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繁荣背后潜伏的危机


正视繁荣背后潜伏的危机
——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民总体盛会水平,与改革开发前相比都有了质的提高。而且中国还在将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继续充当世界经济发动机的角色,引领世界经济发展。但是,考量一个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看经济增长一个指标,法治、文化、道德等各个方面的进步也不可或缺。因为社会不仅是物质社会,更是精神的社会,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组建高等文明的标志。那么,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没有能够取得与此相应的文化、思想道德等各个领域的共同进步,则经济增长带来的繁荣背后是潜伏着危机的。这就是典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协调。

 

    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近2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后,开始意识到在物质文明冲击下,道德和思想领域开始腐化,许多社会问题开始暴露,人们开始意识到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于是,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精神文明建设的高潮,还树立了一些典型,例如张家港,这个城市就是在这个时期以精神文明典型的身份开始闻名的。但是,遗憾的是,这种精神文明建设的浪潮既没有能持续的推广和发扬光大,也没有能从政治运动转化为道德体系建设,从而深入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去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现在的精神文明,已经彻底的沦为了空头的宣传,远远的脱离了人民生活的实际。现在问十个人,估计有八九个说不清精神文明到底怎么回事。没有精神文明的物质文明社会,实际上是潜伏着危机的。

 

    笔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到目前为止,潜伏着的可能影响未来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最大危机就是精神道德体系的缺失。这种精神道德体系的缺失,致使中国没有一个统一的精神价值准则,社会道德沦丧。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各种各样与社会道德有关的负面消息,例如砍手帮、摩托抢劫、酒托饭托、短信诈骗、响一声电话等,虽然这些都表现为社会现象,但往深处探寻,都会发现所有这些本质都是精神道德问题。所有这些现象无一例外都是为了物质利益,这是物质对精神侵袭,社会正在失去其所以为社会的根本。

 

    全世界几十亿人的精神价值追求迥异,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他们自己的精神价值观,就拿宗教而言,世界上宗教派别林立,主流的有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虽然各个宗教的形式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其教义所表现出的基本道德准则却相似的,都能从他们的经典中找到爱、信、诚等最基本的道德元素,这就是可谓万法归宗,即只有以人类最基本道德元素为基础的精神价值体系才能得到最多数人的认可。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其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的主要观点是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这个观点的提出是基于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差异,但是笔者认为虽然各民族文化千差万别,人的思想各有不同,全世界不可能形成统一的精神价值体系,但是,全世界的最根本和最永恒的道德标准的却是同一的,最终人类社会的文明会在不同价值体系之下统一到这个共同的道德标准之上。同样道理,在中国这个13亿人口的国家形成统一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也基本不可能,但是在不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下形成相近的道德标准还是切实可行的。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需要有一个这样的道德体系。

 

    所以,在今天重新审视精神文明,并让精神文明深入人民生活的细节,建立一个最广泛的有约束力的道德体系,已经显得非常迫切。法治和道德的相互配合才能形成高度文明的社会。当然,精神文明和道德体系也不是孤立的,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是与整个社会领域的改革相互贯通的,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公平和精神的文明必须相比而生的,否则任何一领域的偏颇,都可能影响其他领域的健康发展。

 

    笔者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重视精神价值和道德体系问题,去反思和讨论,提出看法,并规范自己乃至周围人的行为,逐渐推动我们国家和全社会的文明。关于精神与道德有关的宣传,笔者认为,要将大而空的口号细化到具体的行为规范上,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对于很多宣传口号永远都只能停留在字面上,甚至还产生误解。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