中才有人赔钱,所以一个完整的回合包括了上涨和下跌两个过程,攻击性只表现在下跌过程中。股市中,别人的损失并不直接就是胜利者的赢利,不象期市那么直截了当干脆利落,别人的割肉并不是直接的获利,只是给未来的获利创造了条件,还必须经过一轮上涨才能把潜在的获利实现。
同样,上涨过程中没有人赔钱,最多是不赚钱,但是为未来的下跌积累了能量,等到下跌兑现这些能量才有人真正受损。所以,上涨与下跌两个过程交替出现,互为因果,赚钱与赔钱分裂为两个阶段,攻击别人和自己赚钱分裂为两个阶段,就象动物捕猎,杀猎物和吃肉不能同时进行。
在股市上,让人赔钱的办法是先让人在高位买入股票,然后把股价杀下来,将他们套牢,再采取种种办法逼他割肉,割肉就是承认了损失,标志着攻击取得了最后成功。只要有人肯割肉,股市就有钱可赚。所以,下跌过程集中体现了股市的攻击性,故放空就是攻击行为,攻击意识强就表现在放空意识强。
股市中有没有办法自己赚钱而又不让别人赔钱呢?有,这就是做股票价值发现。股价上涨后,可以在高位重新定位,没有人受损,自己的获利来自股票的价值发现。
4、股市是输的人多赢的人少的竞局
股市竞局的结果,输赢比例永远是1:2:7,即一个赢两个平七个人输。1:2:7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其实只是表示出市场上的一个基本事实,股市中永远是输的人多赢的人少。
为什么会出现输的人多赢的人少的局面呢?
首先,零和竞局的局面决定了股市上只有一部分人能赢。这是很显然的,因为零和竞局中有人赢的前提就是有人输,赢的人所赢的就是输的人所输的,所以永远只能有一部分人赢。就好比下棋,有人赢就有人输,不可能都赢。
但从零和竞局只能推论股市中将有一部分人输一部分人赢,不能确定输赢比例。如果假定输赢是平均分布的,那么理论上应该是一半人输一半人赢。但根据经验,股市中实际情况是只有少数人能赢,这又是为什么呢?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
第一,股市的竞局态势比零和竞局还要严酷。考虑到手续费因素,股市实际上是负和竞局,其平均线不是不赔不赚而是输。成绩处于平均线附近的人,从竞局的角度看,他们是不输不赢,但如果以钱的输赢作为判断标准,则他们是输的。所以,即使从竞局角度看输赢是平均分布的,即处在平均成绩之上的人和处在平均成绩之下的人数相等,但从钱的输赢来看,还是输的人多赢的人少。
第二,股市中实际输赢分布是不平均的。股市中的主力机构拥有信息优势、资金优势和人才优势,他们一般都可以成为赢家。而主力机构资金庞大,他们每一家的获利都要以很多散户的亏损为代价。所以,从资金上看输的资金总量和赢的资金总量或许是平均的,但从人上看,则亏损的投资人要比赚钱的投资人多。即使在竞局开始时人们的资金是相等的,随着竞局的发展,资金也会逐渐向少数人集中,经过一段时间,仍然会演化成少数占有大量资金的人赢多数人的局面。
5、股市是博弈竞局
竞局中各方为了得到最大利益而争夺,争夺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种对抗手段。一般的说,每种竞局都不是单一一种能力的较量,而是多方面综合实力的对抗。
股市是一个综合竞局,既比谁的资金实力强,也比谁的信息快信息准,还比谁的心理承受能力强耐力好,比谁的分析决策能力强。其中,资金实力和信息渠道是固定因素,人们没有主观努力的余地;心理承受能力对胜负起重要作用,但只有在正确决策的基础上辅以心理承受能力才有意义,否则光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能正确决策,只能屡败屡战,顽强精神固然可嘉,但毕竟不能成为胜者。博弈对抗是决定股市竞局胜负的关键,所以说股市竞局是博弈竞局。
6、股市是信息不完美博弈
股市也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完美博弈,这使得在分析计算时具有很多特点。股市有两个方面的不确定性。
第一,股市外部环境状态的不确定性,包括国家的经济政策、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商品市场的状况和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状况等,这些因素是一种竞局外部的力量,硬性影响着竞局的发展,好比一个动力系统受到的外力。面对这些因素的影响,不论是庄家还是散户,都只能消化和利用之,而没有能力改变。这些因素都是具有不确定性的,股民对下一步国家将出台什么政策,公司的经营状况将会如何转化等几乎是很难了解的。另外,每个股民的个人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在影响着他们的操作,进而影响着走势。最常见的如有人因家中有事而急需钱用,只好卖股票,这种情况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计算出来的;再如,国外股市上曾有情场失意者为图报复,收购情敌的公司,造成股价暴涨的例子;国内股市上据说还出现过某操盘手为庆祝自己女儿的生日,把股票打成涨停板的趣事。
