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少年儿童进行德育教育,单凭讲大道理和就事论事的简单说数是不行的。必须按照他们的心理特点,遵循少儿的认识规律,针对学生一段时间的主要思想倾向,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要搞好活动,首先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通过“察”(观察)“谈”(谈心)“访”(家访)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然后针对少年儿童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设计教育活动的内容,使学生通过“看”、“听”、“说”的形式受到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在学生中进行革命理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革命理想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巨大动力.它激励着人们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克服困难,争取胜利。少年儿童是富于理想的,他们经常议论“长大了做什么?”他们想当科学家,使祖国早日实现现代化;他们想当工程师,建设壮丽的社会主义大厦;他们想当艺术家,描绘祖国的锦秀河山;他们想当运动员,使五星红旗升起在进行国际比赛的运动场;他们想当一代有觉悟、有文化的新型工人和农民,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但是,学生的理想不是自发形成的,要靠教育和培养。少年儿童有了革命理想,就会生活有方向,学生能刻苦,锻炼能经常,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些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因而学习不努力,思想消极,容易接受不良思想的影响,走入歧途。因此,革命理想教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内容。
革命传统教育,是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英勇奋斗和艰苦创业的精神。树立革命理想和继承革命传统是紧密联系着的,从而教师在进行这一教育过程中,要用革命前辈的具体英雄形象和崇高品质去感动学生心灵,使他们从这些典型榜佯中了解到什么叫理想,怎样为此而奋斗。开展革命理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还要和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要善于运用建设和改革的现实成就和经验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理想教育,组织学生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模范、新长征突出手见面、座谈。请先进人物讲他们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在日常生活中为远大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的切身体会。
除此上述活动,那就是首当其冲的邓小平同志倡导的革命风尚,第一条就是勤奋学习。“要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小学初等教育是重要的基础。帮助少年儿童努力学好文化知识,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更是教师目前新形势下的一项迫切任务。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为实现四化勤奋学习的自觉性。通过一系列的主题班会、队会、团会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试图通过一两次教育活动就解决问题。对学生的教育要多次反复、步步深入,象打夯一样层层加固。要提高教育质量,如果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没有学生的积极性,那是办不到的。外因总是要通过内因才能够起作用。因此,教师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注意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如组织召开“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教育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