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性看待人民币破七


 全面理性看待人民币破七

 

    2008年4月10日,这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9920,突破7.0整数关口,人民币汇率正式迈入“六时代”。这是继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8.0整数关口以来,第二次突破整数关口。与2005年汇改初的人民币对美元比价8.11相比,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已经达16%。仅2008年以来的三个月内,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就超过4.4%,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进一步加快。


    关于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利弊的讨论随处可见,笔者希望人们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关注,不仅仅停留于利弊方面,而以更宽阔的视角去理性的看待人民币升值问题。遂提出几个观点供大家讨论:

 

一、中投公司压力更大


    在人民币对美元快速升值的当口上,中投公司的压力无疑加大了。按照中投公司的经营目标,是要改善中国外汇储备的资产组合,提高投资部分的收益水平。而美元的快速下跌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按照2007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高达1.528万亿美元计算,2008年年初美元快速下跌致使中国外汇储备一个月损失上百亿美元。以至《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说,中国相当于每月被击沉了4艘航空母舰。中国投资公司自然也承担着外汇储备的保值重要使命。当前在人民币对美元快速升值的情况下,对于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国内投资公司而言,即使不投资,仅仅持有现有资产,也会相对于持有美元资产的中投公司在挣钱。也就是说,中投公司需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高的收益率,才能取得与国内同等水平的收益。

 

二、中国外汇管制应有所调整


    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吸引国际游资进入中国股市和房市套利,中国外汇管理部门应调整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游资对中国股市和楼市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游资的大量进入还将导致通货膨胀的加剧,对于我国当前高涨的物价犹如火上加油。资本的趋利性是天然的,在中国经济向好,人民币升值的大形势下,游资进入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严格的外汇管制尽快的降低这种影响。因此,对于资本项下的大额外汇进出,外汇管理的应贯彻严进严出的策略,在外汇进入的审查方面要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并延长结汇时间,放缓外汇进入的脚步。而对于国内居民境外消费的用汇应逐渐放松。

 

三、加快外汇购置资源的步伐


    2008一季度,我国的贸易顺差虽有所下降,但是仍然保持着280.5亿美元的顺差,外汇储备依旧在增加。当前,快速消化外汇储备,减少外币贬值损失的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购买外国实物资产。除了加大消费品贸易进口外,还应加快到国外收购石油、矿石资源的步伐,尤其是到发展程度偏低的非洲、南美洲等国家,投资、经济援助和资源资产收购一并推进。从长期看,随着资源的日渐消耗,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是不断升值的,持有大量的资源不仅仅可以解决当前的外汇储备损失,更能够获得长期的投资收益。参照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笔者建议我国政府制定类似的鼓励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优惠政策,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当然,与到境外购置资源和进行投资的企业行为相应的是,我国的居民要逐渐增加进口商品消费、出境旅游等,包括鼓励对外投资移民。

 

四、抓住时机进行产业调整和升级


    笔者在《新一轮的产业转型或升级拉开序幕》已经提到,处于微利状态的大量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面临生存危机,这其中有许多是外贸企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不久前在鲁、苏、浙、粤、冀、闽6省的调研结果显示: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出口退税降低的情况下,2/3的企业利润率只有0.62%。显然,已经有大量企业面临倒闭的威胁。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短期内可能给中国带来就业压力加大、地方税收减少的阵痛,但从长远来看对中国利大于弊的。首先,可以抓住时机进行产业调整和升级,减少低水平竞争,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例如出口减少的同时,也同样给了部分生存下来的企业提高价格机会,使得这类企业得以发展;另外部分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可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大量就业需要,中国产业调整和升级的主要方向应当以中等技术为主,保持高端领域的不落后,不能谋求一次性到位高端领域。大规模产用高端技术在中国这个13亿人口的国家还不太现实,我国还远没有到达机器替代人的时代。其次,通过中国内需的逐渐扩大,将大量的剩余价值留在国内,让国人更多享有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让外国人为中国创造的同等剩余价值支付更高的对价。这也使得中国商品逐渐获得公平定价的机会。

 

五、人民币不仅要对美元升值


    人民币对欧元的升值相比对美元升值要慢得多。当然这美国受次贷影响,美国经济衰退、美元降息等因素有关。人民币对其他货币也应缓慢升值,逐渐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对其他货币升值速度不宜过快,充分考虑中国产业调整速度和承受程度,逐步推进。

 

六、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可以自我消化


    诺贝尔奖获得者蒙代尔曾指出:“如果人民币升值20%至25%,会造成中国经济衰退,外商直接投资减少,经济增长大幅放缓,银行的不良贷款及国有企业亏损问题更严重,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时间表推迟,失业率增加,农村地区出现严重通缩,更会影响东南亚国家的稳定。总之这将是一场灾难。”按照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人民币升值20%至25%在今年年内很快就要达到了,似乎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上述症状,笔者还是认为,上述观点实质是基于对人民币升值的恐慌而提出的危言耸听的言论。中国除了是世界的工厂之外,还是世界最大的市场,还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可以被巨大的内需市场和快速增长的经济所抵消。


    有远见的外商投资中国,不仅仅看到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而是巨大的市场。同等条件下的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就没有中国这样的天然优势。蒙代尔所说的外商直接投资减少,大多也是以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基础挣中国人民血汗钱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这样的企业在中国早晚也要被淘汰,这样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国也已经不再需要。中国不可能永远当低水平的世界工厂,中国的产业也需要不断进步。真正以中国市场为目标,立足中国发展的企业,不会轻易的离开。


    当然,我国也应该充分考虑自我消化能力的大小,合理控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把握好节奏。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