第二,股市内部的不确定性,这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股民对其它股民操作状态缺乏了解,即对博弈状态缺乏了解。通过行情报价人们只能看到股价的涨涨跌跌,而不能知道这股价涨跌的背后是谁在推动,上千万人的行为都隐在背后,博弈过程信息极不完备。股市由如此众多的投资人构成,没有任何办法知道每一个人都在干什么。而且即使获取了这些微观信息也不能直接指导操作,因为没有办法直接计算这么多人各自采取行动对股市的影响,而只能用统计的方法分析,但统计方法本身必然带来随机误差。所以,这种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
在信息不完美博弈中,如果各方在信息占有上是不对称的,则占有较多信息的一方在竞局中是占优的,因为他在分析计算时可以更明确。这就好比有人用魔术扑克和人打牌,他可以有办法看出对方手中有什么牌,自然是稳操胜券了。
在信息不完美博弈中最重要的是掌握信息,如果在掌握信息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那么从总体上已经落败了,在分析水平相同的条件下,必输无疑;即便是分析水平较高,也不一定能赢。所以,占有信息是信息不完美博弈第一大事,谁在信息方面落后了,则谁先输了一招。
7、股市是信息不对称博弈
股市是信息不对称的博弈。股市中的信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关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国民经济状况、政府经济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可统称为基本面信息;第二类是关于其他投资人操作情况的信息,每日的行情数据信息属于这一类,行情信息虽然很有限,但毕竟可以反映市场上最原始的操作信息,这些属于技术面的信息。可以说,基本面信息是市场外部环境信息,而技术面信息是反映股市博弈状态信息。从博弈角度应该更重视技术面的信息,因为前一类信息对市场的涨跌起到题材和号召的作用,而市场上投资人的操作才是实现涨跌的直接动力。
市场上投资人对这两类信息的占有都是不对称的。1,有些人能通过特殊的信息渠道获取其他人所不具有的信息。如市场上关于某大机构的持仓情况信息、市场上各类人的持仓状况的统计信息和市场上存量资金的统计信息等,这些信息不是公开发布的,但有些人可以特殊的方法获取。2,有些人掌握了比较快捷的信息传递通道,可以更快的获得市场公开信息。3,即使是获取信息方面都是平等的,不同人掌握的信息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不同,掌握了较优分析工具的人可以从同样的信息源中提取更丰富更有价值的信息。4,在了解市场上竞局态势方面,庄家至少了解自己的仓位情况,而他的仓位较多,一个人就占了市场筹码的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庄家天生的就比散户对市场竞局态势了解的多一些。5,市场上的广大散户在信息占有方面处于最底层,大多数人不仅不能得到优于他人的信息,甚至连公开信息都无法有效利用,甚至对许多公开信息都不知道。所以,股市不仅是信息不完美博弈而且是信息不对称博弈。
8、信息占有多的人进攻策略,信息占有少的人防守策略
信息占有不同的博弈方所采取的策略应该是不同的。信息占有多的一方可以采取更为冒险的行动,即使操作错了也没有太大风险。因为对手的信息少,可能经常都发现不了他的错误;反之,信息占有少的一方则必须采取保守的策略,最好呆在一个安全的位置不动,没有十分的把握不可轻易出手,出手后一旦对未来的变化看不清楚,就要立刻撤回到安全位置。因为对他来说,对方在干什么自己不清楚,而自己在干什么对方可一清二楚,自己的任何错误都可能被对手利用带来致命损失。所以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只有采取最保守的策略,争取不犯错误,才是安全的。
股市中散户处于信息劣势,所以散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采取防守的策略。股市中存在一个既安全又可以随时出击的位置,就是持币不动。此时没有人能赚走你的钱而你则可以随时出击。所以,散户的正确策略应该是以持币为主,看准机会再出手,一旦局势不明确了就立刻撤出,等待下一次机会。但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样一来,可操作的机会将非常少,而且即使出手也常常只能吃到一小段,大段的空间被扎空。所以,要坚持这种正确策略的前提是必须战胜自己的贪心。股市中的实际情况恰好与正确策略相反。股市中,散户在巨大获利机会的驱使下,更喜欢冒险操作;而机构操盘手是代人理财,安全第一,一般比较谨慎,获利预期也比较低。
9、股市没有必赢或必输的方法
股市中不可能存在能人人使用的必赢的方法。因为,如果存在这样的方法,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这个方法去做。又因为它是必赢的,所以结果将是每个人都赢,而股市是零和竞局,不可能每个人都赢,所以,不可能存在这种方法。
可见,人人都能使用和必赢是互相矛盾的,如果一种方法是必赢的,那它一定不是人人都能使用的;反过来说,如果一种方法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的,那它肯定不是必赢的。
只要一种方法潜在的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的,那它就肯定不是必赢的了。事实上,除了象使用内幕消息之类的方法,股市上其它操作方法原则上都是人人可以使用的,所以股市上原则上不存在必赢的方法。比如技术分析方法,虽然实际上永远不可能所有人都使用同一种方法,但是由于没有理由阻止人们使用任何一种技术分析方法,所以,理论上是存在所有人都使用同一种技术分析方法的可能性的,故可肯定,没有哪种技术分析方法是必赢的。
股市中也没有必输的方法,因为对任何方法都可以举出它不输的情况。比如,如果所有的人都按照这种方法操作,那么应该得到相同的结果,最多是大家都赔掉手续费,但不会有谁输。所以,每种方法都有不输的可能,即不存在必输的方法。
所以,从必赢必输的意义上说,股市中一切操作方法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是必赢的,都只是在一定条件下能赢;也没有谁是必输的,每一种方法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不输。
10、股市中存在赚钱方法
绝对必赢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但股市中可以存在相对必赢的方法,即在一定条件下必赢的方法。所谓股市中的赚钱方法就是这些相对必赢的方法。相对必赢的方法依赖于市场提供机会,如果市场提供了机会,按照它去做,就会获利,但市场是否提供机会和什么时候提供机会则是没有保证的。所以,仅有方法还不够,要想用这些方法获利,人还必须专心观察市场的每一变化,及时发现这些可以必赢的机会并果断出手捕捉。所以用这些方法赚钱是一种高度紧张的活动。
绝对必赢的方法和相对必赢的方法的差别好比玩象棋。股市中可以存在相对必赢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条件:在大盘见底的时候,选择极度超跌的股票(底部和超跌的条件见本书第二部分研究股市),分散买入几只,反弹到一定高度出货。这就是一种必赢的操作方法,虽然仍然不是100%成功,但至少在经过多次操作后将是赢多输少,在统计上是成功的。类似的技术分析必赢方法还有很多,此外,从基本面分析出发也可以有一些必赢的方法。比如巴菲特所使用的投资方法是选择经营产品具有垄断性,经营人员素质高,管理好,财务状况好,业绩稳定的公司,预测其未来几年的获利能力,并按国债利率折算其股票价值。确定了股票的价值后,再耐心的等待市场制造低价买入的机会,一旦机会出现就大笔买入,长期持有,直到股票达到合理的价格,然后卖掉。虽然巴菲特的方法也有失败的记录,但多次统计肯定是赢多输少,巴菲特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
股市中有很多这种相对必赢的方法,正如在象棋中人可以通过努力促成这种必杀局面,但在股市中,除了有资金实力的庄家可以通过影响价格为自己制造机会外,一般投资人只能被动的等待机会的到来。所以,股市竞局是一种发现机会和捕捉机会的比赛,象棋比赛一样,这也是一种艰苦的智力较量。
11、彩票定理
这就象买彩票,每个人都知道输多赢少,但还是愿意去买,原因就在于有暴发的机会。彩票的关键是要调动人的贪欲,调动起人的贪欲越高,则人的行为越不理性越错误,组织者也就有了更大的获利机会。
彩票定理也可用于股市:人在股市中放弃能赚钱的方法而去使用看来有更大机会的方法与买彩票一样,都是为了捕捉获得暴利的机会。获得暴利的可能越大,则人被调动起的贪心也越大,别人就越有条件从他们身上赚更多的钱,所以实际使用这种方法的亏损也会更大。所以,不要求人抑制自己的贪心,甚至用高获利助涨人的贪心的操作方法一般都会带来巨大亏损。
如果把有效市场理论的论证应用于彩票业,则可以推出如下结论:由于买彩票是吃亏的,所以,理论上应该所有人都不会去买彩票,彩票业应该根本不存在。但现实中的彩票业却并不会因为理论上的不合理性而消失,反倒在世界各国持续的存在着。既然人类的理性尚不足以使这么简单的系统符合有效市场理论,象股市如此复杂的系统就更不会符合有效市场理论了。所以,只要彩票业还继续存在,股市就不可能是有效的,赚钱方法就会继续持续的有效下去;即使人类理性提升到彩票业已经无法存在,股市依然可能是无效的,赚钱方法可能继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